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1356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猇亭生态公园策划书2008151119 高飞1. 区位及现状分析:区位及现状分析:六泉湖位于猇亭区中心后山,三面环山,临 318 国道 50 余米。六泉湖原为天然湖泊,据说水下有六个泉眼,自流成湖,六泉由此而得名。景区依山旁水,空气宜人。六泉湖可集垂钓、荡舟、山林采珍。公园总占地面积 4.07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0.22 平方公里。猇亭(猇亭经济技术开发区、猇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濒临长江,是长江出三峡后的第一块冲积平原,总面积为 120 平方公里。是宜昌市五个城区之一,是城区的东南门户、重点工业区、渝东鄂西对外交通的枢纽,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位置,是宜昌市新兴工业的重要拓展地。猇亭,始得

2、名于三国时期,吴蜀“夷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猇亭位于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东南部,是宜昌的交通门户,沿长江流域西进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资讯和“川气东输”六大通道汇集于此,拥有优良的云池深水码头和便利的三峡航空港,沪蓉高速公路、汉宜高速公路、318 国道、宜万铁路横贯境内,形成了水、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2. 主题形象定位,目标定位:主题形象定位,目标定位:2.1 六泉湖湿地景观多样性: 六泉湖湿地景观可以是一个以湖泊水域为主体,向四周辐射的湿地生态景观,主要以湖 港、河沟、草滩沙洲、沼泽、农田为主,可以由内到外形成湖泊水域型,滨湖景观型,陆 生景观型。 (1)湖泊水域性型。六泉湖在大尺度的湖

3、泊景观中,游客不仅白天可以欣赏到碧波 万顷,晚上可以欣赏渔火点点,渔舟晚唱的绮丽风光,还可以参观水产养殖, 亲手捕鱼和垂钓、在渔船上品尝水鲜、菱莲等水生植物果实,以及赛龙舟等一 系列活动。 (2)滨湖景观型。在主体湖泊的周围形成了受水位涨落影响的环带状区域,主要表 现为浅滩和低岸等自然对地形,其植被和动物具有两栖生境的特色挺水植物带、 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环湖排列,各种水鸟栖息玩乐。可依水位影响的范围 和植物耐湿程度不同而进行有序布置,在沿湖岸形成一个色彩、姿态和群落轮 廓各异的环湖景观带。尽可能以原生态为主,以观光活动为重点。 2.2 六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 六泉湖是一个典型的淡水草本沼泽

4、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群落多样,物种具有乡 土性,可代表当地的乡土文化。每年有一些大雁、野鸭在此越冬,还有许多淡水鱼类在此 繁衍。湿地植被是以杨柳科、蝶形花科、禾本科、菊科、睡莲等为主的植物群落构成。可 开展游览观光、水上观鸟、休闲垂钓、芦滩荷荡、湿地摄影、茶园采茶、渔家乐等旅游活 动,游客只要漫步或骑车乘舟在园内,就能看到鲜活自在鸟群,就能在芦滩荷荡中摄影、 游玩,感受水乡泽国的特色,就能参与垂钓、采茶等休闲娱乐活动中。在游客心目中形成 这里是最贴近大自然的绿色家园,最能返璞归真的心灵港湾。 2.3 六泉湖湿地文化多样性:湿地的文化遗产是人类与湿地长达数千年融合的产物。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5、宜昌人 民在长江宜昌段创造了灿烂的湿地文化,涵盖了艺术、文学、建筑、饮食、音乐等多个方 面。追溯数千年的文化遗址,从屈原的离骚 、 九歌和三国猇亭古战场,从悠久的龙舟文化到享誉中外的巴陵美食土家文化及端午包粽子等各种民俗。多样的湿地文化源远流 长、历史弥新、鲜活生动,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独特的旅游价值,是六泉湖旅游形象定位 的重要组成部分。3. 生态公园总体布局及设计原则生态公园总体布局及设计原则3.1 规划原则:突出宜昌山水城市特色,充分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山、林、地貌资源优势,因地制 宜,合理布局,完善猇亭绿地系统;发挥风景资源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重视自然环

