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7160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兰州州市市小小西西湖湖立立交交桥桥改改造造工工程程完完工工2013-12-05 08:42:00 来源: 甘肃经济日报(兰州) 有 0 人参与本报讯(通讯员 马俊)11 月 30 日,由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完成的兰州市第一个“上跨下穿”项目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是兰州市“畅交通”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南滨河路半幅高架与环形匝道组合方案,由南滨河路高架桥和四个环形匝道组成。改造后匝道与新建单幅高架主线桥顺接,实现北向东、西向北左转,南向西及东向南左转车辆汇入南滨河路主线,对改善南滨河路交通状况、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该

2、项目南北方向场地空间狭小,且场地内分布有 19 种地下管线,桥梁下部结构布设、设计难度极大,省交通设计院采用了 22 米的小半径匝道桥,匝道桥半径为省内最小。为避让地下管线、充分节省地下空间满足交通组织需求,设计采用了 16 种桥墩类型,桥墩类型的数量为省内之最。为提高桥梁抗震水平,设计人员对桥梁进行了抗震及减隔振分析。此外,设计中采用的最大跨径的钢混组合梁、大悬臂倒 L 墩结构、碳纤维融雪除冰技术、市政桥梁 LED 低空照明技术等均为我省首次使用。作者:严存义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兰州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建成通车11 月 30 日,车辆在兰州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直行高架桥上通行

3、。 本报记者瞿 娟摄本报讯(记者尹 枫李明娟)11 月 30 日下午 3 点,兰州市启动的第一个“上跨下穿”项目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正式通车。这标志着兰州市城市路网向立体化方向迈出了重要步伐。据了解,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自今年 3 月全面开始施工,至 11 月 30日正式通车,建设工期不足 9 个月。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采用半幅高架与环形匝道组合方案,由南滨河路高架桥和四个环形匝道组成,立交桥总面积 26626.7 平方米。改造后匝道与新建单幅高架主线桥顺接,实现了北向东、西向北左转,南向西及东向南左转车辆汇入南滨河路主线,彻底解决了原桥的设计缺陷,对改善南滨河路交通

4、状况,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尹 枫李明娟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蘭州小西湖立交橋南濱河路交通改造工程通車2013 年 12 月 02 日 16:12 來源:甘肅日報 手機看新聞 11 月 30 日下午 3 時,蘭州市啟動的第一個“上跨下穿”項目小西湖立交橋南濱河路交通改造工程宣告通車,標志著蘭州城市路網向立體化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小西湖立交橋南濱河路交通改造工程採用半幅高架與環形匝道組合方案,通過新建南濱河路高架橋和四個環形匝道,解決了小西湖立交橋與南濱河路間各方向的交通問題,有效緩解了這一區域的交通擁堵。11 月 30 日下午 3 時,蘭州市啟動的第一個“上跨下穿

5、”項目小西湖立交橋南濱河路交通改造工程宣告通車,標志著蘭州城市路網向立體化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小西湖立交橋南濱河路交通改造工程採用半幅高架與環形匝道組合方案,通過新建南濱河路高架橋和四個環形匝道,解決了小西湖立交橋與南濱河路間各方向的交通問題,有效緩解了這一區域的交通擁堵。經過前期的管線遷移、拆除舊匝道橋后,這項改造工程於今年 3 月開始全面建設,到通車僅用了 9 個月時間。考慮到新老路基不均勻沉降的因素,目前,路面隻鋪設了中粒石調平層,明年春季將鋪設細粒石面層,從而完成路面鋪油工作。據承擔施工任務的中鐵二十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這項改造工程所處區域交通繁忙,為盡可能減少對群眾的影響,施工單位克

6、服建設場地小、地下管線多、施工難度大等困難,超常規採取多種方法分區段 24 小時不間斷施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了通車。(記者 劉健)分享到: 0(責編: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通车2013 年 12 月 02 日 09:17:33来源: 甘肃日报分享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11 月 30 日下午 3 时,兰州市启动的第一个“上跨下穿”项目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宣告通车,标志着兰州城市路网向立体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采用半幅高架与环形匝道组合方案,通过新建南滨河路高架桥和四个环形匝道,解决了小西湖立交桥与南滨河路间各方向的交通问题,

7、有效缓解了这一区域的交通拥堵。经过前期的管线迁移、拆除旧匝道桥后,这项改造工程于今年 3 月开始全面建设,到通车仅用了 9 个月时间。考虑到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目前,路面只铺设了中粒石调平层,明年春季将铺设细粒石面层,从而完成路面铺油工作。据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二十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项改造工程所处区域交通繁忙,为尽可能减少对群众的影响,施工单位克服建设场地小、地下管线多、施工难度大等困难,超常规采取多种方法分区段 24 小时不间断施工,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通车。(记者刘健)小西湖立交桥采用预设远红外加热体小西湖立交桥采用预设远红外加热体 桥面会自动除桥面会自动除冰雪冰雪发布时间:2013

