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588599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Unit1~Unit9重点课文翻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Unit 1Active reading 1抓螃蟹抓螃蟹大学最后一年的秋天,我们的心情变了。 刚刚过去的夏季学期的轻松氛围、 即兴球赛、查尔斯河上的泛舟以及深夜晚会都不见了踪影,我们开始埋头学习, 苦读到深夜,课堂出勤率再次急剧上升。 我们都觉得在校时间不多了,以后再 也不会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了,所以都下定决心不再虚度光阴。 当然,下一年四 五月份的期末考试最为重要。 我们谁都不想考全班倒数第一,那也太丢人了, 因此同学们之间的竞争压力特别大。 以前每天下午五点以后,图书馆就空无一 人了,现在却要等到天快亮时才会有空座,小伙子们熬夜熬出了眼袋,他们脸 色苍白,睡眼惺忪,却很自豪,好像这些都是表彰

2、他们勤奋好学的奖章。 还有别的事情让大家心情焦虑。 每个人都在心里盘算着过几个月毕业离校 之后该找份什么样的工作。 并不总是那些心怀抱负、成绩拔尖的高材生才清楚 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常常是那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同学早早为自己下几个阶段 的人生做好了规划。 有位同学在位于麦迪逊大道他哥哥的广告公司得到了一份 工作,另一位同学写的电影脚本已经与好莱坞草签了合约。 我们当中野心最大 的一位同学准备到地方上当一个政党活动家,我们都预料他最终会当上参议员 或国会议员。 但大多数同学不是准备继续深造,就是想在银行、地方政府或其 他单位当个白领,希望在 20 出头的时候能挣到足够多的薪水,过上舒适的生活, 然后

3、就娶妻生子,贷款买房,期望升职,过安稳日子。 感恩节的时候我回了一趟家,兄弟姐妹们免不了不停地问我毕业后有什么 打算,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实际上,我知道该说什么,但我怕他们批评我,所 以只对他们说了别人都准备干什么。 父亲看着我,什么也没说。 夜深时,他叫我去他的书房。 我们坐了下来, 他给我们俩各倒了杯饮料。 “怎么样?”他问。 “啊,什么怎么样?” “你毕业后到底想做什么?”他问道。 父亲是一名律师,我一直都认为他想让我去法学院深造,追随他的人生足 迹,所以我有点儿犹豫。 过了会儿我回答说:“我想旅行,我想当个作家。 ” 我想这不是他所期待的答案。 旅行?去哪儿旅行?当作家?写什么呀?我

4、做好了遭到他反对的心理准备。 接着是一段长长的沉默。 “这想法有点意思, ”他最后说。 接着又是一段长长的沉默。 “我真有点希望自己在你这个年纪时能做这些事儿。 ” 我在等他把话说完。 “你还有很多时间,不必急于进入一个暂时报酬高的行业。 你现在要搞清 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如果你弄不清楚,以后就不可能成功。 ” “那我该怎么办?”他想了一会儿。 然后他说道:“瞧,现在太晚了。 我们明天早晨乘船出 海去,就我们两个。 也许我们能抓点螃蟹当晚餐,我们还可以再谈谈。 ” 那是一艘小小的机动船,停泊在离我们家约十分钟路程的地方,是好些年 前父亲买的。 次日清晨,我们沿着港湾出发,一路上没说多少话,只是

5、默默地 欣赏着海鸥的叫声,还有港湾沿岸和远处大海的景色。 在这个时候沿海水域没什么风浪,船平稳地航行了半个小时之后父亲把船 停了下来。 他说:“咱们在这儿试试运气吧, ”然后抓起一个系上绳子的生了 锈的网状篓子抛到海里。 我们等了一会儿,父亲站起来对我说, “来帮我一把。 ” 于是我们一起将蟹 篓子拽上了甲板。 螃蟹让我着迷,它们太容易抓了。 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顺着篓盖上的小孔爬 进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陷阱,更因为即便盖子打开了,它们似乎也懒得从里面爬 出来,只会趴在那儿冲你挥动着蟹钳。 篓子里挤满了几十只软壳螃蟹,一只压着一只,堆得老高。 “它们为什么 不逃走啊?”我满腹狐疑地问父亲。 “你先观察

