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0755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师必读: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编辑推荐苏静创造了教育奇迹,将一名小学名师、大学教师和教育专家融为了一体。她将一群原本对诗一无所知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个出口成诗的“神童”!教学令人瞩 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您是家长,苏静教育孩子的奇思妙想,肯定会给您来 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我“发现”了那个年仅 23 岁的苏静老师,凭借着独树一帜的“诗意教育” ,把一群 蜚声全校的“麻辣学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天才诗人”时,我按捺不住欣喜,把她招到 门下。那个时候,她在青岛嘉峪关小学做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现在,当年的小学老师已经成为培养小学老师的老师,她已经是青岛大学师范院小学 教育的意义。她常说,无论自

2、己站在哪个讲台上,都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为教育,为 人生。所以,她用三年的时间总结了八年的教育人生体悟,凝炼成生动有效的教育方法, 写成了这本心血之作,与广大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分享。作为她的老师,我深感欣慰和骄傲。我欣赏苏静的课堂,在她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迎面而来的魅力和活力。我一直认为, 一堂好课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课堂是孩子的,把课堂还给孩子。一个高效率的课堂才是一 个好的课堂,所以,评价一堂课不是评价老师在课堂里面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多么精彩,而 最重要的孩子们得到了什么,孩子在课堂里是不是主动的快乐的。内容简介本书注重作者教学方法的分享。 本书中涉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案例,都是作者从师八午的亲

3、身经历。作者试图把这本 书做成一线老师的实用手册,随意翻开每一页,都能直入主题,寻找到自己值得借鉴的教 学方法,而不是单纯在分享一个人的心情故事。 “诗意”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因为怀着一颗 诗心,所以面对相同的教育细节,作者所呈现的,是匠心独运的理解和独树一帜的方法。 本书涵盖了课堂、管理与沟通三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和方法,既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 策略,又有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有效训练。这些教育案例和方法的呈现没有孰轻孰重,每个细节都像一粒珍珠,由“诗意”情牵 一线,构成诗意教育的淳美境界。作者简介苏静,诗教名师,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系讲师,教育学硕士,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 朱永新先生。曾任青岛

4、嘉峪关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1 年荣获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第 一名,其风格独运的“新诗教”被中国教育报 、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以整版专栏报道。 2002 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2003 年独创“魅力诗词”特色课程,赴全国 30 多个 城市的 100 多所大、中、小学进行“诗教”专题报告及师生培训百余场,好评如潮。先后 被潍坊教育学院、张家港高级中学、天津塘沽区教育中心、洛阳洛城区教委等数十家单位 聘为客座教授。先后被教师博览 、 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评为年度封面人物;长 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特聘语文学科带头人。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近百万字,2005 年,出版个人教育专著麻辣学生酷

5、老师 。目 录 教育是一首诗(朱永新) 生命的三次飞跃(陶继新) 1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深邃课堂风情万千魅力问答成效非凡巧教古诗触类旁通处变不惊急中生智课文成诗一举数得借景引发头脑风暴批判阅读另类思考静心聆听孩子解释团队合作赏诗有方帮助孩子自圆其说低段作文一题多解灵活处理课堂违纪特别分享 学生自创诗作集锦 2 管理让学生爱上你的智将相无种人皆尧舜适当装傻轻松避嫌善化负担变为奖励冷峻幽默对付顽童错字成诗巧妙纠正将计就计化解难题巧设擂台激励背诗师生同办特色报纸读书三法受用终生尊重身边平凡之人对待作业化繁就简随机德育事半功倍特别分享 给我深远影响的十本书 3 沟通让学生爱上你的真诗意评语温暖一生拒

6、收礼物无欲则刚家长沟通三步到位尊重孩子朦胧爱情肝胆相照保守秘密诚实坦率赢得信任条清缕晰说理透彻转换视角淡化纠纷妙语应激冰释尴尬毕业情牵保持联系定期旅行适时分享用心铭记孩子细节特别分享 诗意评语集锦致谢书 摘1 课堂让学生爱上你的才深邃课堂风情万千 很多听过我课的老师,都会惊讶于我课堂的深邃和大容量。一个看似平淡的主题,总 会被我旁征博引,其内容常常涉及到中学甚至大学。在一般老师眼里,小学生怎么可能理 解如此高深的内容,这似乎有悖于今天所倡导的“简简单单学语文”的理念。而在我看来, 深邃会成为一种习惯。当孩子们习惯于深沉的思考和理性的分析,习惯于多元思维触类旁 通的时候,语文的魅力自然彰显,所有

