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1070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小雁塔导游词例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2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西安小雁塔导游词小雁塔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很多游客来参观小雁塔,导游要根据小雁塔的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给知道。下面是整理的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西安小雁塔导游词 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献福寺的佛塔,位于大荐 福寺内。荐福寺的原址在唐长安城的开化访,创建于公元 684 年,原名献福寺,建于唐 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唐代高僧义净曾居此译 经。她曾是唐太宗的女儿香橙公主的住宅,睿宗文明元年(公元 684 年)立为大献福寺, 武则天天授元年(

2、公元 690 年)改称大荐福寺。 唐中宗再次登基后,在开化坊南面的安仁坊西北角修建了寺塔,塔园大门向北开, 正好与荐福寺门隔街相望。后荐福寺搬到了塔院中,塔寺和一,也就是今天的小雁塔所 在地。这座密檐式砖塔略呈梭形,原高十五层,现余十三层,高 43.38 米,共 15 级, 现存 13 级,其平面呈正方形,底边各长 11.56 米,每层迭涩出檐,南北两面各开一门。 底层南北各有券门,上部各层南北有券窗。底层南北券门的青石门相。门框上布满精美 的唐代线刻,尤其门媚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艺术价值很高。塔身从下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2而上,每一

3、层都 依次收缩,愈上则愈细,整体轮廓呈自然圆和的卷刹曲线,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塔底南 门入口的石质弓形门上,刻有阴文蔓草花纹和天人供养的图像,与大雁塔的门楣相同。 但因年久及保护不善,已残缺不全,模糊不清。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塔形似大雁塔,因塔身小,故称小雁塔,比大雁塔年小 55 岁,小雁塔在一千二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 70 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三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 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据民间传说,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第一 次自裂自合,可是过了几十年,又一次大地震,竟使原来的裂口神合了。在小雁塔门 楣

4、刻石上有记叙: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 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其后又有两次这样的现 象发生。一个砖塔经过 6 次地震不倒塌,反而自然复合起来,确是一件奇事。相关典故: 雁塔晨钟:荐福寺的钟楼悬有一口金明昌三年(1192 年)铸造的大铁钟,高 3.5 米, 口径 2.5 米,周长 7.6 米,重 10 吨。它原是武功崇教禅院故物,后来流失沉落河底。 清康熙年间,有农妇在河畔捣衣,忽然听见石中发出金属声响。人们掘开石头,重新发 现这口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2巨钟,于是移入西安

5、荐福寺。清代每天清晨敲钟,声闻数十里,钟声嘹亮,塔影 秀丽,雁塔晨钟遂成关中八景之一。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弘初破晓来霜, 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 塔晨钟的生动写照。 义净法师:如同慈恩寺与玄奘关系密切一样,荐福寺则使人想起唐代另一位高僧义 净。义净也曾游学印度多年,不过,他由海路自广州离开中国。公元 671 年,义净只身 搭乘波斯商船出国,先到印尼苏门答腊,后转抵印度,也在佛学中心那烂陀寺留学 11 年,又游学印度各地,经历 30 余国,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 年)回到祖国,带回梵文经 典 400 余部。义净回到长安后,在荐福寺主持怫

6、经译场,共译经 56 部,230 卷,是玄奘 之后在佛经翻译上取得成就最大者。他还将途经海道诸国和所闻赴印度求法高僧的情 况,撰成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是研究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珍 贵资料。西安小雁塔导游词距离西安城大南门外不到 1.5 公里处的友谊西路上,车马喧嚣声中有一清雅绝伦之地,便是关中八景之一雁塔晨钟所敲响的地方小雁塔所在地,这里在唐代时曾是荐福寺的浮屠院。现在小雁塔以北门为正门,20 世纪 90 年代新修的歇山式仿唐山门气魄宏伟,横额上小雁塔三个字由已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2故著名书法家傅嘉义先生亲笔书写,清秀中

7、透着刚健,像一排排回归的大雁。荐福寺进门的青砖甬道将带您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一所著名的唐代皇家寺院,它就是荐福寺。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位帝王把这里作为他们在藩时的坊院,这就是隋炀帝杨广和唐中宗李显。唐时这座寺院曾经占地 300 多亩,公元 684年,唐高宗死后百日,武则天为给丈夫祈福在这儿建立寺院并起名为献福寺;公元 690 年,武则天做了皇帝以后又亲自以飞白体题写了敕赐荐福寺的匾额,并一直沿用至今,木匾朽坏后都由历代的皇帝重新题写,今天小雁塔院内还保留有一块明英宗朱祁镇手书的楷体匾额。长安佛教这时正处于上升时期,活跃京城的一些最主要的高僧,差不多都在荐福寺居住过,其中尤以义净三藏和法藏和尚最为著

