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6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1360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用纸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用纸科目:电控发动机 授课班级: 年 月 日课题或章节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目的要求掌握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重 点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特点及优点难 点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教具(挂图、音像片 等)PPT一、时间压力控制方式第二代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最典型的是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在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对喷油量的控制采用“时间压力控制”或“压力控制” ,用得最多的是“时间压力控制”方式。在该系统中,控制供油压力调节阀使喷油器的喷油压差保持不变,再通过控制三通电磁阀工作实现喷油量和喷油正时的控制。电磁阀

2、通电开始时刻决定了喷油的开始时刻,其通电时间决定喷油量。二、压力控制方式在后期开发的柴油机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中,为降低对供油压力的要求,喷油量的控制采用控制喷油压力的方法实现,即喷油量的“压力控制”方式。喷油器喷孔尺寸一定,喷油时间一定,控制喷油压力即可控制喷油量;而在增压活塞和柱塞尺寸一定时,喷油压力(即增压压力)取决于共轨中的油压,共轨中的油压是由根据各种传感器信号通过燃油压力调节阀来控制的,所以将此种喷油量控制方式称为“压力控制”方式。在系统中,根据实际的共轨压力信号对共轨压力进行闭环控制。第三代 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共轨式电控喷射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柱塞泵脉动供油的原理,通过油锤响应、液力

3、增压、共轨蓄压或者高压共轨等形式形成高压。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用电磁阀控制喷射过程,可以实现对喷射油量和喷射定时的灵活控制。 NO:1高压共轨系统被世界内燃机行业公认为 20 世纪三大突破之一,将成为 21 世纪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主流。德国 Bosch 公司、日本 Denso 公司和英国 Lucas 公司都研制出了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并开始小批量向市场供货。 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利用 Bosch 公司的技术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推出了采用新型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 4 气门直喷式柴油机,并用于 A、C 级轿车上。日本 Hino 公司利用 Denso 公司的技术在新型 K13C 型柴油发动机和 J

4、系列柴油发动机上均采用了高压共轨系统,日本 Mitsubishi 公司也利用 Denso 公司的技术在重型柴油发动机上应用了高压共轨系统。第三代 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基本特点:高压共轨系统利用较大容积的共轨腔将油泵输出的高压燃油蓄积起来,并消除燃油中的压力波动,然后再输送给每个喷油器,通过控制喷油器上的电磁阀实现喷射的开始和终止。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2、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共轨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

5、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3、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第三代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典型系统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第三代共轨电控喷射系统喷射系统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这样缸内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都会下降,发动机工作比较缓和,同时缸内温度降低使得 NOX 排放减小。预喷射还可以降低失火的可能性,改善高压共轨系统的冷起动性能。主喷射初期降低喷射速率,也可以减少着火延迟期内喷入气缸内的油量。提高主喷射中期的喷射速率,可以缩短喷射时间从而缩短缓燃期,使燃烧在发动机更有效的曲轴转角范围内完成,提高输出功率,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烟排放。主喷射末期快速断油可以减少不完全燃烧的燃油,降低烟度和碳氢排放。NO:2作业布置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课堂小结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