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88924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 作者:佚名培植电力企业文化的思考一、精心培育企业精神,强化精神和道德作用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果仅依赖产权、物质利益等方面的纽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精神的道德的东西支撑和维系,这个 方面作用虽然是无形的,但其效力却是巨大的,它的作用在于能极大地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粘合力,正是这种凝聚力 和粘合力,才是企业在市场强有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动力。因此构建电力企业文化,首先必须精心培养企业精 神,强化企业乃至员工的精神道德纽带。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应是整个企业所遵循的主导精神而且是积极向上的,奋发有为的精神,它应是在企业生产、经 营和管理实践

2、中总结提炼出的精华所在,既不是某个领导和个人思想的简单集合或杜撰,也不是分散的各种先进思想的叠 加,更不是某些企业成功经验的组合和拼盘,企业精神应体现为以企业家为核心的全体员工积极的精神因素和思想成份的 集中概括和升华。企业需要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培植和锻造,经过能够体现本企业个性特色的精神文化、 思想成份的长期积累,达到相当程度以后较为准确而科学地概括出来。 二、优化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高度重视企业的外在形象 美国哈佛大学科特教授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两个不同的层面构成的:“在较深层次的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 观念,在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

3、科特教授所讲的企业文化的较易察觉的层面既企业的 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大体可理解为企业形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形象愈来愈成为广大企业魅力的制胜法宝。 就电力企业而言,在短缺经济时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电力企业从干部到职工曾有过深深的体验。但当电力市场由卖方 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企业的形象如何,便显得十分重要,这时电力企业不仅要为用电客户提供优质的电能,还要为客户 提供满意的服务。一是电力企业和其它企业一样,开始重视起企业形象的塑造、CI 设计以及用电营销策略、服务创新等。 但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完全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和个体素质,因此企业形象建设又反作用于企业员工素质的 提

4、高和企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里还有个“形“与“神“的统一问题,如何做到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与理念识别系统、行为系统 的统一,尚须电力企业各层各级乃至全体员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以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实现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内在的统一。 三、转变思维方式努力促进思维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思维创新是整个创新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关 键的一步。过去几十年,电力企业一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各层各级已习惯于固定化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的思维模式,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自身的弊端便逐步凸现出来。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经济的迫近

5、使人们悟出?有智者事竞成“的道理,人们真切地感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就是对“众人拾柴火焰高“传统思维再认识的结 果。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尽快摒弃陈旧的思维方法,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当然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蹴而 就的,它要求企业的上上下下为此而作出不懈的努力。第一,思维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第二,思想方法的转变 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只有在一个适合于创新的环境中,个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发生质的变化;第三,思维方式的转变是在 不间断的自主训练中完成的。如同一个左撇子,要使其习惯于用右手去工作或劳动,没有一个强制的或自觉的训练过程是 难以奏效的道理一样。 许多成功的企业的经验证明:思维创

6、新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地进行思维创新、产品创新、 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才能得以实现。 四、深化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的累积、共享和交流,运用集体智慧来提高企业应变、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管理思想,其要 义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知识这个重要的资源,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高速前进。目前,电力企业随着 微机应用面的不断扩大和信息网络的普遍使用,知识共享、信息共享已能实现,关键是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一资源,使其产 生应有效益。知识经济的兴起降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人们已认识到,拥有自然资源不一定能致富,反 之自然资源贫乏也未必是致富的

7、障碍,只有掌握技术和拥有人才才是真正的优势,因此,人才的资源开发和使用将是电力 企业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人才资源开发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当是对员工的激励,其中包含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就是根据人才的价值给予 相应的报酬,精神激励就是个人在满足了其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以外而产生的高层次的社会的需要、尊重感的需要 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IBM 公司将“尊重每一个人“奉为该公司的三条金科玉律之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当前应首先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具体地说就是“五有“,即有“三顾茅庐“的诚意;有“十年树人“的耐心; 有灵活实在的激励机制;

8、有“人尽其才“的用人方略;有“良禽择木而栖“的良好环境;其次应是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三应进 行“企业再造“,建立跨职能扁平化,网络型的灵活组织;四是开展多元化文化管理,通过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建立起既有 电力企业自身特色又充分吸收人类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模式;五是逐步降低资源、能源等有形投入,加大文化、科技等无 形投入的比重,以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高度重视企业家文化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是企业家,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则应是企业的决策层,或称领导层,这个层面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 有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企业行为是企业领导层行为选择的结果,同时,其价值观念和行为准

9、则以及经营活动中的管理风 格和领导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左右或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成员,因此,要培育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家文化 或者说决策层文化的培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锻造企业特色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电力)锻造企业特色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电力)作者:佚名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它将文化引入企业管理领域,以尊重人在企业的主体 地位为中心原则,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开发员工的动力源泉,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 的激情与智慧,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供电支公司很注重企业文化管理这一企业管理的“人文“力量,把人 文精

