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7912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理工大学运输经济学及名词解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 1.1.交通:交通:指连接通达的工具盒设施(广义的交通甚至包括通信) ,不 同的交通工具(也可叫运输工具)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 “运输”: 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的 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交通与运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反映 统一过程,侧重两个方面。统一过程指的是都反映运输工具在运输 网络上的流动。两个过程是指:交通侧重于通行、往来,关注的对 象是运输工具或叫交通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的程度) ; 而运输侧重于运送、搬运,关心的是流动种的交通工具上的载运情 况(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 ,反映的是运 输工具完成

2、运行过程后的结果,既是运输工具运行的目的。 2.2.运输业的性质:运输业的性质: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三产业;是网络型的 基础产业之一,是经济与社会的基础结构;是垄断性与竞争性的统 一、公益性与经营性的统一。总之,运输业既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生 产部门,又为全社会提供服务,还是支持社会经济总体运行的基础。3.3. 运输业的特点运输业的特点:并不生产有形产品;运输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消费 过程同时进行的;的;运输劳动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是具有一定 垄断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网络经济特性;具有外部性特征。 4.4. 交通运输业的功能:经济功能:交通运输业的功能:经济功能:交通运输与 a)a) 分工

3、:分工:运输业对 推进社会分工(国际分工)以及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和深化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b) 生产:运输业通过改变人和物的空间位置来参与生产 活动,创造价值。交通运输业可以通过避免储备太多造成的激进占 用多、周转慢带来的经济损失来参与生产活动,创造价值。 c) 销售:运输工具越先进,运输速度越快,商品销售的时间越短, 资金回流越迅速。 d) 价格:通过降低自身成本、鼓励竞争降低物价,通过调节供求关 系来稳定物价。 e) 现代工业:其一方面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另一方面则通过自 身发展所产生的的巨大需求,反过来推动现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使自己成为现代工业的先驱。 f) 城市化:交通运输技术和通

4、信技术的革新是城市产生和城市化进 程发展的重要动力。 g) 物流:交通运输是物流的载体,物流是交通运输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货运系统逐渐成为物流体系的中坚,物流和交通运输是相 互促进的。 H)资源开发和利用:扭转自然力规定的资源分配不合理,改变传统 经济地理概念、生产力布局。 社会功能:社会功能:1、国家运输体系的完善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和国家安 全的重要保障之一;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程度、水平及特色成为国 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3、交通运输对于国防的重要性与日俱 增,成为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象征;4、运输业的发展给人类的 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5、在各种国际交往中,国际交通运输业发挥

5、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进程。 5.5.如何理解运输业的网络经济特性:如何理解运输业的网络经济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运输 总产出的扩大引起平均运输下降的的现象。它是运输业的规模经济 与运输业范围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可以从运输 网络的幅员大小、运输距离的长短、线路通运能力的大小、客货发 送量的多少、中转能力的高低、运距的长短等角度来分析和理解。 运输业的范围经济可以理解为多产品经济,即生产多种运输产品与 生产单一运输产品相比可使平均成本下降。如果把每一件货物每一 位旅客看成一件运输产品,那么运输业是提供极端多样化

6、产品的产 业。这种无处不在的范围经济同具有多种表现的规模经济特征混在 一起,两者交叉作用的结果就使运输业的网络经济特性十分显著, 每提供一个多样化产品,每扩大一种生产规模,都可以使平均运输 成本下降。 第二章第二章 运输需求运输需求 1.1.运输需求:运输需求:指运输劳务的购买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水 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运输劳务量。 2.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非物质性:服务需求;广泛性:存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 派生性:是实现位移目的的手段满足探亲旅游上班或货物进入生产 销售等最终需求;多样性:方式范围强度数量的不同;时空特定性: 淡旺季、单边运输空车去重车回;部分可替代性:外部,电力

7、取代 煤炭,通信取代人员,内部,不同方式之间。 3.3.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货运货运: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货物的流向、流距和流量;经济经济 规模与发展水平规模与发展水平:重化学工业起步阶段,大宗货、散装货物运输需 求急剧增加,加工制造业,大宗货、散货的运输需求增长幅度下降, 产成品的运量大增,精加工阶段,运输需求数量增长速度下降,呈 现多样化,方便、及时、快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同货运强 度(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新兴产业需求小,质量要求高;产产 品的商品化率和就地加工程度:品的商品化率和就地加工程度:生产社会化程度高,产品商

8、品化率 高,产品流通规模较大,运输需求就多;运价水平:运价水平:运价水平上升, 需求受到抑制,运价水平下降,需求上升人口增长与分布,国家的人口增长与分布,国家的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扩张性政策,需求增加。2 2、客运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客运需求: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的收入水平,人口的数量以及结构,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经济居民的收入水平,人口的数量以及结构,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经济 体制和经济政策,相关运输线路的变化和运价水平的高低,交通网体制和经济政策,相关运输线路的变化和运价水平的高低,交通网 的发达程度与汽车拥有量。的发达程度与汽车拥有量。 4.4. 运输需求曲线运输需求曲线:在假定运输服务

