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2603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运转无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动力下降浅谈供油系引起柴油机动力下降故障诊断与排除故障诊断与排除广东 韶关 曾荣军摘摘 要要: : 柴油机是一种在众多领域应用的动力机器,动力下降是在用柴油机的一种易发故障,其产生原因众多且复杂。文中对柴油机动力下降时供油系方面存在的故障及诊断、排除方法等进行阐述。关键词关键词: : 柴油机 动力下降 供油系 柴油机动力下降是指运转时动力不足、加速不良及转速不能提高到应有的范围。使柴油机运转时动力充足的必备条件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及冷却系技术状况良好,如果上述机构及系统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而柴油机仍然动力下降,则应检查柴油机供油系方面存在的故障。一、柴油机供油系的

2、组成及基本工作油路柴油机供油系在其工作中完成对燃料的贮存、滤清和输送工作,根据柴油机不同工况的要求,定时、定量、定压并以一定的喷油质量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迅速的而良好的混合和燃烧,最后使废气排入大气。1.1 柴油机供油系的组成。柴油机供油系的组成。1、燃油供给:有柴油管 1、输油泵 6、低压管路及滤清器 3、喷油泵 7、高压油管 9、喷油器 11 及回油管 8 等组成,如图 8-1 所示2、空气供给:有空气滤清器 15、进气管 16 及气道组成,有的还装有增压器。3、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室4、废气的排除:有汽缸内的排气道,排气管 12 及排气消声器组成1.2 柴油机基本工作油路柴油机基本工作油

3、路1、低压油路:从柴油箱到喷油泵入口的这段油路中的油压是由输油泵建立的,而输油泵的出油压力一般为 150kPa300kPa。这段油路称为低压油路。2、高压油路:从喷油泵到喷油器这段油路中的油压是油喷油泵建立的,一般在 10MPa 以上,故称为高压油路。3、回流油路:由于输油泵的供油量比喷油泵的出油量大 34 倍,为了保持进入喷油泵进油室内的油压稳定,滤清器或喷油泵上装有限压阀,大量多余的燃油,大量多余的燃油经限压阀和回油管流回输油泵的进口或直接流回柴油箱。喷油器工作间隙泄漏的少数柴油也经回油管流回柴油箱。对于使用燃料含轻馏分较多的柴油机,喷油压力较高,喷油压力较高,喷油泵的负荷较大,柱塞回油的

4、瞬间,进油室内压力波动较大,为此限压阀多设在喷油泵上(如图 8-2) ,这样,大部分大部分多余的燃油通过喷油泵流回油箱,使喷油泵得到燃油的冷却,维持其正常工作稳定,并且可以驱净油路中的气体。过来的燃油流回油箱还有对油箱内的燃油加热作用可防止冬天柴油流动性减小,滤清器堵塞。二、引起柴油机动力下降的原因供油系存在下列故障将导致柴油机动力下降:(1)油管堵塞、破裂或管接头漏油;(2)油路中有空气或水,柴油滤清器堵塞或不密封; (3)限压阀不密封、弹簧太软、弹簧折断,造成油压太低;输油泵工作不良或进油滤网堵塞;(4)喷油泵柱塞因回位弹簧折断而不能回位或柱塞偶件磨损过甚;(5)供油拉杆的调节拨叉或柱塞套

5、筒的齿扇松动;(6)出油阀偶件关闭不严或弹簧折断;高压油管破裂或接头松动;(7)供油时间过早、过晚或联轴器可调部分松动;(8)由于针阀偶件磨损过甚、针阀锥体阀座不密封、喷油器弹簧折断或调整不当等原因造成喷油器喷油压力过低;(9)喷油器针阀卡住,造成不能开启和关闭;(10)喷油器喷孔堵塞或喷雾不良;(11)供油拉杆或调速器运动件发卡、调速器弹簧折断,造成供油拉杆不能达到额定供油位置;(12)柴油中掺有水分;(13)调速器调整不当,造成高速时起作用太早,使发动机达不到额定转速;(14)额定供油量调得太低或太高;(15)个别缸不工作或工作不良。三、引起柴油机动力下降的供油系故障诊断3. 1 柴油机起

6、动困难且动力下降的诊断柴油机起动困难且动力下降的诊断起动柴油机,观察排气管排出的废气情况。柴油机起动困难且动力下降时,排气管将出现冒烟极少或冒白烟的现象。1) 排气管冒烟极少。出现此现象时说明喷油泵泵油极少,应按高、低压油路逐次诊断。该故障根据图 1 排气管冒烟极少诊断流程图进行诊断。油箱至输油泵间的管 接头漏气或油管破裂继续起动柴油机,同时旋松喷油 泵上的放气螺钉并观察是否有油 和气溢出。有无供油拉杆卡 在不供油的 位置上、供 油拉杆与加 速踏板的连 接脱落;用输油泵的手油泵泵油, 同时旋松喷油泵上的放 气螺钉并观察是否有油 和气溢出。油箱至输油泵间 的管接头漏气或 油管破裂;有无用手油泵泵

