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8451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口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洞口洞口县县武陵山片区区域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发展展 与扶与扶贫贫攻攻坚实坚实施施规规划划( (2011-2020 年)年)洞洞口口县县人人民民政政府府二一二年十二月1目 录序序 言言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规划范围第二节 自然条件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第四节 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第五节 发展机遇第六节 重大意义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战略定位第四节 发展目标第三章 空间布局第一节 功能分区第二节 空间结构第三节 城镇布局第四节 扶贫开发重点区域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 交通2第二节 水利第三节 能源第四节 通信和信息化第五节 城市基础设施第五章 产业发展第一节 旅游

2、业第二节 特色农业第三节 加工制造业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第五节 民族文化产业第六节 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协作发展第七节 产业化扶贫第六章 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第一节 小城镇与村庄建设第二节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三节 改善人居环境第七章 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节 就业促进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节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第三节 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第八章 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第一节 教育事业3第二节 医疗卫生第三节 文化体育第四节 科技服务第五节 社会保障第六节 社会管理第七节 民族团结第八节 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第九章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第一节 重要生态功能区第二节 生态建设第三节 环境保护第四节

3、防灾减灾第十章 投资测算和资金来源第一节 投资规模测算第二节 资金来源测算第三节 投资效益分析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分析第一节 规划协调性分析第二节 规划实施对环境的影响第三节 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第十二章 改革创新第一节 深化体制改革4第二节 扶贫机制创新第三节 区域协作机制创新第十三章 政策支持第一节 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第二节 投资、产业政策第三节 土地政策第四节 生态补偿政策第五节 帮扶政策第六节 扶持重点群体第七节 重大政策和项目贫困影响评估第十四章 组织实施第一节 组织协调第二节 规划管理第三节 考核评估5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第一节节 规规划范划范围围本规划区域范围为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

4、辖 10 镇 12 乡(3个少数民族乡)、1 个管理区,566 个行政村、25 个城镇社区居委会。区域总面积为 2200 平方公里,总人口 86 万人。境内有瑶、回、苗、侗、满、土家、高山、傣、水、哈萨克、朝鲜、白、东乡等 23 个少数民族,共 3 万余人,其中瑶族 1.6 万余人。第二第二节节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洞口县位于湖南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县域地形大体可分三部:西北山区,地处雪峰山脉中段的东南部,面积 1101.4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50.1%;中部溪谷平原区,面积 875.4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39.8%;东南丘岗区,面积 222.63 平方

5、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10.1%。西北山多岭峻,中部地势低平,东南丘冈棋布。地貌类型多样,山地、岗丘、平原兼有,境内共有大小溪河 130 条,分属资、沅两大水系。洞口地阜物丰,资源富饶,水能、矿产、森林资源尤为突出。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 23.5 万千瓦。可开发量 18.4 万千瓦。境内蕴藏矿产 20 余种,其中煤、锰、铁、铅、锌等蕴藏量大,煤储量 1680万吨,铁矿储量 2.85 亿吨,锰已探明储量 788 万吨,远景储量63000 万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 58,森林蓄积量 811 万立方米,是湖南省林业重点县和全国绿化达标县。洞口区位条件较好,自古就有“南方丝绸之路”湘黔古驿道贯通全境,沪昆

6、高速、国道 G320 自东向西横跨全境,省道 S220、S221 在县城交汇,成为贯通大西南的交通枢钮。第三第三节节 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展经济发经济发展。展。2001 年至 2010 年,洞口县生产总值由 292779 万元发展到了 707587 万元,十年间增长了 2.4 倍。2010 年,洞口县人均生产总值为 9500 元,财政收入达到了 33723 万元。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运行质量明显上升,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农业、畜牧业、工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明显改善。开放创新力度加大,2010 年全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 1306 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 19.34 亿元,分别比

7、2009 年增长 50.5%和 16.3%,完成出口总额 1549 万美元,增长 16.2%。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公路改造工程中的县到乡(镇)公路工程、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期完成。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社会事业业。 。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 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达 100%;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乡镇文化站 11 个、省级民办博物馆 1 所、村级农家书屋 135 家,村级7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 452 个。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全县体育人口达 45%。电视综合

