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90532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摘 要:随着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逐步推进, “内涵发展”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最热门的话题,“加强内涵建设”更是当前 高职院校最响亮的口号。何为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又导向何处?示范性高职院 校建设的大旗又该哪般飘扬呢?关键是: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敢于创新、勇于实 践、确保实践与反思的足够张力。关键词: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反思性一、引言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首批地方职业大学建立至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 育已有了近 30 年的发展历史。在这短暂的几十年中,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高职教育由“星星之

2、火”迅速形成“燎原之势”。截止 2007 年 4 月 13 日,我 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职院校达 1109 所之多。高职教育为 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 年教育部依据国家教育 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全面开展了以内涵为取向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 业院校建设计划 2006 年度立项工作。高职教育在当前大好发展形势下,备受社 会关注,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的呼声更是不绝于耳。“内涵发展” 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界家喻户晓的时髦话语,加强内涵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 校最响亮的口号。我

3、们经常能听到学校领导在其报告中讲,他们是如何加强组 织的内涵建设的,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但内涵在大家的心中又是一个极 其模糊的概念,我们很难从领导者口中问出一个关于“内涵”的所以然来,可 谓万人有万般理解。显然把“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并 结合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来讨论是非常必要的。二、关于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几种常见观点(一)历史阶段论:与外延扩张相对应的一个发展阶段该论断往往从宏观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认为高职教育经历了 “新兴”(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规范”(20 世纪 90 年代初)和“大力发 展”(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的规模数量扩张)

4、几个发展阶段后,亟待从数量扩展为重点转向模式和制度建设为重点,亦即内涵建设的重点。因此内涵建设就是 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种视角较多的出现在有关高职教育内涵建设 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论述之中,亦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确定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重 要立论依据之一。(二)箩筐论:是光芒四射的聚宝盆内涵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 面装。这种论调往往在学校对外宣传总结材料中有最具体的体现。只要打开搜 索引擎,在网络上搜一搜有关高职内涵建设的文章,必然会有如下论调:比如 说某某学校一直注重学校的内涵建设,后面往往列了一大堆的包括专业建设、 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建设及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等等,以及一大

5、 串具有“最充分”说服力的阿拉伯数字;如省级、部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多 少个,省级部级精品课程多少门,名师多少位,国家级教材多少部等等。总之, 只要是觉得还摆得上台面的东西都往里面装,东西越多,筐子越满,就意味着 一所学校的内涵越丰富。内涵发展就意味着想方设法争取这些所谓具有校际可 比性的荣誉和外在话语权。(三)品牌特色论:内涵就是品牌、特色另一种论调它不是通过一一列举学校 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来说明作者对内涵发展的理解;而是用“品牌”、“特色” 之类的词同“内涵”互为解释,学校内涵发展就是学校要树立品牌,要创特色。 学校有特色、外在形象好,则学校就有“内涵”。总之是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 准的标准来

6、诠释学校内涵发展应有之意。内涵仅仅只是一种象征。上述几种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必要 性、迫切性)问题以及从什么方面促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包括着手点、层次 性)的问题,但都回避了谈高职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一最基本的问题。而 事实上若没有对高职教育的内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如 水中浮萍般根基不稳。因此笔者认为谈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首先得从高职教育的 内涵谈起,下文将以高职教育的内涵为基点,就高职内涵发展及示范性高职院 校建设作进一步的思考。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之思考(一)内涵发展首先要抓住高职教育的“内涵”“内涵”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释为:一个

7、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 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劳动者。内在的涵养:他是个内涵很深厚的青年。 本文中所讲的“内涵”主要倾向于第一种释义。笔者认为高职教育(高等职业 教育)内涵之含义至少包括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一种培养人的活 动。其次是一种新兴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举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内 涵发展之根本得围绕培养“人”展开:眼中首先要有“人”字,然后才是职业。 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高职教育内涵发展没有固有的模式可以借鉴,不可以拔 苗助长;没有僵化的模式可以套用,不可守株待兔。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发展紧密 结合市场需求,及时更新课程

8、内容,注重新技术的吸收;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 变革。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等要与时俱进。当然 不管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得有多好,课程有多新,如果落实不到位,还是 一场空。因此,内涵发展的关键之处还是要踏踏实实地抓好教学活动的各个环 节,要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认真真地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要把占时半年之久的 实习实训较好地落实到位。 (二)内涵发展是有层次性的,且不可纯粹由外界来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对不同的办学者及办学的不同时期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 有一种观点把以规模求发展、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求发展、以文化求发展作 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的不同阶段。笔者认为内涵发展至少有表层(