6、一下,看那只螃蟹,那儿!它想爬出去,但每次都被同伴拽了 回去, ”父亲说。 我们接着观察。 那只螃蟹顺着网眼向顶盖攀援,每当它爬到顶盖时,果然 就会有另一只螃蟹举起蟹钳夹住它的腿把它拽下来。 这只螃蟹尝试了好几次想 挣脱它的狱中同伴,但都没能成功。 “快看!”父亲说。 “它开始对这种游戏感到不耐烦了。 ” 那只螃蟹不仅放弃了漫长的逃亡之战,而且还帮着把其他想逃跑的螃蟹拽 下来。 它最终选择了一种轻松的活法。 我忽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提议早上来抓螃蟹。 他看着我说:“你可别被别 人拽下来哦。 花点时间想想你是哪一类人,你这一生希望得到什么,回顾一下 你在大学修的课程,想想有哪些课对你个人来说最有益

7、。 然后再想想什么对你 最重要,什么最使你感兴趣,你有什么技能。 琢磨一下你想在哪里生活,你想 去哪里,想挣多少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 如果你现在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你 就得花点时间去找出答案。 你不这样做的话,永远都不会幸福的。 ” 他停顿了一下。 “你想去旅行?”他接着问我。 “对, ”我回答说。 “那就去申请护照吧。你想当作家?” “对。 ” “有趣的选择,我们家还没出过作家呢, ”他说。 我父亲发动了马达,我们返航回家。 Unit2Active reading 2不同文化的童年不同文化的童年当我回顾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的童年时光,并将它与现在孩子的童年相 比较时,就会想起一句名言:“

8、往昔是异国他乡,那里有不同的习俗” (见 L. P.哈特利的小说传信人 ) 。 甚至在相对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我也能够察觉到儿 童的生活以及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上所经历的巨大变化。 回顾更久远的岁月,我可以看到现在和古代童年生活的巨大差别。 如今的 儿童责任很少,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玩耍而非工作,上学而非劳动,在家里 呆着而不是和外界交往,消费而非生产。 这种变化也是最近才显现出来的。 一百年前,12 岁的孩子在工厂打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而现在,这会招来 社会服务机构的介入,其父母和工厂主会被起诉。 有两位美国作家,芭芭拉 埃伦里奇和迪尔德丽 英格利希,她们简要 地概括了过去和现在人们对儿童的

9、期待的差异。 在比较美国现在的儿童和殖民 地时期(1600-1776)的儿童时,她们写道:“今天,如果一个四岁的孩子能自 己系鞋带就很了不起了。 而在殖民地时期,四岁的女孩会织长筒袜和连指手套, 能做复杂的刺绣,六岁就能纺毛线了。 一个善良勤快的女孩被称为夫人而 不是小姐 ,这是为了表彰她对家庭经济的贡献,严格说来她不是一个孩子了。 ” 对儿童的看法不断变化着,这使得许多社会科学家宣称童年是一种“社会 建构” 。 他们用这个术语来说明不同的地区对童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虽然所 有社会都承认儿童与成年人有区别,至于他们之间有何不同,人们对儿童又有 何期待,不同的社会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社会人类学

10、家在研究那些跟西方国家持有不同世界观的民族时也表明了这 个观点。 琼 布里格斯研究过加拿大北极地区的伊努伊特人,她描述了在这 些社会群落中成长是怎样大体上被看成是一个获得思想、理性和理解力(伊努 伊特人称之为 ihuma)的过程。 小孩子不具备这些素质,所有才容易生气,常 常会哭,无法理解群落所面临的诸如食物短缺之类的外在困难。 由于无法跟他 们讲理,即便讲了他们也不明白,父母对他们很宽容、很温和。 一直要等到他 们年龄大一点,并开始有自己的思想时,父母才会尝试着去管教他们,约束他 们。 相反,根据海伦 莫顿的研究,太平洋岛国汤加的儿童经常挨父母和哥哥 姐姐的打。 人们认为儿童和成年人相比更像

11、疯子,因为他们缺乏被大家看重的 社会能力(汤加人称之为 poto) 。 小孩子经常因为笨手笨脚而挨骂,他们连摔 跤都会被嘲笑、呵斥,甚至被打。 人们认为儿童很顽皮,都是因为淘气他们才 哭闹,或者要东西吃。在大人看来,三至五岁的儿童尤其任性,因此他们打这 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打得最狠。 父母们相信,只有靠训导和体罚才能使孩子获得 社会能力,所以他们用一种在外人看来非常严厉的方式对待孩子。 在其他的例子中,有关儿童的观念则截然不同。 例如,西非的一个叫孟加 拉的很小的族群认为,不管说什么、用什么语言说,小孩子都能听明白,并且 能理解。 另一位人类学家阿尔玛 戈特利布对孟加拉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孟加拉