7、难题都可轻松应对。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孩子的理 解力和接受力,他们渴望新鲜,乐于挑战,他们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体验深邃课堂?通过以下我亲历的三个课堂片段,老师们或许可见一 斑。案例一:蟋蟀的住宅在学习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我请孩子们总结蟋蟀的精神。对于蟋蟀“用世界上最 柔弱的工具创造出了最伟大的建筑”这一点,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诸如“坚持不懈” 、 “吃苦耐劳” 、 “持之以恒”等符合要求的答案,但我并没有急于肯定,而是在黑板上写下 了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句,并解释道:“所谓君子就是品行高尚 的人。在古人眼中,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如同天体的运行,恒久不息。而

8、蟋蟀,用柔弱的 工具建造出如此伟大的工程,不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么?它堪称动物界的真君子。所以, 这句古代名言把我们刚才对蟋蟀洋洋洒洒的赞美浓缩其中,可谓言简意赅,这也是古人的 智慧所在。 ”如此一番讲解后,孩子们啧啧称奇,经典之语铭记于心,课文难点迎刃而解。小结:用经典诗句来化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不失为深化主旨,提升课堂品质的一剂 良方。案例二:白杨在学习白杨一课时,我提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边疆这么苦,建设者为什么 还要建设边疆,扎根边疆呢?”通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很容易就回答出了教参分析 的要点:“他们为了祖国的需要” “他们热爱祖国的边疆” “他们服从大局,不怕苦累”等 等。这时,我话

9、锋一转, “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除了爱国思想,他们是不是还有 别的精神在驱使自己做出这样无怨无悔的选择呢?”孩子们沉默了,显然,他们从来没有 思考过这样的命题。因为长久以来,学习此类课文早已总结出“传统窍门” ,提到人物精神 时,只要贴近“热爱祖国” 、 “热爱人民” 、 “顾全大局” “舍已为人”诸如此类的字眼,一定 不会有太大问题就像学习游记类的文章一定要扣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大帽子” ,至于作者本身的意图,并不做太多揣摩。所以。我的问题让孩子们困惑了: 抛去我们已知的,还有什么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心?看着台下孩子们渴求的目光,我挥笔写 下了两句诗文:“唯大英雄能本

10、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然后解释道:“同学们,自古以来, 多少大英雄、真名士为后人称道,无不是源自他们高尚的人文修养。正如孔子称赞自己的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仅 在中国,外国也有许多大人物具有如此的胸襟。例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创作梦 的解析时正饱受着癌症的折磨和身边人无情的攻击,没有人信任他,连曾经最好的朋友 都认为他疯了 。而事后回忆这段痛苦的经历,他竞欣然说道:我最孤独的时候也是我 最光荣的时候,它成就了我最终的辉煌。 这是何等从容的气度!再如蜚声世界的西班牙抽 象派画家毕加索一生的座右铭竟是:没有孤独,什么事都干不成。 虽然偏激

11、,但也表现 出他对生活的执著和对艺术独特的感受。苏老师写下的这两句诗,是对边疆建设者心灵的 观照。他们之之所以能够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而无怨无悔,不仅仅出于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面对着大都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的无穷诱惑,他们不为所动,毅然选择了远赴边疆,为的就是寻求心灵的寄托,他们是一 群如白杨般傲立尘世的寂寞英雄,独饮一份孤独,于逆境中尽显本色;他们是一群如白杨 般坚守信仰的真名士,视苦难为人生高贵的财富,把清贫当人生永恒的享受。 ”抛却了单一 乏味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纵贯寰宇的鲜活。深邃,让人性的魅力与光辉空前灿烂。小结:面对“经验依赖性”的问

