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9457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92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科技教育协会-sanjosestateuniversity-(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国)科技教育协会 (US) Education and Science Society, Inc. web site:www.esscare.org Teach to InspireISSN:1538-6147 ? 第三届(2001)良师兴国征文活动 衷心感谢 认助者 (香港) 田家炳基金有限公司 评审委员 希望中文学校老师: 李珊英 徐 辉 黄君真 王 敏 段建军 潘健雄 刘尚实 程薇娜 林征宇 沈月亮 德明中文学校老师: 沈 葆 戴秋汝 唐丽春 包 瑗 郑丽蒂 梁翠月 洛城中文学校老师: 王瑞芬 傅 云 黎明中文学校老师: 张珍 蔡敏惠 其他文教机构及科技教育协会人士: 俞小薇 燕娓

2、琴 彭森明 李 平 张存荣 甘晓音 吴 放 周邦贞 胡传朔 编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科技教育协会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 执行理事 乔龙庆 吕克群 俞小薇 陈一川 翁永凯 王龙来 胡 朔 吴雪芳 余若鸾 刘润东 高木兰 前 言 前 言 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总负责人 乔龙庆 良师兴国良师兴国是(美国)科技教育协会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为中国乡村教育出版的一份年刊。内容包括两部分:良师兴国获杰出奖的选文和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的演讲选文。兹将两个活动分别简介如下: 良师兴国征文活动: 良师兴国征文活动: 自 1999 年起,科技教育协会每年为乡村教师们举办一次良师兴国有奖征文活动。目的是肯定乡村教师对学

3、生的爱心和敬业精神,介绍他们从探讨、检验和创新中获得的教学成果。三年来,征文活动获得乡村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征文质量也获得海外评审员的一致肯定。 第三届(2001 年)良师兴国征文良师兴国征文收到来自 20 个省市推荐参选的 614 篇征文。这次担任评审的工作人员和往年不一样,除了科技教育协会的工作人员和多位教授外,还增加了华盛顿地区来自海峡两岸的二十位中文学校教师。他们都是利用年假和周末,义务地、认真地、按时完成了审评工作,充分地表达了大家对农村教育的关切和对国家民族的期望。 根据中国 2000 年教育统计,中国现有农村小学占全国小学总数的 79.5%,农村初中占全国初中总数的 62.7%。显

4、而易见,农村蕴育著中国最大的潜力和动力,农村学校抚育著人数最多的下一代。从每年参选的篇篇征文中,我们都感受到农村教师是如何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中和短缺教学资源情形下兢兢业业地坚守著自己的岗位,真是值得大家的肯定和钦佩。 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 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 自 1993 年起,科技教育协会每年组织海外华裔教育专业人士与中国的一至二个省、市教育机构联合举办基础教育研讨会。这项活动自 1993 至 2001 年已进行了了二十七次。目的是向中国从事教育的学者、行政人员、校长和教师介绍海外的教育理论、教改经验和教育动向等,以达到扩大视野、激励敬业精神、发挥素质教育的实效。每年参加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

5、的学者们,无论来自美国,香港,台湾,或中国大陆都是放弃暑期工作和休假,义务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讲学、研讨、交流和相互砥砺。 国家兴衰在教育,这份年刊正表达了大家对国民素质的努力和期望。 本届良师兴国征文活动是由香港田家炳基金有限公司资助的。该公司同时还资助了为农村学生举办的读书解惑征文活动和赠捐了数百所农村学校的图书室。从一个乡村少年成为一位企业巨子,田家炳先生深切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他数十年如一日助教兴学,成为良师兴国征文活动最好的表率。在此,我们向田家炳基金有限公司表示衷心的敬意和谢意。 目 录 目 录 前 言乔龙庆(1) 兴国靠良师:评第三届良师兴国有感吴 放(1) 给农村老师的信认助

6、中国乡村教育系列执行理事(2) ? 第三届(2001 年)良师兴国征文杰出奖文选(排名不分先后) 第三届(2001 年)良师兴国征文杰出奖文选(排名不分先后) 投学生所好教学,激学生兴趣促学十二年美术教学点滴杨大忠(甘肃)(5)? 走过艰难杜军霞(甘肃)(7)? 用创造性思维给中学语文课“松绑”谭能楣(湖南)(9)? 坚持三位一体教育,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思考、动手、创造的联动实践王芳生(浙江)(12)? 心路并不遥远王海云(内蒙)(15)? 容许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错邵志贵(内蒙)(18)? 吹尽黄沙始到今一个“小书法家”成长的故事秦文雍(河南)(20)? 教师的心教书育人之我见郑春林(河南)(

7、22)? 山里孩子需要爱浅谈偏远山区学生张忠谦(陕西)(24)? 怎样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贾书胜(辽宁)(27)? 2001 年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文选 2001 年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文选 中小学“素质教育”讲座提纲包华富(31)? 对学习过程基本问题的探讨蓝 云(38)? 中国教育哲学思想析要麻天祥(44)? 心理教育的内涵与实践申荷永(50)? 创造力的激发吴静吉(56)? 从多元智慧论谈教与学吴静吉(59)? 读经儿童“在家自学”方案初议王财贵(62)? 教师的宝,学生的根燕娓琴(66)? 爱滋病与你、我、他她余若鸾(74)? 课程内涵和国家现代化张承烈(78)? 附 录附 录? 附录

