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气候特点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81009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原的气候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太原的气候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太原的气候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太原的气候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太原的气候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原的气候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的气候特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的气候特点太原市地处大陆内部,距东海岸线较远,其西北部为广阔的欧亚大陆。在 全国气候区划中,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 射、大气环流、地理环境三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太原地区所处的北半球中纬度 地理位置和山西高原的地理环境,使之能够接受较强的太阳辐射,光能热量比 较丰富,在农业光能利用划分上属于高照率范畴。同时,受西风环流的控制及 较高的太阳辐射的影响,又使其气候干燥,降雨偏少,昼夜温差大,表现出较 强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控制,夏季受东南海洋湿热 气团影响。随着季节的推移,两大气团在太原上空交互进退,此消彼长,发生 着规律性的周期更替,形成了冬季

2、干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季升温急剧, 秋季降温迅速,春秋两季短暂多风,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太原地区复杂多样 的地貌形态,形成了差异明显的气候区域,既表现出清晰的垂直变化,又具有 一定的水平差异。第一节 气候特征全年气候特征光照充足,降水集中 年日照总时数为 2360 小时2796 小时。年太阳辐 射总量为 5442.8 兆焦耳平方米5652.18 兆焦耳平方米,属全国高照率范 畴。每年 7 月8 月是降水高峰期,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 60以上。冬春干燥, 雨雪稀少。季风环流交替明显 冬半年(11 月次年 3 月)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控制, 盛行偏北气流,寒冷、干燥;夏半年(4 月10 月)受南来的

3、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侵入,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气候年际变化大 境内多雨年雨量曾达 749 毫米,少雨年仅有 180 毫米。 无霜期最长年份 202 天,最短年份仅 117 天。气温年平均 7.810.3,最 热年可达 911,最冷年只有 79。日照时数年平均 2675.8 小时, 最多可达 2991.3 小时,最少 2359.6 小时。气象灾害频繁 春旱、夏旱、春夏连旱,局部地区暴雨、大风、冰雹,是 太原市各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冰雹几乎年年遭遇。四季气候特征春季(3 月5 月) 气温回升快,光照充足,降水少,蒸发大,大风日 数多。平均气温 912。3 月中旬土壤完全解冻,日平均气

4、温稳定在 3以 上。4 月中旬,日平均地温稳定在 10以上。地下 5 厘米10 厘米,日平均地 温稳定在 12以上,正常情况下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播种出苗的需要。春季 降水总量仅为 50 毫米65 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13%15,大风日数占 全年的 40%60。夏季(6 月8 月) 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 降水平均为 250 毫米280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58%65,平均气温2224。秋季(9 月11 月) 气温下降快、风少、多晴朗天气。平均气温810。9 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 15以下,11 月上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 3以下。基本可以满足冬小麦播

5、种出苗和入冬前有 2 个4 个分 蘖所需的热量。冬季(12 月次年 2 月) 寒冷干燥、多晴朗大风天气。平均气温零下5零下 9,寒冷期(5 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零下 5)50 天60 天。1月为全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零下 8.0零下 5.1。降水量平均只有 8 毫 米14 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2%3。晴天日数在 40 天左右,占全年总 晴天日数的 40左右。整个冬季土壤完全封冻,冻土深度达 60 厘米106 厘 米。区域气候特征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为冲积平原,地形复杂,大气垂直变化大, 地形气候明显。在同一时间内,境内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温差可达 12。根 据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

6、等于 22为夏季,小于等于 10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节的划分原则,太原地区可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四季分明的温暖区 包括南城区、北城区、河西区、南郊区、北郊区和清 徐县等海拔高度在 760 米900 米之间的盆地平川地区。这些地区春季长 71 天,夏季长 56 天,秋季长 61 天,冬季长 177 天。冬长夏短温和区 包括东山和西山丘陵区、阳曲县丘陵区、古交市和娄烦 县的河谷地区,其海拔高度在 600 米1200 米之间。这些地区春季长 71 天, 夏季长 51 天,秋季长 61 天,冬季长 180 天以上。夏季不明显的温凉区 包括东山、西山、阳曲县、古交市和娄烦县海拔高 度在 1200 米

7、1500 米之间的山区。这些地区春季长 71 天,秋季长 56 天,冬 季长达 202 天,夏季的气候很凉爽,气温在 22以上的天气只有三十天左右。冬长无夏的凉爽区 该区为海拔高度在 1500 米以上的山地,这些地方, 没有夏天,春秋两季在 140 天左右,冬季长达 220 天,气候相当寒冷。第二节 辐射 日照辐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 5442.8 兆焦耳平方米5652.18 兆焦耳平方米。其地 域分布为北多南少,西多东少。4 月8 月太阳辐射总量占年太阳辐射总量的 65左右,其中 5 月是各月总辐射量最大月份,为 666 兆焦耳平方米;11 月12 月太阳辐射总量仅占全年总量的 21,而 12

8、月是各月总辐射量最少月 份,仅 250 兆焦耳平方米。日照太原市年日照总时数为 2360 小时2796 小时。5 月份日照时间最多,约占 全年日照时数的 10.5;2 月份日照时数最少,约占全年日照时数的 6.8。日照百分率地理分布为南部少于北部,盆地少于山区。第三节 降水降水量太原市年平均降水量为 420 毫米457 毫米,比山西全省平均年降水量 518 毫米低 61 毫米98 毫米。总降水量分布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盆地、平川区年 降水量为 440 毫米457 毫米。丘陵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 414 毫米440 毫米。 山区降水量随地势的增高而增多,海拔高度在 1300 米以上的山区,年降水量