6、境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贯彻“保护、恢复和发展”并重的方针;在 不破坏自然风貌结构以及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活跃经济,繁荣文化,促 进旅游;生态公园规划与建设要符合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需求,使市民享受到大自然的赐予;生态公园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分期实施。3.2 公园总体布局:1、总体构思与园区特色 六泉湖核心区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立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绿色生态产 业经济,发挥资源与区位优势,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在提高和完善园区生态功能的同时, 加大园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之成为宜昌市经济 综合发展的重要示范点。园区特色:规划总体上

7、体现江都渌洋湖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特色、绿色生态产业特色 和乡村生态旅游特色”。 自然生态环境特色:水上森林、湖泊湿地、自然野景; 绿色生态产业特色:生态种养、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乡村生态旅游特色:田园美景、农渔风情、人间仙境。 具体构思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大自然保护力度,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增加保护区景观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 并形成显著的湿地森林景观特色;加固圩堤工程,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功能,使保护区持 续发展和升级。在确保粮田基本规模的前提下,调整土地功能和布局,满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产业 结构调整需要。发展有机粮油种植,特色花木、果品、蔬菜、盆景等展示与经营;发展绿色水产水 禽养殖

8、业。发展地方风味食品加工制作。政府引导,居民参与,大力改造农村居民点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农耕文化、渔业 风情、生态科普、营农教育、特色园艺、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等园区、基地和景点,重点 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生态旅游(旅游被誉为继石油、汽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业,有“无烟工业”之称)。2、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根据总体规划构思,渌洋湖核心区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总体布局为“三区一带”,即自 然保护与休闲度假区、湿地与绿色水产水禽养殖区、农家乐风味美食区和圩堤生态防护带”。 参见六泉湖核心区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图。4. 生态设计原则:生态设计原则:从景观学的角度看,核心区其实就是一个特

9、定的景观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自 然的地质、地貌、生物群落、地区环境气候、人工构筑物以及特定的人类社会群体等各种 景观要素和多个单一生态子系统(如某一水体、林地、农田等) 。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生 态学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景观生态学,已经成为现代景 观规划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工程、人居环境设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作指导,也是 21 世纪生态农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建设不可缺 少的方法。本规划运用景观关键功能区的思想,以中心生态湿地的重建为基础和出发点的,综合 应用各种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充分发挥湿地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

10、域环境,增加水文 调节能力,改善水质,提供优质水源,提高农产品质量等多项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其 他各类型景观功能区,以有机(或绿色)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代替原来的高能耗,高污染 的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改进;并结合充分发掘湿地景观的旅游价值, 做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同时也以生态旅游为契机,提高公民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 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多重统一。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中存在着某些关键地区,对其他各景观区域内部和各区之 间的生态客体流的规模、质量及强度等起控制作用,该地区的是否处于健康和稳定的状态 直接影响着其他各区的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行与否,是景观的整体结构功

11、能的控制中枢, 是景观正常实现其功能不可或缺的区域。根据对本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由于工业迅速发 展而造成的重金属物质的累积与扩散,以及自然湿地功能的破坏甚至缺失,是造成该地区 生态系统自我净化和更新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因此改进农业发展模式,并重建自然湿地, 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与自我调节能力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规划以重建湿地植被 为突破点,在关键地区进行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恢复,力图做到“纲举目张”,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根据各区在功能上的作用的不同,将核心区景观划分为一个关键功能区、2 个辅助功 能区和一个生态隔离带,即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有机农业耕作区,莲稻禽鱼复合生态区 和圩堤生

12、态防护隔离林带。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为景观的关键功能区,位于整个扇形地区 的顶部,其他二区一带呈扇叶、环状与之紧密连接;中心区具有强大的空气净化、水源涵 养、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生态功能,并通过相应的景观结构(如廊道等)以 辐射状扩散,对其他功能区产生积极影响。 (1)湿地自然生态保护区该区为整个渌洋湖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核心园区的中心地区,控制着全区的生态 质量,为主关键功能区。该区主要生态功能包括:湿地恢复、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环境 修复、物种多样性保护、水体净化以及生态科普教育、游憩度假等多重生态功能,具有巨 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整个地区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而