7、油并感觉提起 手油泵活塞杆时是否有吸 力,松开后能否自动回位。油箱至输油 泵间的管路 堵塞;有旋松高压油管接头后, 再起动柴油机,观察旋松的 管接头是否有气溢出。有无起动柴油机,并 观察排气管,冒烟极 少无油箱至输 油泵间的 管接头漏 气或油管 破裂;油气油油气油输油泵滚 轮弹簧折 断或漏装;图 1.排气管冒烟极少诊断流程图2) 排气管冒白烟。排气管冒白烟时说明燃烧室有水分或柴油雾化不良。该故障可根据图 2 排气管冒白烟诊断流程图进行诊断。压下手油泵活塞 杆感觉是否费力。柴油滤清器堵塞;输油泵进、出油阀失效。是否起动柴油机,观察排气 管,冒白烟或灰白烟旋松高压油管接头并起动柴油机,观察松开 的

8、管接头流出的是否为水或油中带水珠。油箱中有水、柴 油滤清器中有水;将加速踏板踏到底,观察供油拉杆 (或齿杆) 能否达到起动的供油位置。供油拉杆(或齿杆) 发卡而使起动 供油量不足;再起动柴油机,用手捏试各高压油管 并感觉压力脉动情况是否明显。喷油泵柱塞偶件磨损,喷油泵出油阀偶件不密封 或弹簧疲劳、折断,喷油器针阀偶件磨损,针阀 锥体阀座不密封、喷油器弹簧折断或调整不当;应检查联轴器的连接及供油正时 是否符合要求。联轴器主动凸缘盘与中间凸缘盘连接松 旷、主动凸缘盘与主动轴松旷、从动凸 缘盘与从动轴松旷、驱动爪与驱动孔松 旷、供油时间过早或过晚;再拆下各缸喷油器,在缸外连接到对应 的高压油管上,同

9、时拆下喷油泵边盖,将 加速踏板踩到底,用改刀撬动各缸分 泵挺杆,并不断地用手油泵泵油,观察各 缸的喷油器喷油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无是否是否否是图 2.排气管冒白烟诊断流程图喷油器针阀偶件磨损、喷油器针阀 卡住、喷油器调整欠佳、喷油器喷 孔堵塞;若符合要求,则为非 供油系方面的故障。否是让柴油机在中速下稳定运转,并观察排气是否为白色烟雾。将手靠近排气管口,观察手掌 是否湿润甚至有水珠。气缸或柴 油中有水;供油时间 过晚。若不是白色烟雾,再观察是否 为黑色或灰色烟雾。拆下空气滤清器, 观察黑色或灰色 烟雾是否消失。空气滤清 器赃污或 堵塞;循环供油量太大、柴油质量 低劣、柱塞偶件磨损、出油 阀偶件

10、不密封、针阀偶件磨 损、喷油压力低、喷雾质量 差、喷油器滴油。再观察是否为 蓝色烟雾。油底壳加机 油太多、油 浴式空气滤 清器加机油 太多、气缸 上窜机油。再检查柴 油机工作 是否稳定。供油不均匀度太大、供油拉杆上的拨叉松动或扇齿 在套筒上松动、油路中有空气、各缸喷油压力不一、 各缸供油间隔不一;加速踏板踏到底并检查转速是 否达到额定转速及供油拉杆是 否能达到额定供油位置。调速器高速时起作用太早、供油拉杆发 卡调速器弹簧断折;检查供油时刻是否正时。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否是否是否是图 3.柴油机起动容易,动力下降的诊断流程图四、导致动力下降的供油系故障的排除导致柴油机动力下降的供油系方面的故障较

11、多,而且复杂。其排除的方法:1) 对管路破裂、堵塞,连接机构松动、脱落、发卡,零件损坏、漏装等故障,应分别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更换、疏通、拧紧、修复和调整予以排除。2) 低压油路中有空气时,应立即排除。首先将油箱加满油,在油路密封性良好的情况下,用手油泵供油,再拧松柴油滤清器上的放气螺钉排除空气,直到从放气螺孔中流出的燃油中不含气泡为止,然后拧紧放气螺钉。用同样的方法拧松喷油泵上的放气螺钉,将喷油泵低压油腔中的空气排尽后再拧紧。若诊断出柴油中有水,应拧下油箱和滤清器上的排污塞,将积水及污物排尽。3) 诊断出高压油路中有水分和空气时,应拆下喷油泵边盖,拧松高压油管与喷油器端的接头,同时使供油拉杆处于

12、最大供油位置,在用手油泵泵油的同时用改刀分别撬动喷油泵的各分泵柱塞,直到各个高压油路中的水分和空气排尽为止。最后拧紧高压油管接头,装回喷油泵边盖。供油时刻太早或太晚,联轴器可调部分 松动,联轴器与主动轴、从动轴松动;应检查气缸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为额定供油量 调得太低;为非供油系方 面的故障。是否4) 诊断出供油拉杆的起动供油位置不当时,应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将喷油泵的操纵臂调至靠在高速限位螺钉上,同时将供油拉杆调整到从额定供油位置向加油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的位置上。5) 诊断出喷油泵和喷油器存在故障时,应将其拆下,在试验台上作进一步检修和校正。五、 结束语柴油机是一种使用十分普遍的动力机器,通常广泛应用在汽车、拖拉机上,动力下降是在用柴油机的易发故障,掌握柴油机动力下降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对于使用、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十分必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戚 扬,韩北山 汽车故障诊断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肖云魁汽车故障诊断学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李仁光,吴际璋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