9、可达 500 毫米,古交市的梅洞沟,海拔高度 1600 米,年平均降水量达 550 米600 毫米。降水变率太原市最多降水年是 1969 年,年降水量为 749 毫米;最少降水年为 1972 年,年降水量仅 180 毫米。年降水量以 300 毫米500 毫米的频率为最多,约 占到统计总年数的 58。百分之八十保证率年降水量在 350 毫米以上,百分之 六十保证率年降水量在 430 毫米以上,出现年降水量少于 200 毫米或高于 700 毫米的年份,大约 30 年一遇。较高山区降水量出现频率也基本一致。最大降水量据太原气象资料记录,1969 年 7 月 27 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 183.5 毫

10、米。 另据梅洞沟水文雨量站记录,1996 年 8 月 4 日,一日最大降水量 314 毫米,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 88.3 毫米,10 分钟最大降水量 26.2 毫米。太原盆地连续 4 天5 天降水量在 100 毫米以上的年份约平均 4 年一次,多 发生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降水日数全市各地年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0.1 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 有 80 天左右。7 月9 月出现频率占 45,为最多;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5 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 27 天。其中,7 月9 月出现频率占 60;日降 水量大于或等于 10 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有 15 天,7 月9 月出

11、现频率 占 68;日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50 毫米的降水日数,全年平均 1 天,7 月出现 频率占 60,8 月出现频率占 40。降雪太原市最早降雪日期出现在 1960 年 10 月 24 日。平均始雪日期为 11 月 27 日,平均终雪日期为 3 月 26 日。最晚终雪日期出现在 1960 年 5 月 6 日。年平 均降雪日数 17.1 天,年平均积雪天数 19.9 天。太原市各地最大积雪深度,太 原 16 厘米,南郊区 17 厘米,北郊区 14 厘米,清徐县 12 厘米,阳曲县 16 厘 米,古交市 15 厘米,娄烦县 20 厘米。第四节 气温 地温气温年平均气温 境内年平均气温 7.810

12、.3。其中,城区及各县(市)、区 的平原区域年平均气温 9.510.3;山区年平均气温 7.89.2。年平 均气温自南向北递减。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6 月上旬后期至 7 月底,为 36.139.4之间; 1955 年 7 月 24 日,太原气温达 39.4,为全市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大部 分地区出现在 12 月至次年 1 月之间,亦有地区出现在 2 月份。1985 年 12 月 8 日,娄烦县曾测得零下 26.8的气温,为全市最低气温。从 6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旬为全年最热时期,而 12 月中旬至次年 1 月下旬为全年最冷时期。全市月平均气温的年较差介于 28.531.1之间,以阳曲县

13、为最。月平均气温 太原市 1 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 5.1零下 8.0,是全年月 平均气温最低月份。7 月份除娄烦县的平均气温为 21.7外,其它大部分地区 的平均气温介于 2324之间,是全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月份。4 月份平均气 温 9.612.3,10 月份平均气温 8.610.9。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幅度以 秋季为最,春季次之,夏季最小。2 月至 3 月,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6.27.2;10 月至 11 月,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为 7.78.4,与夏季各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幅度 1.62.0比较,春秋两季气温升降迅速。太原市各地月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较大。以太原为例,1 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年份 19

14、55 年为零下 10,最高年份 1979 年为零下 4.2,二者相差 5.8; 7 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年份 1955 年为 25.6,最低年份 1969 年为 22.1,二 者相差 3.5。气温的日变化 以太原观测值为代表的平原地区,年气温平均日较差为13.4。一年中春季和初夏的日较差较大,最大的月份出现在 5 月份,达15.2。夏季气温的日较差最小,最小月份出现在 8 月份,为 10.8。日较差一般从北向南逐渐减小。气温日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通常最高气温出现在 15 时左右,最 低气温多出现在日出以前。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春、夏季为 6 时左右,秋季约 7 时,冬季 8 时前后。积温 太

15、原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或等于 0的日数年约为 250 天270 天,大于或等于积温为 38004180;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总积 温减少,每上升 100 米,总积温约减少 130150;农作物生长期缩短 5 天7 天。大于或等于 5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 200 天230 天,且从 3 月下旬开始到 11 月初终止。大于或等于 10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 175 天190 天,从 4 月中下旬始, 10 月中旬止,积温百分之八十保证值在 35003900之间。大于或等于 15日数年平均持续期为 125 天145 天,从 4 月底 5 月初始到 9 月中下旬止,积温为 26003100。地温地面温度 地表覆盖物黄土的蓄水性差,热容量小,导热率低,地面温度 变化快、幅度大,春季增温迅速,秋季降温甚快,夏季强烈吸热,冬季大量散 热。地温年内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一致。夏季地温高于气温,冬季则由地形而定。 地面温度的年变化幅度远远大于气温的年变化幅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为 9.312.8。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 63.868.5之间,一般出现于 7 月8 月。地面极 端最低温度为零下 25零下 31.1,一般出现在 1 月2 月。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温差减小。月平均土壤温度与气温 的比较随季节而异,冬季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夏季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