12、族人认为小孩子出生前居住在灵界,在那里他们通晓人类所有的语言, 能理解所有的文化。 灵界的生活很惬意,小孩子在那里有很多朋友,他们通常 极不愿意离开那儿,来到地球上的家庭中(本 奥克雷的小说饥饿之路就 描述了一个小孩在灵界和人世之间往返的故事) 。 他们出生后仍然与那个世界 保持长达数年的联系,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他们就可能要返回灵界。 因 此,父母们悉心照料孩子,以免他们受到诱惑,回归灵界,而且对他们也有几 分敬畏,因为他们具备大人所不具备的通灵的本领。 在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儿童缺乏能力,依赖性强。 但也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持这种看法。 在很多社会里孩子从小就开始工作,寻找

13、各 种机会为家里挣钱。 以看管孩子为例,在英国,14 岁以下的儿童在没有成人 监督的情况下照看其他孩子是非法的,因为人们认为他们缺少看孩子的能力和 责任心。 而在其他文化里,情况并非如此。 米歇尔 约翰逊曾写过西非的富 拉尼族女孩四岁就得照看年幼的弟弟妹妹,要打水、拾柴,六岁就得舂米、挤 奶、做黄油,并和妈妈一起到市场上去贩卖这些东西。 另一位人类学家拿破仑 沙尼翁证实了在世界的另一端,地处亚马孙雨林 的亚那马莫族孩子的童年与西方孩子的童年有什么不同,以及那里的男孩儿女 孩儿们跟世界其他地方的男孩儿女孩儿的成长方式的差异。 他写道,亚那马莫 族女孩儿很小就得帮妈妈做家务,到十岁就开始管家。 到

14、十二、三岁时可能就 结婚生子了。 男孩儿的责任则要少得多,他们比女孩儿晚结婚,可以玩到十八 九岁。 西方的童年观在这里根本不适用,因为这里的人们对儿童的能力和责任 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社会人类学家探寻的是在他们所研究的族群里人们是如何看待童年,以及 儿童扮演的角色问题,而不是研究那些地区的童年观是否符合西方的观念。 他 们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把外界的观念强加给那些持不同世界观的人身上,或者是 为了避免对其他民族养育孩子的方式作价值观方面的判断。 西方人可能会反对 八岁的女孩儿打工,反对 12 岁的女孩儿结婚,但在他们自己的族群里,这些事 情被视为童年生活的一个积极的常态。 的确,在非西方人看来,

15、许多“正常的” 西方育儿方式极其怪异,可能对孩子是有害的。 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呆着,想 吃东西的时候不给他们吃,或者任由他们哭闹而不赶快去安抚他们,这些在很 多社会里都是不对的事情,会让人觉得西方人根本不懂得如何照看孩子。 童年是一种处于变化之中的社会现象,具有持续的吸引力,并且不断受到关注。从跨文化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能展示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童年生活,并警示我 们不要随意干涉或指责那些生活方式及世界观跟我们不一样的人。 所有的社会 都承认儿童和成年人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品性和需求;人类学家和社 会科学家感兴趣的是每个社会对儿童的天性都有什么样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 又如何影响儿童的生活。

16、Unit3Active reading 2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荷兰画家约翰尼斯 维梅尔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 画里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年轻女子,身穿异国 服饰,戴着头巾,她侧身回眸,望着欣赏画作的观众。 画面的背景一片漆黑, 我们的视线被吸引到女子所佩戴的珍珠耳环上,那耳环也是整幅画的焦点。 这 幅画在被世人研究了一个多世纪后,仍然留存着一些饶有趣味的问题待人们解 答。 那位年轻女子是谁?这幅画到底是一幅真人肖像画,还是一幅表现女人普 遍特征的模特画?她有多大年纪?那颗珍珠是真的吗?她戴的头巾有什么特殊 含义吗?她回眸看着我们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总的来说,有关维梅尔的记载很少。 我们知道他出生于 1632 年,一辈子 都住在代尔夫特,于 1675 年逝世。 我们知道他的画作包括宗教及神话题材的画,室内家居画以及风景画。 他好像从来没富有过,可能是因为作品相对较少 的缘故。 他的其他名画包括在窗前读信的女孩和拿着水罐的女人 。 我们还知道,虽然他来自于一个新教家庭,却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