12、题,运用广博的知识和个性化的表达,给孩子以振聋 发聩的心灵冲击,引导其转换视角,审视内心,对问题进行多元解读。案例三:燕子燕子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通过描写燕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讲完课文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性问题:“既然这篇课文是通过描写小燕子来表现一个光彩夺目的 春天,那么在你心目中,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 ”孩子们的回答非 常踊跃,大家都毫不吝惜地把最美好的词语赋予春天春暖花开、春风和煦、万紫千红、 百花盛开听完了孩子们的表达,我话锋一转:“看来,同学们心目中的春天和课文中 的春天一样,无一例外都是美好的,令人陶醉的,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 。但 是,

13、你们想知道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是如何描绘与众不同的春天么?”孩子们 兴奋地直点头。因为他们知道,每每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他们又可以“带着耳朵 去旅行了” 。于是,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我开始以“春”为主题的文学知识拓展。首先,我推荐了朱自清的散文春 ,几个经典的段落读罢,孩子们反应平平。这在我 的意料之中,我笑着说:“同学们,这篇文章中的春天貌似和你们描绘的一样,其实另有 奥秘,别有洞天。但今天苏老师在这里不多讲,只是先给你们加深一下印象,你们上中学 会专门学习这篇文章。 ”接下来,我推荐了钱钟书的窗 。我先介绍了钱钟书其人,再让孩子们猜测一下这位 “语言魔术大师”在文章中是如何描述

14、“窗外的春光”的。我说:“钱钟书喜欢春光,但 他不喜欢窗外的春光,因为窗外的春光太”我没有把原文读出来,让孩子们猜测。孩 子们有的说“太多了” ,有的说“太亮了” ,还有的说“太刺眼了”我不动声色,在黑 板上写下了一个孩子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字:“贱”!“因为窗外的春光太贱了!”孩子们 一片哗然。说春天“下贱” ,真是闻所未闻。看到孩子们惊诧的表情,我用钱老的文章解释 道,窗外春光之所以下贱,是因为它不分美丑不分善恶地普照万物,它没有自己真正的 判断力。而钱老先生所热爱的,是那通过千难万险挤进黑暗屋子里的一丝一线的春光。就 是这样的春光,给垂死的人以活着的希望。就像黑暗年代被关在渣滓洞里的革命者们

15、,虽 然明知自己可能无法活着走出这人间地狱,但他们依然乐观,因为他们还可以凭借着从天 窗透进牢狱的一点点阳光,去憧憬希望,坚定必胜的信心。所以,如果在朱自清眼中,春 天是美丽的,在钱钟书看来,春天则有了“高贵”和“下贱”之分。孩子们目光炯炯,若 有所思。显然,他们被这种新鲜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吸引住了。接下来,我通过讲述陆游与唐婉悲春千古的爱情故事,引出了两首钗头凤 ,让孩子们体味到了“悲情的春天” 。紧接着,我层层递进,从陆游唐婉的儿女情长谈到了南唐后主 的亡国之恨:南唐后主李煜昏庸无能但才华横溢,难为人间之主却堪称词中之帝。他的一 生经历了从歌舞升平的皇族生活到亡国之君的剧烈转变,几首悲春之词

16、,写尽他落寞心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讲述完“悲情的春天” ,我又为孩子们补充了德国诗人里尔克“灵感的春天”和马克吐 温“幽默的春天” 。一番“耳朵行程”下来,孩子们大快朵颐,每个人的“掌中宝” (孩子 们自觉准备的课堂笔记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款式和记录方式)都记录得满满当当。 最后,我以“改编”李清照的一句词结束了这节知识拓展课:“春天的万千风情,怎一只 燕子了得!”小结:围绕主题进行“超链接”知识拓展,不仅有助于打破孩子的思维定势,同时可 以积累知识,启迪写作思路。通过以上的案例不难看出,深邃课堂所赋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 种思维方式和人生境界。我常说,不要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你深邃的表达,哪怕他们只听懂 了百分之一,也不要放弃。因为接下来,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百分之三。不知不觉中, 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百,然后,他们就会听懂百分之二百。因为,他们不仅仅听懂了你的 话,更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