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1338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柱塞式往复泵的文献综述1 国内外轴向柱塞泵的研制和生产现状 轴向柱塞泵可分为阀配流与轴配流两大类。阀配流轴向柱塞泵存在故障率高、效率低等缺 点。国际上 70、80 年代发展的轴配流轴向柱塞泵克服了阀配流配向柱塞泵的不足。由于轴 向泵结构上的特点,轴配流配向柱塞泵耐冲击、寿命长、控制精度高。使其成为一种优良 的高压泵,代表当今国际上液压泵制造的先进水平。但是,它技术含量高、加工制造难度 大,国际上只有博世( BOSCH)公司、沃依特( VOITH)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 而博世公司只能生产 90mL 以下规格的泵,沃依特公司只生产 110 一 250mLr 规格的泵

2、。我国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有很多科研机构与生产厂家开始研究开发这种产品,但都 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因为在理论上有待深化,在实际生产中不能解决转子与配流轴、 滑靴与定子两对摩擦副烧研的问题。有些生产厂家在柱塞内孔通过浇铸轴承合金等方法来 克服烧研,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办法在小排量泵中使用,虽然能够防止摩擦副烧研的问 题,但泵的使用寿命不长。由我国著名的液压专家卢望研究员和材料专家闰秉均教授及其 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过平衡压力补偿方法及双排轴向柱塞泵”和“一种新型 高压大排量轴向柱塞泵”两项技术专利, “合金奥氏体一贝氏体球铁开发应用研究”一项国家 新材料技术成果。这些

3、技术成果的取得,使我国径向柱塞泵的研制在设计理论与材料工艺 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兰州永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述两项专利与一项新材料技术成果 为支持,成功地开发生产的 JBP 系列机电控制式径向柱塞泵,是国家科技部“八五”攻关和 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该泵在多家企业进行了 23 年的工业考核试验,性能优良。 泵的技术发展一如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是由市场需求的推动取得的。如今,历史已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人们在以环保、电子等领域高科技发展及世界可持续发展为主所产生 的巨大需求的大背景下,对于包括泵行业在内的许多行业或领域都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变革 和发展。 2 泵的技术发展趋势 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市场的

4、需求。如今的市场需求正是要求有各自的特色特点,做到与 众不同;正是这一点,造就了泵产品的多元化趋势。它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泵输送介质的 多样性、产品结构的差异性和运行要求的不同性等几个方面。 从输送介质的多样性来看,最早泵的输送对象为单一的水及其它可流动的液体、气体 或浆体到现在可输送固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固液气混合物,直至输送活的物体如土豆、 鱼等等。不同的输送对象对于泵的内部结构要求均不同。 除了输送对象对泵的结构有不同要求外,在泵的安装形式、管道布置形式、维护维修 等方面对泵的内在或外在的结构提出新要求。同时,各个生产厂商,在结构的设计上又加 入了各自企业的理念,更加提高了泵结构的多元化

5、程度。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总体背景,泵的运行环境对泵的设计又提出了众多的要求,如泄 漏减少、噪声振动降低、寿命延长等等均对泵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侧重点或几个着重点并 行均需考虑,也必然形成泵的多元化形式。 3.总结 过去的十多年来,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运用是推动泵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因素。泵用 材料从铸铁到特种金属合金,从橡胶制品、陶瓷等典型非金属材料到工程塑料,在解决泵 的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等环境上都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同时新工艺的运用,又更好地 使新材料运用到泵的零部件仍至整个泵当中。如国外有些厂商已设计 并推出了全部采用工程塑料制成的泵。比用一般金属材料生产的泵在强度上毫不逊色,在耐蚀耐磨上更胜一筹。 又比如利用新的表面涂覆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同样可解决泵的抗蚀和抗磨问题。新材料 的进一步发展和新工艺的运用深入,在泵领域内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参 考 文 献 1 往复泵编写组.往复泵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 朱俊华.往复泵及其它类型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 关醒凡.泵的理论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4赵雪华,朱天霞.泵的理论与应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