13、该区各种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对其他功能区良好生态质量的维持起着控制性作用,尤 其是该区的水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其他两个区的生态与生产。 内部结构的多样化是其稳定的实现各种生态功能的基础。主要组成成份包括中心生态 湿地(中心湖体) 、浅滩湿地生态林,沼泽湿地、湖岸生态林带等。其中中心生态湿地、沼 泽湿地是实现各种生态功能的基础,包括净化水质,吸引涉禽类栖息,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关键作用。而其他则为辅助作用,如湖岸植被带可以为栖居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而浅滩 湿地生态林则有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作用。关键功能区与一般功能区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从而实现生态湿地区总体功能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建设各

14、种旅游设施和项目,如旅游休闲度假、生态科普教育等,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自然与 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 (2)湿地与绿色水产水禽养殖区整体功能包括物质生产、环境净化、废弃物加工、循环利用和能量转换等。 内部组成结构:由开阔的鱼塘水面、禽类饲养场、水稻田、莲藕种植湿地及周边饲草种植 地构成,以水稻田和莲藕种植区为重要生态功能区,对水体净化、水体自我更新、部分废 弃物的利用和转化等起关键作用。 (3)圩堤生态防护隔离带 圩堤生态防护隔离林带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核心园区整体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起到 景观界面的生态防护(屏障、过滤)作用,同时具有“廊道”功能。通过圩堤外侧水系和圩 堤林带与周边地区环

15、境进行有效的生态防护和隔离,使核心园区避免受周边环境过多的影 响. (4)农家乐区 通过本土乡土蔬菜及本地土家风情文化相结合,为游人提供一道道原生态天然绿色佳肴, 让游人能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而又大饱口福。 (5)安静休闲区此区深入水库内部,安静宁谧,适合休闲垂钓,让游人在饱揽风景后可以有一个宁静的 环境休息放松。5. 绿化设计原则:绿化设计原则:六泉湖核心区绿色植物景观除粮油菜等一二年生农作物植被以外,还有多年生植被景 观,主要包括湿地生态林(水上森林)、堤岸生态林、果桑经济林、农田防护林、行道树、 河滨风景林带、湖岸草地、园林花木、水生花卉以及居住区(居民点) 、服务区等建筑 环境绿化等。它们

16、的主要功能是环境生态保护、经济生产和风景观赏。核心区最具特色的植被景观为大面积的池杉、落羽杉水上森林,其次是荷藕、芦苇、 蒲草 等浅水湖荡湿地植被景观。参见渌洋湖核心区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绿化 规划图。 规划进一步丰富园区植物种类,如常绿树木、观花树木、彩叶树木、观果树木(含引鸟树 木) 、竹、各种地被植物、各种水生植物等,丰富林相、季相变化和群落生境类型,增加生 物多样性,使园区景观更加丰富多彩。主要植物种类(品种)选择名录:1、树木(1)耐水湿树木池杉、落雨杉、中山杉、水杉、垂柳、金丝垂柳、旱柳、河柳、枫杨、乌桕、江南桤 木、重阳木、丝绵木、杨树、楝树、银鹊树、白蜡树、美国白蜡树、赤扬、水杨梅、七叶 树、美国枫香、复叶槭、喜树、郁李、 、黄花七叶树、红花七叶树、合欢、银槭、多花蓝果 树、日本桤木、弗吉尼亚栎、迎春、素馨等。(2)常绿树木雪松、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罗汉松、小叶罗汉松、黑松、五针松、白皮松、圆 柏、龙柏、侧柏、柏木、千头柏、洒金千头柏、鹿角柏、刺柏、铅笔柏、蜀桧、金叶桧、 河南桧柏、香柏、花柏、日本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