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7906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读名校长对教育的再思考有感何正林“教学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校长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在校长教学领 导力的提升一文中,作者褚宏启如是说。但是,在实践中,校长们往往忽视了教学领导 力在校长领导力中的份量,他们往住把对外关系处理能力、财务处理能力等当作校长最重 要的能力,把教学工作甩给分管教学副校长,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校长们会觉得学校最 薄弱的是硬件,校长最需处理的是把硬件建设好。 恰恰相反,在读了名校长对教育的再思考一书后笔者认识到:一所学校最重要的 事恰恰是教学,体现一所学校办学效率的就是学生进学校后发生的改变,能体现校长领导 形象的关键恰恰在于其教

2、育者角色的表现。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说的“大学者,非谓 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 ”因此,校长如何在教学上领导教师们走上科学之道,让每一 位教师明白学校的教学目标、了然各科的教学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校办学 效率的最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我县,经过双高普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后,各个学校的硬件已经全面 提升,城乡差别相当微小。但是,在办学效益上,薄弱学校还是那么几所,年年难以脱帽。 这说明,现阶段硬件并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可以这样说,提高教学的引领能力、培 养教学的执行能力是薄弱学校校长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 一、教学领导力的概念解读一、教学领导力的概念解读 什么是教学的领导力

3、?“教学领导力就是校长影响身边的师生实施教学变革,实现学 校教学愿景,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德成这样解释。 美国学者斯佩克将校长角色定位为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笔者认为这三者在角色 解释上是相互融合的。学校领导者本质上就是教育思想的领袖、教育方向的引路人;学校 管理者最核心的外延应该是教育实践的管理,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落实最后都要集中 在课堂,也就是教师的教学。因此,在这个层面来说,体现校长领导力的最终着力点就在 教学领导力上。 二、教学领导力的主要内涵二、教学领导力的主要内涵 教学领导力所包括的内容范围涉及教学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 内容的规划、校

4、本课程的开发、教学计划的制定、师资发展的规划、教学方法的改革、教 学条件的改善、家长学校的建设、科学评价体系的建设等等。 作为教学领导,就是要在涵盖教学的各个方面,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科学的教 育教学思想,去有序地指导教学职能门落实。但校长又不能过于细枝末节,在教学具体环 节浪费过多精力,用褚景宏的话说就是校长应该“做正确的事,引领大家分清是非善恶, 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 具体地说,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就是要在有关教学的方面,把握方向、提供科学指导, 在可能的地方提供行之有效的引领作用。 三、教学领导力的重要性三、教学领导力的重要性 教学领导力既是校长素质的综合体现,更是学校发展的真实动

5、力。 什么是领导?有人这样打过比方,如果一个学校,所有的人都以某一个老师的想法和 做法在施行教学,那么这位老师就是学校的“领导”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去,校长就是出 思想、出方向的人。2“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也许说得有些偏激,但在实践中,校长的 办学思想及其思想水平,往往会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效益。 所以,校长教学领导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师对你的认同度,如果教学领导力强, 你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就会得到老师的认同,然后去模仿执行,整个学校就会有向心力, 教学效益就会彰显。否则,就有可能是一盘散沙,群龙无首,最后导致办学效益低下,最 后沦为末流学校。 四、教学领导力在校长能力

6、中的缺失四、教学领导力在校长能力中的缺失 教学领导力的缺失,在中小学校长中有其普通性。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但更多的是主 观原因。“教而优则仕” ,这是大部分校长之所以当上校长的原因。中小校校长中不是老师出 身的几乎没有,但再好的制度也不能阻止所有南郭先生都吹不上竽。所以,有些校长本身 素质就有问题,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教学思想,他自始就把校长作“官”来当,教学与他这 个“官”根本就没有关系。当然,这样的校长应该少之又少。 有部分校长是在努力向前冲的过程中,无意间走到了事业的高原区,对教学领导已无 能为力。你不能说他走了旁门左道,你也不能说他工作不努力,他自工作以来的成绩都是 有目共睹的,每一次的提拔

