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7847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国家惠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针对三农问题从 2004 年开始,连续八年以“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我们陕县*乡,与大多数农民息息相关的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农业和林业。涉及到农业的是种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涉及到林业的是退耕还林补贴。这些惠农政策的落实,不仅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在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就针对种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简要地分析一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种粮补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种粮补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乡位于*县城与*市区的中间。我乡属于一

2、个典型的山区丘岭村,全乡大部分耕地都是坡耕地。享受种粮补贴的面积有 19732亩,涉及农户近 6000 余户。2004 年以来,我们*乡共落实粮食补贴资金 600 余万元,全乡有 19 个行政村近 6000 余农户直接享受到直补政策带来的实惠。1 1、我乡粮食直补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乡粮食直补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说实施种粮直补政策以来,给农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是这中间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享受补贴面积与农户实际所耕种的面积不相符。例如,我乡 2010 年享受补贴的面积为 19732 亩。但在我们实际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农户的实际耕种面积比享受补贴的面积大的多。之所以有这样

3、大的差距,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一是由于我乡属于丘岭地形,土地存在级差,有几亩合一亩的打折田。这样缴税同样多的农户,在享受补贴时,却有很大的差别。其二是在土地二轮承包中,有些农户甚至有些村为了少交税而隐瞒实际耕地的现象,造成实际耕种土地面积与计税面积不实,在直补工作中都暴露了出来。特别是 2006 年对种粮农民补贴标准的大幅度提高,历史遗留的土地面积问题反映较多且呈上升趋势;(2) 、不按种粮面积补贴。国家实行种粮补贴的政策,是对种粮的农户进行补贴的。但现在在各乡执行时都是按农户的计税面积进行补贴,无论有没有种粮,只要有地就能补贴。甚至有些农户常年外出打工,土地荒芜着照样能领到补贴。这

4、样不但造成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挫伤了一些种粮大户的积极性。(3) 、不按流转面积补贴, “种多种少一个样” ,不能刺激农民多种粮。现行粮食直补方式主要是按农民分田到户的耕地面积进行补贴。这种不与实际耕种者所种植粮食面积直接挂钩的补贴方式,极易导致“按亩分钱”现象。例如,我乡某村农民张某,2007 年以来共种粮 48 亩,其中承包外出务工 3 户的耕地 8 亩,但补贴款这些年来一直由这 3 户领取,而张某所领到的只是自己名下的 4 亩地。2 2、政策建议、政策建议根据以上情况,笔者以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变种粮补贴中存在的问题: 1.实行动态的粮食直补方式。对直补资金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种粮有补

5、,不种不补,多种多补,少种少补”的原则,建议以实际耕种者的种粮面积和出售粮食数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在种粮面积进行补贴的基础上,再以出售粮食的数量进行二次补贴。2.逐步提高粮食直补标准。目前粮食直补标准过低,不能改变粮食与经济作物之间的价格悬殊,农民不会因为粮食直补而改变种植计划。可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和用于直补部分的粮食风险基金数额,考虑市场粮食价格水平和农民种粮成本加适当的收益,逐年提高种粮面积补贴标准。3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加大支农力度。一是继续对落后的农业生产进行大力扶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扩大旱涝保收面积4建议国家要加强对农资、良种及粮食价格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建议出台一套既利于农资市场管理、调控、监管,又符合当前市场经济政策的措施,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对粮食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在一定时期和地区,仍然可以实行保护价政策,提高粮食价格的透明度,定期、及时发布价格信息,使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做到心中有底。综上所述,我们以为:惠农政策的落实,只要实现了政策配套 、机制健全、权责分明、评审公开、程序到位、监督得力,乡镇才 有打造亲民政府的基础,干群关系也将得到彻底改善,广大农民就 能真正享受政策的实惠。浅析:乡镇政府债务问题与对策研究 *乡财税所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