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0295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CAS KEY LABORATOR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FOR LIVING BIOSYSTEMS 2016 年年报年年报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NSTITUTE OF CHEMISTRY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目目 录录 一、基本信息一、基本信息 . 2 二、实验室概况二、实验室概况 . 3 1. 基本概况 . 3 2. 总体目标与学术方向 . 3 3. 组织框架 . 4 三、人员信息三、人员信息 . 4 1. 学术委员会 . 4 2. 队伍建

2、设 . 5 (1)研究单元 . 5 (2)固定人员名单 . 5 (3)重要人才情况 . 7 (5)国内外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 8 (6)国内外学术期刊任职情况 . 9 3. 人才培养 . 10 四、科研工作与成果四、科研工作与成果 . 12 (一)实验室年度承担课题情况,当年到位经费情况等 . 12 (二)本年度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进展 . 12 (三)本年度实验室重大成果,研究成果的水平和影响等 . 21 五、学术交流五、学术交流 . 36 六、运行管理六、运行管理 . 40 1. 固定资产情况 . 40 2. 30 万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 40 3. 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及成效 .

3、42 七、学术委员会七、学术委员会 . 43 1. 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 . 43 2. 学术委员会合影 . 44 八、实验室大事记八、实验室大事记 . 44 九、研究所对九、研究所对院重点实验室的年度考核意见院重点实验室的年度考核意见. 45 1 一、基本信息一、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文名称:中国科学院活体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英文名称:Key Laborator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for Living Biosystems,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实验室代码:2009DP17301

4、1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实验室主任:毛兰群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张玉奎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街 2 号 联系人:王继云 联系电话:010-62569712 传真:010-62569712 E-MAIL: 网址:http:/ 学科与学位点 学科 1 学科 2 学科 3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名称 代码 学科分类 分析化学 15025 硕士点 分析化学 070302 博士点 分析化学 070302 博士后站 分析化学 070302 研究性质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 社会公益性研究 高技术研发 归口领域(选 1 项) 化学 数理 地学 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信息 材料 工程

5、 2 二、实验室概况二、实验室概况 1. 1. 基本概况基本概况 本实验室有固定职工 39 人,研究生 75 人,博士后 2 人。2016 年全室围绕活体取样、在线、实时分析等前沿研究课题,从生物活性小分子、大分子到活细胞、活动物等不同层次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本年度在包括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hem. Sci., Anal. Chem.等 SCI 期刊上发表论文 80 篇,申请专利 16 项、授权专利 20 项。 2. 2. 总体目标与学术方向总体目标与学术方向 本实验室旨在发展针对活体生

6、物的高效、高速或高通量的无损分析化学策略和方法体系,并用于生物过程中关键分子的原位、在体或在线分析,以揭示生物分子对生物及其功能变化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为此而凝练了四个主要学术方向,分别为: (1)发展微创/无损的生物活体采样方法、接口技术和适合于分析化学研究的动物模型。 (2)发展能够直接面对活体样品的在线分离分析方法,包括: 针对活体样品的高效分离与鉴定单元方法,已展开的研究主要有毛细管与芯片电泳(CE/MCE) 、色谱(LC) 、质谱(MS) ,以及针对高效生物分析的分离新介质等; 联用与集成分离分析方法,目标是发展多参数、多水平、高通量的活体在线分析研究方法与技术,已展开的研究主要立足于

7、串/并联集成,有阵列通道电泳(CDCE) 、CE-共振光散射、LC-MS 等; (3)发展高选择性的在线或原位传感与探测分析方法,已展开的研究有电化学(EC)、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及成像(SPRi)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 、光学探针、蛋白和核酸识别与传感等。 (4)若干生命活动中的化学过程探索,主要是利用我们已经发展起来的活体分析方法与技术,对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分子基础或化学过程展开在线或在体的动态分析研究,一为检验所发展的方法,二为揭示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奠定方法学基础。已展开的研究包括活体体液的直接分析、活细胞分析、脑神经活动(学习与记忆、脑缺血等)过程中重要信息分子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关联研究、活性生物大分子区域结构探测、耳聋相关的化学机制探索等。 3 3. 3. 组织框架组织框架 活体分析化学实验室设实验室主任 1 名、副主任 2 名,实验室目前拥有 11 个课题组、1 个质谱中心,1 名专职室务秘书。 三、人员信息三、人员信息 1 1. . 学术委员会学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