8、 年 12 月 01 日 10:33 来源:兰州晚报 分享到:甘肃新闻网兰州 12 月 1 日电 据兰州晚报报道:在宽敞开阔的地方设计立交桥,自然可以放开手脚设计规划。但基于实际情况,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只能是一次“戴着镣铐跳舞”的演出。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中完成改造任务,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树立精细化理念,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技术上创造了多项省内第一。中铁二十一局兰州交通改造指挥部指挥长王建军告诉记者,首先在跨越黄峪沟和陆军总院门口布设了大跨径桥梁,设计了主跨 55 米钢箱混凝土结合连续梁桥,为省内最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其次,工程首次在省内采用大悬臂倒 L 墩结构。根据交通流量和陆军总院门前车流量

9、需求,该处出入段辅助车道按三车道设计,采用大悬臂倒 L 墩为桥下辅助车道建设提供空间。同时,改造工程首次将融雪除冰技术应用在市内市政桥梁建设中。在立交桥面混凝土铺装中预设碳纤维远红外加热体,在电源与发热碳纤维之间用温湿控制系统连接,根据桥面温度自动启停融雪化冰系统,及时清除桥面积雪与结冰,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首席记者 甄燕红)原文标题:预设远红外加热体桥面会自动除冰雪原文链接:兰州小西湖立交改造工程竣工 目前只允许小车通行 大车暂禁2013 年 12 月 01 日 11:09:44来源: 兰州日报分享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11 月 30 日下午 3 时许,一辆辆小轿车从上河

10、苑自西向东缓缓驶入新建的高架主线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正式通车了!改造后匝道与新建单幅高架主线桥顺接,实现北向东、西向北左转,南向西及东向南左转车辆汇入南滨河路主线,极大地缓解了以前交通拥堵状况。首个首个“上跨下穿上跨下穿”工程通车工程通车当日下午,记者驱车一路行来,但见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改造现场干净整洁,剩余建材基本清理完毕,新建的高架桥和环形匝道气势雄伟,桥下道路车辆速度虽慢但井然有序,交通畅通。汽车驶入高架桥,畅行在宽阔平坦的路面上,从桥上向四周看去,视野非常开阔。目前,新建的高架桥、匝道桥还没有交通标线、路灯等设备,所以这座新修的高架桥只允许 2.5

11、米以下的机动车通行。对此,项目承建方、中铁二十一局兰州交通改造指挥部指挥长王建军解释说:“考虑到小西湖附近交通压力较大,虽然还有一些收尾工程尚未全部完工,但改造部分已具备通车能力。所以,今天就实现了通车。接下来,我们将实施桥面标线、路灯、装饰等工程,确保年内完成所有后续工作。”正因如此,目前只允许小车通行,大车暂时禁止通过,施工方已在现场设置了限高 2.5 米的装置。此外,小西湖立交改造地面铺油考虑到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目前只铺中粒石调平层,明年春季再铺细粒石面层。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参建各方按照市上的统一部署和城市

12、内工程施工的要求,强化交通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全力“保畅通、保进度、保质量”,克服了交通压力大、建设场地小、地下管线多、施工难度大、工程时间紧、施工任务重等诸多困难,超常规施工,分区域分段24 小时不间断作业,为工程如期通车提供保障。据介绍,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施工单位科学安排工序,预制箱梁在场外加工,特殊部位夜间开挖并浇筑桩基,白天则架设钢板保证车辆通行,全市上下合力共为,确保工程按期建成通车,为城市内如何在“保畅通、保进度”的前提下实施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积累了经验。技术上创造多项省内技术上创造多项省内“第一第一”在宽敞开阔的地方设计施工立交桥,自然可以放开手脚设计规划。但基于实

13、际情况,小西湖立交桥改造工程只能是一次“戴着镣铐跳舞”的演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小西湖立交桥南滨河路交通改造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树立精细化理念,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技术上创造了多项省内“第一”。首先,在跨越黄峪沟和陆军总院门口布设了大跨径桥梁。设计了主跨 55 米钢箱混凝土接合连续梁桥,为省内最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桥。为改善结合梁受力,设计中采用了施加顶力、体内与体外混合预应力、双重组合结构、分段浇筑混凝土等方式,有效降低组合梁的应力水平。同时,为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和缩短建设工期,桥梁上部结构以工厂化预制、现场安装为主。其次,工程首次在省内采用大悬臂倒 L 墩结构。根据交通流量和陆军总院门前车流

14、量需求,该处出入段辅助车道按三车道设计,采用大悬臂倒 L 墩为桥下辅助车道建设提供空间。第三,工程采取多种类型桥墩。为避让地下管线和满足交通组织需求,整个工程采用了门式墩、T 型墩、倒 L 墩、独柱墩、钢管混凝土墩等 16 种桥墩类型,为省内大型互通立交采用桥墩类型的数量最多。此外,改造工程首次将融雪除冰技术应用在市内市政桥梁建设中。在立交桥面混凝土铺装中预设碳纤维远红外加热体,在电源与发热碳纤维之间用温湿控制系统连接,根据桥面温度自动启停融雪化冰系统,及时清除桥面积雪与结冰,保障过往车辆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工程还首次将 LED 低空照明技术应用在省内市政桥梁建设中。采用了以 LED 低空照明技术为主的双出光护栏路灯,将护栏路灯安装于桥侧护栏管内,夜间其光线均匀投射在路面上,外侧以七彩景观点光源勾勒整个高架轮廓,避免了传统灯杆路灯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光污染。(记者魏瑶牛少伟摄)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