8、名。义净取经归国时,武则天亲自带着仪仗队到洛阳东门外去迎接他,后又在荐福寺为义净设置了翻经院,供他译经用。而曾为荐福寺寺主的法藏和尚,在武周时号称康藏国师,公元 697 年,契丹叛乱,法藏建立了 11 面道场作法,相传天兵天将都来助战,唐军大捷,此举显然是用来颂扬武周之天命所归。法藏在寺院中讲武则天新译的华严经时,据说奇迹又发生了,讲堂及寺中皆震动,有人报告了这一奇迹,武则天认为这是国家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2祥瑞,命史官记于史册,这样看来,法藏已经成了武则天的御用僧人,武则天有什么样的政治活动,他就以相关的法事来配合,而这又从另一面

9、证明了荐福寺作为皇家寺院的意义所在。唐代的荐福寺院早已无存,今天我们看到的荐福寺兴建于明清,在其中轴线上仍保留有各种碑刻、殿阁等明清建筑群,它们与小雁塔交相辉映,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出了停车场往南走前面就是白衣阁,这是一个二层重檐的歇山式建筑,白衣就是白衣大士即供奉观音菩萨的道场,这座建筑是明代时两位山西商人建立的,清代时另两位山西人又重修了白衣阁,山西人在明、清两个朝代两次出资修建白衣阁,很有意义,他们的功德被记于碑上。在距白衣阁东北大约 20 米处近年出土了数尊石刻佛造像及菩萨造像,它填补了小雁塔没有佛造像的空白,它是小雁塔的幸事,也是佛教界的幸事,充分证明了荐福寺的宗教地位及历史文

10、化内涵。走过白衣阁,耸立在我们眼前的高大建筑便是我们今天参观的中心小雁塔,也是这座寺庙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唐代建筑。小雁塔小雁塔坐落于一座 3 米高的砖砌高台基上,塔高 45米,平面呈正方形,是一座早期的密檐式砖塔。所谓的密檐式是指从外观看起来檐数很多、檐层密集,而更多的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2檐式塔檐数比层数要多很多,且每一层高度呈递减的趋势,明显不同于楼阁式的大雁塔。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当初叫荐福寺塔,塔起 15 层,上有塔刹,下有地宫,通体用青砖砌筑,磨砖对缝。塔各层南北开有半圆形券窗,底层南北镶以石门,石门楣及门柱上线刻

11、有蔓草及供养天人图像,线条简洁、遒劲有力,自 6 层以上急剧收刹,使整体呈现出圆合秀丽的外轮廓曲线。注目端详,给人以苗条、俊俏、舒展的美感,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窈窕淑女。据史料记载,这座塔的修建前后不到 3 年,全部由皇宫里的人出钱集资所建。小雁塔的修筑质量很高,被誉为中国早期密檐式塔的典范,比它晚 100 多年的云南大理崇圣寺的千寻塔就是仿照它来修建的。在小雁塔北门的石门楣上有一块地震碑,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的朝廷命官王鹤在荐福寺居住的时候,听到僧人讲述小雁塔震合的故事深感惊奇,就写了一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 500

12、亩。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定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2玄奘(602-664 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慧超群,勤奋好学。13 岁被朝廷破格录取,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回顾佛教传入中国 600 年以来、佛经残缺不全,教义分歧

13、,派别纷争的状况。玄奘在对佛经研习中,对佛经的质疑之处多达百余条。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公元 627 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之前 3 年时间,从佛经研究、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准备。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昼伏夜行,只身前往,开始了他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和传奇故事。现在请大家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

14、光闪闪的大字。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初名无漏寺。公元 648 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以追荐冥福修建寺院,故得名慈恩寺。寺院虽系太子李治为其母追福而建,也表达了其父唐太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2怀念文德皇后的心愿。唐太宗和文德皇后从小结发,情深意长,13 岁即嫔于太宗,当时太宗李世民才 17 岁。太宗即位时,立其为皇后。文德皇后为人贤良正直,顾全大局,严于律已,她为了大唐社稷,力避裙带之嫌,她坚持不愿自己兄弟子侄担任朝廷要职。而对于魏征、房玄龄等忠勇良臣,却全力保谏爱护。皇后的申明大义,正直贤慧,成为大唐贞观

15、盛世的良佐栋梁。在临终遗言时还强调不可厚葬,俭薄送终。如此贤淑开朗,确不愧为一位有胆识、有胸怀的女政治家。对文德皇后的去世,太宗十分悲恸,向近臣表白:朕非不知天命而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所以大慈恩寺的创建,实际是唐太宗父子两代为文德皇后祈福之举,也是唐王朝对一代贤后的纪念。唐代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东半部,约 398亩,总共 1897 间,僧众 300,为长安规模宏伟之佛教寺院之一。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正在弘福寺译经的玄奘担任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逐渐荒芜,经历代多次维修,至公元 1446 年,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 160 米左右,南北长 318 米左右,共计 93 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精品文档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