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9464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五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超然中学地理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 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导读知识导读】 一、一、地理地理环环境的整体性境的整体性1、基本概念: (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五大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五大要素组成。 (2)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五个方面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五个方面,例如井冈山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常绿阔叶林;

2、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以红壤为主。 2、地理地理环环境整体性的表境整体性的表现现(1)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 化。 例如某一地区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加,对土壤冲刷加剧,造 成水土流失,地面千沟万壑,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淤塞河道和湖泊,大气湿度减小,气候干旱,整个自 然地理环境景观发生变化

3、。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1、自然带:、自然带: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 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这样,相应的气候、植 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与气候带对应图:自然带与气候带对应图:【教师点拨教师点拨】 (1 1)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因为自然带是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多种要 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对照自然带和气候类型分布图,主要有三点差异:两种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地理一轮学案

4、 必修一第五章必修一第五章必修一第五章必修一第五章必修一第五章必修一第五章地理地理环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编辑编辑: : 管恩友管恩友 校校对对: :杨杨信祥信祥 第第 9 周第周第 1 个学案个学案超然中学地理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一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一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 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荒漠带。 (2)热带季风气候下的自然带叫热带季雨林,有的教材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 (3)北美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但自然带是温带森林。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气候类

5、型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但自然带是温带草原。 (5)两个自然带的中间有过渡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之间的针阔混交林。 (6)自然带的划分没有考虑人为因素的影响,但在实际考试中,经常涉及人文景观及非地带性因素,我 们要把它和相应的自然带联系。如山东,我们现在见到的除了建筑物就是农田,很少见到原来的温带落 叶阔叶林,但考到该地是要考虑该地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1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 异规律(异规律(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6、)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分异规律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 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形成基础热量热量水分水分水热组合(热量更水热组合(热量更 重要)重要)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海陆分布海陆分布海拔海拔地表景观 和自然带 的变化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表现显著 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大陆西岸的自然带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带冰原带。大陆 东

7、岸包括: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 带冰原带。 土壤:土壤:由赤道到两极:砖红壤-红壤-黄壤(黄土)-黑钙土(黑土)-灰化土等。由赤道到两极的 HP 值: 酸性-中性-偏碱性。 (纬度低高温多雨,土壤中的铁被氧化的越充分,所以颜色越红,同时把土壤中的盐 分淋溶掉,土壤显酸性,高纬度相反。土壤不在高考范围之内,所以大体了解一下即可)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又叫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中纬度地区明显,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有:温 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森林。 土壤:由沿海到内陆: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域分异规

8、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完整的带谱包括: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高山草甸苔原带冰原带。 山上没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因为山上不可能出现地中海式气候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山上没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因为山上不可能出现地中海式气候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 候特点。候特点。 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同一山地自然带海拔向阳坡高于背阴坡;山地向阳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阴坡自然带数同一山地自然带海拔

9、向阳坡高于背阴坡;山地向阳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阴坡自然带数 山地迎风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风坡自然带数。山地迎风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风坡自然带数。(4)雪线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坡向坡向阳坡气温高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降雪)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阳坡气温高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降雪)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 水少,雪线海拔高。水少,雪线海拔高。超然中学地理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当一个地方既是迎

10、风坡又是向阳坡时,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当一个地方既是迎风坡又是向阳坡时,降水对雪线的影响更为突出,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是向阳坡雪 线应该高,但因为它还是迎风坡,所以实际上雪线比北坡低。 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陡峻的山地,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夏季的季节性雪线比冬季高(注意是季节性雪线,不符合雪线的概念要求) 3、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陆地环境的非地带性分异 由海陆分布因素形成的一一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只在北半球存在,南半球同纬度地区因大部分是 海洋,缺失这两个自然带; 由地形因素形成的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带,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背风坡) 却是气候干

11、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由洋流因素形成的同一自然带,受暖流影响的一侧自然带向高纬延伸且面积要广阔一些,受寒流 影响的一侧则向低纬延伸; 由局部水分条件变化形成的荒漠带中呈斑点状分布的绿洲【图说考点图说考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左边第一座山在赤道附近,第二座山在亚热带地区,第三座山在温带地区,第四座山在亚寒带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在赤道地区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上,但在亚寒带地区则分布于山麓地带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但前者的变化节奏快。【判读关键判读关键】根据山地基带判定山地所处热量带,根据山地自然带的倾斜方向判定其阴、阳坡,进而判 定其

12、所在半球,根据雪线的倾斜判定迎风坡和背风坡。超然中学地理组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4【随堂练习随堂练习】 (2011柳州质检)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回答 12 题。 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 B C D 2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B C D读下表,回答 34 题。某区域 20002004 年湿地的转化 单位:hm2转化来源 湿地类型 旱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18 海涂431552 027017 627 水库坑塘25 657332115 694926 水田767931 0530

13、0 注 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3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 水田 海涂 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4与 2000 年相比,2004 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读“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回答 56 题。5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大气污染严重 洪涝灾害增多 A B C D 6引起该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植被破坏 C气候恶化 D围湖造田答案1A 2.B 第 1 题,河流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影响明显,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之一。第 2 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是受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3B 4.C 第 3 题,各类湿地的面积变化幅度可以通过表中数据计算得出,然后根据结果可得变化幅度的大小顺序。第4 题,据上题结果可知湿地总面积上升,水鸟栖息地增多,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环境改善。5D 6.B 该地区属于丘陵地区,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河道变窄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增多。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植被破坏导致了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