10、神融汇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从而创造了企业的活力与合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 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树立企业发展支柱。祁电的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口号等方面。1、“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是祁电的企业精神。进入祁电办公大楼门厅,就会看到“追求卓越、争创 一流”8 个金灿灿的大字,这 8 个大字,不仅仅是嵌在墙上,或者挂在全体员工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 了企业的各项决策中,融入企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中,融入干部职工日常的行动中。为了尽快提高企业的整 体素质,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支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11、的方法,努力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引入 到企业中。支公司领导率全体中层干部东上山东,走近海尔、青啤,向这些在国内甚至国际上都大名鼎鼎的 企业学习,向青岛供电局这个处在发达地区的兄弟单位取经。今年,更是分 3 批率近 200 名干部职工赴港澳 进行学习考察,不仅在中华电力公司学到了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而且港澳整个社会的管理、人文、 思想、理念等方面也让职工感触很深。比如在了解了港澳卫生管理及治安管理的一套严明的奖罚办法后,职 工对公司采取的严格考核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另外公司还邀请省委党校教授给干部职工讲国情,讲省情, 讲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从而使“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企业

12、生根发芽、深入人心。2、“立足服务,促进地方发展”是祁电的企业宗旨。近两年祁电响亮的提出了“人民电业为人民、* 电业为*的”口号,将支公司的进步同地方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同地方人民心连心、唇 齿相依、荣辱与共。广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重视承诺服务。截至 2004 年 11 月,支公司领导先后定期 不定期组织走访客户 40 余次共 68 户,接待客户来信来访 188 人次,答复人大、政协提案 8 件,召开客户、 监督员座谈会 1 次,组织上街宣传 4 次,散发宣传材料 3 万余份,发放征求意见卡 2000 余份,满意率达 99% 以上,受理报修 70 起,出动抢修人员 264

13、人次。通过开展“民心工程”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支公司“三个 文明”的建设。 3、“永不服输、要做就做最好”是祁电的企业口号。在如今的祁电,不甘落后、勇争第一的信念已深 深植入每个干部职工的心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支公司近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安 全生产达到了 2600 多天的长记录,经营指标在分公司名列前矛,去年更是以超利润指标 130 万元的成绩, 在全市同行排名第一,线损管理全市排名第一,成为 2003 年度全市唯一出席省公司的经营工作先进单位。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支公司率先进入省一流供电企业和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去年更是几乎荣获省市公 司的所有奖项共 27 项。二、搭

14、建企业文化平台、巩固企业文化阵地。要搞好企业文化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有力阵地是不可能的。为此支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 一整套的文化阵地。支公司成立了电视台,投入 20 多万购入了摄像机、编辑机,装潢了播音室。现在,在 每周一的碰头会上,大家都能看到由本公司电视台制作的祁电新闻,许多电视新闻被晋中供电报道及县 电视台所采用。每逢年尾或者上级检查是,电视台都能及时制作出质量上乘的专题片。 今年,支公司还成立了企业内部报纸*电力。及时将上级的会议及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个职工,将本企业 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各项成绩及时让每位职工知晓,为职工反映心声、业余创作提供了园地,从而使报纸成 为联系职工群众的

15、纽带,成为企业的宣传喉舌,成为宣传企业的一个窗口,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而且 提升了企业的整体品位。管理网络化是支公司又一个亮点,从 2002 年开始,支公司投资 100 多万元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同 年在全市供电企业率先开通共青团网站,经过两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如今的祁电网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合 理的在全市供电系统中知名的网站。它几乎涵盖了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无纸化办公,制度大成,安全生产 、用电营销,支部、工会、共青团建设,电子企务公开,国际国内企业新闻,干部职工管理等等,祁电新闻 、报纸、专题片、电力志等也都在网上据有一席之地,使网站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强大的网站。除此之外,公司还建设

16、了健身房、阅览室、图板等,使企业文化活动有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五一职工活动、 七一文艺汇演,大大促进了企业文化各项活动的开展。三、优化企业人文环境,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企业群体应在民主和谐、生机勃勃的人文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形成一种富有活力、民 主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必须培育具有自主、自强、自尊、自爱、自控、自觉的职工环境,完善和发展富有 吸引力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1、建设优美环境,注重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与城市绿化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 关注,美化环境、美化企业已成为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时尚。近年来,支公司领导在创建“花园式站、所单位 ”等工作中,思想统一、目标一致,下大力抓整改,花巨资对 110KV 变电站进行了改造。该站原来只有柏树 36 颗,绿篱 50 米,核桃树 2 颗,现在已发展成为观赏树木 30 颗,绿篱 50 米,草坪 1800 平方米,新建假山 一座,种植花草 200 株,使站容站貌耳目一新,达到了“花园式”标准。支公司机关每年投资 1.2 万元对支 公司办公区进行了绿化和美化,达到了有树、有灌、有花、有草。盆景、鲜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