7、也是众所公认的,但他当到校长位置时确实已经超出他的能力 范围。这就是彼得原理所阐述的现象: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 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这部分校长如果有意识 到自身的问题,在经过努力后是可以弥补的。 大部分校长教学领导力的缺失是主观的。由于校长身负的责任多,要处理的事面大, 再加上历来就有“教学工作由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的意识,慢慢就淡化了教学工作,直 至最后远离了教学工作,他的教学领导力当然也就慢慢淡化了。 五、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必要性五、薄弱学校校长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必要性 现在我县中小学校的薄弱都不在硬件上,这前面已经阐述

8、过。大部分学校的薄弱都在 “人”上,师资是一个最主要方面。 正因为师资的薄弱,校长的教学领导力就愈发显得迫切。大部分薄弱学校师资的弱不 在于人不够多,而在于人不够强。不强在哪里?在意识、在精神动力、在教学思想的迷茫、 在教学方法的落后、在教学方向的把握不准 在群体努力方向不明、工作动力缺乏、工作难有起色的情况下,校长的带头示范作用 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这时也是有教学领导力校长可以大展身手的时机。 所以,在教学基础薄弱的学校,校长提高自己的教学领导力,并把教学领导力变为生 产力,对于学校的脱贫、甩帽显得特别重要。 六、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途径六、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途径 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既含校长教

9、学思想理论水平的提升,也包含教学实践规划、指导、 示范能力提升。 所以,校长要提高教学领导力,首先应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通过进修、自学等 方式,了解学校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各个教学环节要有自己科学而独到的见解,形成 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思想。如果没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是无从谈起教学领导力的。 其次,就是要把先进的教学思想变成生产力。 “想方设法引导和促进教师发展,是校长 的必然选择。 ”在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角色定位一文中,作者赵桂霞的这句话表达的意 思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校长在教学。在教学方面就是要求校长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 大方向上对职能部门进行有效指导,引导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迈出步子

10、。 在日常管理中,教学领导力最大的提升点就在课堂,因为课堂是学校最前沿的阵地。 校长应深入到课堂,去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深入课堂,去判断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现状;3深入课堂,去和教研团体研究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育主管部门在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上,可在制度建设上着力,把教学领导力作为校 长能力提升的一个突破口。 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服务教师发展”的教研、培训业务部门,要在摸 清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业务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引领,质量监控,重视教 学的指导,教师培养和培训,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并做好如下工作: 1.开展薄弱学校调研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帮助薄弱学校制 定加强和改进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2.引领薄弱学校在“落实”上做好文章,强化“科学管理,质量兴教”意识,不断提 高薄弱学校各处室对学校计划的执行能力和对教师教育引领与指导,有为才有位。 3.引领薄弱学校不断提高自己的改革创新意识。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在新课程改革背 景下校长教学领导力和课程领导力提高的重要性。指导薄弱学校建立校本研修制度,构建 教研、培训一体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最大效能。认真探索薄弱学校在校本研 修中理论认识的缺失,行动实践欠实效,重视程度低水平等突出问题,积极寻求学校内涵 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工作的实效。 4. 加大对薄弱学校教师

12、培训力度,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逐步缩小城 乡教育差距。注重薄弱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和在职进修,推进城乡学校教师交流互动,加快 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努力缩小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师资差距。 5.开展薄弱学校调研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薄弱学校制 定加强和改进的有效措施和办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 6. 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和监控。中、小研 室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教学指导,帮助一线教师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和操作环节上存在 的问题,促使教师观念转变、更新知识、转换角色,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提高教师新课 程的实施能力,引导薄弱学校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小研室要 制定薄弱学校校本教研指导方案 ,建立教研人员联系薄弱学校制度,指导薄弱学校做好 教研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