9、价格以外的各种因素保持不变的 情况下,反应运输需求量的变化和运价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价格 下降,则需求量增加,反之减少。 5.5. 运输需求弹性运输需求弹性:是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量随其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 的反应程度,即它是运输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影响运输需求的因 素变化百分率的比值。 价格弹性(负数)价格弹性(负数):反应了运输需求量对运输价格变动反应的程度;收入弹性收入弹性:只适用于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动,用来表示客户需求对消 费者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和敏感程度;交叉弹性交叉弹性,即互价格弹性, 主要是指一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将引起另一种运输方 式的运输需求量变化百分之几;派生弹性派生弹性

10、,用来分析运输需求随其 本源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灵敏程度。 价格弹性有两种计算方法:点 弹性: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弧弹性:运输需求曲线上某 两点间的平均弹性。 格弹性1,富有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强烈,降 低运价增加总运输费用;1,缺乏价格弹性,=1,表示单位需求 价格弹性,运价变动总运输费用保持不变。 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客户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成同向变动;为负, 两者成反向变动 交叉弹性为正,两种运输方式的需求同向变动,且具有替代性; 互补为负。生产派生弹性:工农业生产水平变化百分之一,运 输需求量会变化百分之几。 ;商品派生弹性,商品需求水品变化 1%, 运输需求量的变化情

11、况。同向为正。 6.运输需求运输需求:需求量与运价对应关系的总和,给定对应关系可描绘 一条需求曲线,运输需求量运输需求量表示在某一特定的运价水平上,消费者 愿意购买的运输服务数量,对应需求曲线上一点。运输需求变动是 运价保持不变,其它因素的变动引起运输需求变动,需求函数的参 数发生变化,是需求曲线移动。运输需求量变动是一定函数关系下, 自变量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是在一定曲线上的移动。 第三章第三章运输供给运输供给 1.1.运输供给运输供给: :指运输生产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在各种可能的运 输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运输产品或服务。 实现具备条件实现具备条件:一是运输生产者有出售运输产品

12、或提供运输服务的 愿望;二是运输生产者有提供某种运输产品或运输服务的能力。 运输供给的内容运输供给的内容:数量、运输方式、布局、运输管理体制、运价。 2.2.交通运输供给的特性:交通运输供给的特性:运输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位移有无形性, 只能储存运输能力;运输供给的整体性(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和 运输设备的整体性) ;一定的公共性,有公共资本,为社会创造间接 效益;运输供给的外部性,成本与效益;时空特性及其差异性;部 分可替代性。 3.3.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水路:水路:1、船舶载运量大,航道通过能力强 2、运输成本低 3、能耗 低 4、投资省 5、航行速度慢

13、6、机动性差,换装倒载环节多,易货差、 货损 7、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8、成本优势在短途运输 中难以发挥。适合于长途、大宗货物,低值和对快速要求不强的货 物,超大件特种货物,外贸货物的运输 铁路铁路:1、火车承载能力大、线路通过能力较大 2、速度较快 3、成 本较低 4、对客货的适应性(通用性)好 5、连续性能好 6、投资大 7、建设周期长 8、占地多 9、短途运输成本高。适合于大宗货物以及旅客的中长途运输。 公路公路 1、机动灵活性强,能实现 门到门直达运输。2、运输速度快 3、资金周转快,回收期短,利润率高。4、单位运输成本较高 5、 能耗大 6、污染大 7、占地多 8、投资较

14、大 9、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 适合于小批量、快速、门到门的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 航空航空:1、速度快 2、机动性大 3、客运舒适、安全。4、建设周期短, 投资少,回收快。5、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少 6、成本和运价高 7、一定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8、速度优势难以在短途运输中发 挥。适宜于 500 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以及鲜活易腐的货物和时间 性强、价值高的货物运输 管道管道:1. 运量大 2. 费用低廉 3. 能耗低 4. 占地少 5. 连续性好 6. 运输安全,污染少 7. 自动化程度高,便于管理 8. 劳动生产率高 9. 货种单调,仅限于气体和液体货物运输。10. 灵活性差,货源、 运量

15、降低到一定范围时会显著增大运输成本。单向定点量大的流体 状货物运输。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运输成本、能源(燃料)消耗、固定资本效率(投入 产出比) 、运送速度、运输的通用性、连续性、机动性等。 ) 单位运输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水路、管道、铁路、公路、航空 单位能耗由低到高依次为:管道 水运铁路公路航空 固定资本效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管道 4.4.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运输供给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政治与军事因素、经济因素 (经济总水平、交通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水 平)微观角度看,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还有运价、运输成本等。 5.5.供给曲线供给曲线假定运价以外的各种

16、因素保持不变,运输供给量变化与 运价变化之间关系的曲线。 6.6.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供给的变动运输供给量与运输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运价以外的其它 因素都保持不变,运价的变化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化,表示在一确定 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对应曲线上一点;运输 供给的变动是运价不变,非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运输供给的变动。 表示在不同价格上生产者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服务数量,是供给量与 运价对应关系。变化规律:S0左移 S1,供给; S0右移 S2 , 供给;(供给定理: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 减) 7.7.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弹性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变 动的灵敏程度。 (一般 Es 为正)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不同点的价格弹性,一般不同。 Es 1, 富余价格弹性; Es 1,单元价格弹性; Es 1,价格弹性 不足; Es0,供给完全缺乏价格弹性,表示不论运价怎样变化,供给量 都保持不变,这时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