9、物化的) 和深层(理念化)之分。对当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说,高职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规范办学,适 度控制高职院校数的急速增加及高职招生人数的扩招,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 量,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满意度。具体表现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 工程来引起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和加大投入,改善高职办学条件。而对 于高职教育的实践主体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等 方面都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切入点。但不管是全国范围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 设,还是高职院校具体的专业、课程、师资建设,它们都是物化层面的内涵发 展,只是一种表层意义上的内涵发展,所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凸现自己。深层意义上,内涵发展的核

10、心应该是一种特有文化氛围的培育,是一种办 学理念的坚持,文化的烙印会深深地印在校园中的每个人身上。就是矢志不渝 地按办学目标中所设想的人才规格去培养人。而且这种坚持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实践主体高职院校自觉的行为。即便没有外界的推动,学校仍然会大胆地 创新办学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而不是简单地回应上级部门的要求。(三)示范性院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外在话语权与内在提高的关系。内涵发展与否没有具体的参照系统, 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像学校规模、教学设施等可以具体量化,具有可比性。人 们很难对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做出程度上的评判,因此学校往往以获取外在话语 权作为对内涵发展的重要诠释。对于单个的高职院校来说,

11、有名声、有牌子就 会有钱,有钱才会有发展,而各种名声、荣誉、牌子是需要里里外外争取的。 现实往往是学校领导整日忙于打理各种里里外外的关系,学校一味以在教育主 管部门推行的“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名师评选、示范性院校建设遴选”等等 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为学校最高荣耀。否则别人有了你没有,那么你就要被踢 出历史的舞台,未能把握好时势者,必然被历史所遗忘。学校永远被历史的潮 流推着往前走,自己没有充分的思考,而至于学校内部的各种具体问题,只要 不会伤及到上述各荣誉的争取,学校往往是不会太用心去解决的。我们说去争 取各种荣誉对学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仅仅把获得多少荣誉作为学 校办学所追求的目标是相

12、当短视的。一所学校有没有发展的前途,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看其教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何,如果学校不注重调动全院教职员 工的积极性,而只是重视那些当前能争取到外在话语权的人,必将为学校的长 远发展埋下定时炸弹。内部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内涵建设的前提保障,外在话语 权只不过是内涵建设取得成效的部分表现形式。改革与反思的关系。学校的改革往往是跟着上面走,学校自身很少去 反思学校的各项改革,不清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为改革而改革,为写宣传材 料而改革,改革完成后,往往对最初的改革初衷忘记得一干二净。两年制改革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育部鼓励了、支持了,高职学校纷纷匆匆上马,上面 一冷静了,改革不了了之。再比

13、如说课程改革,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等等,学校在作改革设想时就压根没有再计划就改革前后的效果作对比跟踪 分析。而且每一届领导下来总要把自己在位时的改革总结成学校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事件,改革的效果一般会被描绘得五彩斑斓;很少有人愿意反思改革的真 正效果。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绝不可以迷信改革必然意味着进步; 要勇于正视改革的实际效果,勇于对各项改革进行反思,改错了及时纠正过来, 不怕承认失败。左顾右盼与勇往直前的关系。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不可 以闭门造车,学校的发展亦不能像孔乙己讲学,整天研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 写法,需要放宽办学的眼界,但内涵发展绝不可能是简单地通过学校

14、之间的相 互学习借鉴而成。示范性建设立项的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式绝不能是左顾 右盼,今天甲校来乙校交流,明天乙校到甲校学习,学习来学习去,学习就变 相地成为一种游山玩水之借口。与兄弟院校的比较可以作为鞭策学校发展的动 力,但绝不可以把别人的尤物简单搬回,作茧自缚,反过来使自己丧失勇往直 前的勇气。四、结语:长期性与反思创新性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也绝不是三 五年的一个工程就可以解决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期望着一个工程结束, 学校的办学质量就会发生什么质的飞跃,而对于高职学校来说,也绝不能因为 自己拥有了某种牌子而沾沾自喜,甚至自欺欺人。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绝不是一 夜之间高楼满地、师资猛增,也绝不是新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