8、一:第三届(2001 年)良师兴国征文获奖(杰出、优秀、佳作)名单(83) 附录二:第四届(2002 年)良师兴国有奖征文预告(87) 附录三:19932001 科技教育协会与中国教育机构联合主办海内外基础教育研讨会 的机构及地点 (89) 附录四:科技教育协会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项目系列简介 (90) 1兴国靠良师 兴国靠良师 参加 2001 年征文评审有感 吴放(良师兴国编辑组) 每次捧读乡村老师们写的文章,我心中都会涌上一股热流那篇篇作品、字里行间、都在向我们描绘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我看到老师们为阻止学生辍学外出打工而疾走在山间小路上的身影,也看到他们为打开残疾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从自卑

9、中站起来的关爱的眼神;我看到老师们在有限的条件下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而努力进修,也看到他们为改良教学方法而切磋、反思。贫困学生家简陋的茅棚里有老师们家访留下的足迹,广阔的大自然中有师生们探奇发出的朗朗笑声。无论是老师们为路远的学生烧水、热饭,还是慷慨解囊、从自己原本不多的工资中捐款为学生交付学费,他们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受到正规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打下尽可能坚实的基础。也许,他们教过的学生中最终能够上大学、读研究生、或取得诺贝尔的人寥若晨星;可是,为千千万万的农村孩子们创造机会,使他们能长成自强、自立、热情、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新人,是我们的乡村老师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更加伟大的贡

10、献!? 和每次的征文评审工作一样,今年的评审也很不容易。不容易,是说我们要从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认助学校交来的六百多篇精彩文章中选出几十篇获奖文章来,这任务竟然如此艰难。我们二十多位义务评审员经过三次认真筛选、多次激烈争论,均衡考虑了文章的题材、体截、内容和写作等很多因素,才得出了现在的结果。可以说,我们的评审不仅是一个“去粗取精”,而是一个“精亦求精”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无论投来的文章得奖与否,我们对每一位老师的敬业精神都要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参加了本次征文活动第二轮与第三轮的评审工作,有幸拜读了百余篇文章,形成了一些整体印象。我希望能借此机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在参与下一

11、届征文活动时参考。 好文章的“共性”也许能够概括成这样几个字,那就是奇、准、精、畅。“奇”,是说文章的选题或视角与众不同,能够体现出作者的创造性,不落俗套(如本集中的“教师的心”一文);“准”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准确无误,使读者易于领会作者的意图(如“容许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错”一文);“精”当然是说语言文字的精练和语法的正确使用(如“怎样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一文);“畅”则是指文章整体结构流畅、一气呵成(如“投学生所好教学,激学生兴趣促学”一文)。除了这四点之外,许多好的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情”字里行间,感情充沛,读者和作者如水乳交融,同享文中的喜怒哀乐(如“山里孩子需要爱”一文)

12、。? 这次我们评选出的优秀文章大多在上述特点中的某一点或几点上非常突出。但总得来看,不少参选文章,包括一些获奖文章,其中值得改进的地方也还很多。比如说,一些文章结构可以更加灵活一些,避免过多地使用大“一、二、三、四”、小“1,2,3,4”的条文格式;又比如,文章的语言可以更活泼自由一些,尽量避免借用那些报纸杂志上常见的空话、套话;再比如,文章题材的选择、叙述的方法以及分析问题的角度等方面也可以更加富有创意。我注意到,此次征文中一个很集中的论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可见我们的老师们都已经注意到创造性在学生成长和成功中的重要性了。征文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发挥他们创造性的好机会,老师们不妨借此为

13、学生们做了示范。? 我盼望在下一届参选的征文中能够读到更多、更精彩的故事。? 2002 年春 2敬爱的校长和老师们: 我们虽然平时接触不多,但你们却常在我们念中。现藉第三届良师兴国征文年刊出版之际,跟你们谈谈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的全面发展概况。 科技教育协会(简称 ESS)是美国华裔专业人士於 1980 年组成的文教机构。1989 年发起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计划。落实此计划已经进入第十三年了。我们非常感谢许多的个人、团体、基金会、公司,以辛苦的所得,不断慷慨地投入下一代的教育;我们衷心感激美国、台港和中国大陆无数的义务工作者,持续辛劳地以行动关怀著下一代。我们更特点感激你们把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称

14、列各项目提供的资源及活动,一点一滴,落实在课室里和孩子们身上。这些项目的成效,年复一年,已见显著成效。 认助中国乡村教育系列的项目主要有三:提供图书,提供奖学金及协助改进教学。在提供图书方面,自 1989 年至今,已在 30 个省市为 2,495 所乡村学校成立了认助乡村学校图书室。一个图书室,以每年有 1,000 个学生、教师及村民看书来计算,2,495 所学校图书室,每年就有两百五十多万人增长学识。在奖学金方面,乡村少年奖学金自 1997 年至今,已提供了 2,123 个名额奖学金。让两千多个孩子能继续上学,有了基础教育,他们将来发展的机会就多了。在改进教学方面,(1)ESS 已举办了六届读书解惑和三届良师兴国有奖征文比赛,两项征文活动都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ESS 每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