8、覆盖率达 58%,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2.9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 1.5 万户。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 94.97%,民生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洞口县民族融合和文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内外交流不存在语言文化障碍。经过长期的发展,3 个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联系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取得较好成效,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各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第四第四节

9、节 贫贫困状况与特殊困困状况与特殊困难难贫贫困人口比重大,困人口比重大,财财政政负债负债多。多。全县现有贫困人口 41.5 万,占全县农村人口的 49.8%,其中 18.2 万人口仍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有 1.3 万贫困人口未能解决温饱。2010 年,全县人均GDP8371 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1/3;农民人均收入 2836 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 1/2;财政收入 3.37 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3 亿,是典型的财政特困县。到 2010 年底止,我县县、乡财政负债 7 亿多元,负债 100 万元以上的乡镇 15 个,负债最多的乡镇超过千万元。8经济总经济总量不大,量不大,结结构欠构欠

10、优优。 。 2010 年我县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仅为 4.8%,分别比全市、全省、全国所占比重低2.1%、7.1%、15.9%。全县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收入占 60.2%,分别比全市、全省、全国所占比重低 9.2%、18%、23.3%。产业结构不优,综合竞争实力不强,要素制约比较突出,县域经济产业化、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偏低。突出表现为:产业建设的特色还不够明显,结构上还没有完全形成以二、三产业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循环的发展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基基础设础设施脆弱,公共服施脆弱,公共服务务不足不足。目前全县仍有 1062 个村民组未通公路,191 个村 27

11、.8 万群众常年饮水困难,237 个村电力线网严重老化,238 个村未通广播有线电视,27 个村未通程控电话,79 个村没有村卫生室,402 个村未建村级活动场所,13 个社区无办公场所,8 个乡镇敬老院需新建或改造,39175 户群众住房十分困难。由于全县贫困村大多处于山高坡陡的高寒山区和雨水短缺的干旱地区,加之近年水旱灾害、冰雪灾害、山洪地质灾害频频发生,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毁坏严重,使得许多贫困村陷入刚脱贫又立即返贫的恶性循环之中。第五第五节节 发发展机遇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同时,我省深入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制定了特殊9优惠政策,这一系列优惠

12、政策有利于向国家、省、市争取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支持。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摆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有利于洞口县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特别是随着沪昆高速公路的建成、洞新高速公路的开工、怀邵衡快速铁路的建设以及洞溆高速公路、张家界至峎山至桂林铁路、邵阳机场的规划布局,洞口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 “大交通”时代的来临必将引领“大产业”的发展。第六第六节节 重大意重大意义义加快洞口县域经济发展,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有利于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致富,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有利于推动多民族交流与交往,有利于保障主体

13、功能区生态安全,有利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对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和社会和谐,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对深入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新机制、新体制和新模式,为新阶段全国贫困县扶贫攻坚提供示范,实现区域总体战略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第二章 总体要求指指导导思想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统筹

14、解决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培育特色产业,注重强化基础设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社会文明进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区域性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推动洞口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原基本原则则坚坚持加快持加快发发展与扶展与扶贫贫攻攻坚坚相相结结合。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经济发展为扶贫攻坚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有效提高扶贫攻坚整体工作水平,使全县各族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共享发展和改革成果;通过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推动和加快发展。坚坚持加快持加快发发展与改革展与改革创创新相新相结结合。合。

15、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11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作为推动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允许在相关领域先行先试。促进县域优势互补与协作发展,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全社会扶贫新格局。坚坚持加快持加快发发展与保展与保护护生生态态相相结结合。合。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严格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格局。坚坚持市持市场调节场调节与政府引与政府引导导

16、相相结结合。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步伐。更加注重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促进各种资源向最困难的地区、最贫困的人口倾斜,确保贫困群体优先受益。坚坚持持统统筹筹协调协调与突出重点相与突出重点相结结合。合。促进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着眼长远打牢发展基础,又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既要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又要着力突破最薄弱环节;既要通盘考虑总体规划,又要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坚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持自力更生与国家支持相结结合。合。干部群众是促进发展和扶贫攻坚的主体,要继续发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国家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解决特殊困12难。战战略定位略定位扶扶贫贫开开发发攻攻坚坚示范区。示范区。以城镇化带动扶贫开发,建设邵阳市西部地区重要城市,探索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统筹推进的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