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9027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姆定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欧姆定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欧姆定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欧姆定律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欧姆定律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欧姆定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姆定律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欧姆定律说课稿绍兴县钱清中学 赵伟良我说课的内容是“ 人教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欧姆定律。A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特点1、电流的知识,本课用电场的观点来说明形成电流的条件。2、欧姆定律是学习电路问题的基础,是 电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学生在初中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在此基 础上做进一步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对欧姆定律的认识。3、在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本课着重在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规范上做进一步的学习, 电路的接线是高中 阶段教学的难点,从本 课 开始应作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可先让学生了解全电路的接线方法;用图线处理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方法

2、,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着一方法。2004 年理科综合高考考试大纲对此知识点的要求为级要求。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考试大纲要求及新课标的要求,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从电场的角度理解导体产生电流的条件,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I=q/t,并能 进行有关计算,知道公式 I=nqvs。(2)知道什么电阻及电阻的单位。(3)理解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能进行电路的相关计算。(4)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能区分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第 2 页 共 6 页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和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2)培养归纳和抽象、分析和综合等

3、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4)通过阅读材料“ 自由电 子定向移动的速率”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教学,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的熏陶。(2)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的良好实验素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3)通过欧姆其人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用电场的观点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2、理解并能正确应用欧姆定律;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难点:1、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2、公式 I=nqvs 的推

4、导和理解。B、教法分析本节课运用录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第 3 页 共 6 页合教学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C、学法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 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

5、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 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 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D、教学 设想教学流程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电流欧姆定律、电阻电阻伏安特性曲线电流的微观表示小结与练习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一、关于引入第 4 页 共 6 页播放录象:电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引入课题:为了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电流,需要研究电路的规律。本章学习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应用,欧姆定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本节课学习欧姆定律。板书课题(略)目的: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电流的教学考虑到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学时首先课件

6、展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首先,课件展示以下问题:1、同学们在初中学过,电流是如何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内部条件是什么?3、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什么?电解质溶液中的自由电荷是什么?这些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是否都形成电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学生回答补充,教师 小结。接着,教师进一步提出:(课件展示)4、 导体中产生电流的外部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用电场的观点加以分析。配合 flash 动 画,依次模拟,同步分析归纳:导体中自由电荷的无规则运动;金属导体中产生的电流;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的电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和节奏。最后总结(略)继而师生共同探讨电流的大小

7、、方向和单位等知识三、欧姆定律、电阻的教学教材简单回顾了科学家欧姆的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比值方法定义第 5 页 共 6 页了电阻的概念,深化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在具体教学时,可利用它培养学生 电路接线和运用图象处理数据能力,因为电路接线和运用图象处理数据的一直是高中阶段教学的难点和高考的热点。具体设计如下:首先介绍欧姆其人及欧姆的实验结论:导体中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成正比。引导学生思考:在初中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怎样利用实验手段验证欧姆实验结论?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电路的设计,与规范的操作,这 里教师要做好示范。为了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方法,便于学生 观察, 对主回路采用一

8、种颜色的导线,次回路的导线 用另一种导线)电路如右图所示,其中 R 为定 值电阻,可变电阻 R,起到改变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作用,通过多次测量来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数据处理采用 Excel 表格功能(可节省教学时间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中,比例系数的含义是什么,怎样 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再实验演示:利用多根电阻丝,计算相应的比例系数,从中寻找规律。四、导体的伏安特性的教学在欧姆定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对欧姆定律的实验数据也可用图线方法进行研究,接着运用 Excel 的画图功能(体现教学的真实性),取上述实验的其中一组数据直接画图线,并指出 这条图线就是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9、。接着,换晶体二极管替代电阻 R 重做实验,画出伏安特性曲 线,在此基 础上介绍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概念。第 6 页 共 6 页五、“思考与讨论”和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对电流微观表达式的证明,可结合课后的阅读材料,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供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学会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设定所需的相关物理量,并进一步完成推导过程。六、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 读数规则进行介绍;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度,可利用投影展示台,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4、定义电阻及总结欧姆定律时,要注意 层次清楚,避免节奏混乱可把电阻的概念及定义在归纳实验结论时提出,而欧姆定律在归纳完实验结论后总结这样学生就不易将二者混淆;5、所编反馈练习题应重点放在概念辨析和方法训练上,不能把套公式计算作为重点;6、注意调控课堂节奏,避免单调枯燥。E、媒体应用录象、实验演示、动画模拟、多媒体课件目的:1、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激发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3、推进教学进程,启迪学生思维,使得物理课变得生动。F、板书设计第一节 欧姆定律一、电流 二、欧姆定律1、电流形成 1、内容2、电流产生条件 2、公式3、电流方向 3、电阻4、电流大小 4、伏安特性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