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品加工技术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58610 上传时间:2017-02-0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产品加工技术(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物产品加工技术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教研室 王 颖 绪 论 基本定义: 生物 产品开发 主要内容: 茶叶的加工 果蔬产品的加工 农产品的加工 海产品的加工 生物的定义: 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特征: 可以进行新陈代谢。 生物的个体都进行物质和能量代谢,使自己得以生长和发育; 按照一定的遗传和变异规律进行繁殖,使种族得以繁衍和进化。 分类: 植物:藻类植物、苔癣、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草本植物属于种子植物)、微生植物 动物: 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海洋动物 微生物: 真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病毒。 产品开发 定义: 也称作

2、新产品开发 , 试制、投产,以更新或扩大产品品种的过程。 一般程序: (1)调查研究阶段 包括提出新产品试制方案和市场预测; (2)样品设计、试制和定型阶段 (3)产品投产的工艺准备和小批试制 阶段 (4)正式生产阶段。 绪论 一、概述 茶的利用 我国最先发现和利用茶。 神农本草经 记载: “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 荼即为茶。这就是说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就开始利用茶了,至今已有 5000年的历史。这个传说使茶这种植物首次被人们以 药物 形式所认识,所以历代茶学家、医学家都认为,茶不但是一种生津解渴的 饮料 ,而且还是一种富含营养和药理功能的 保健品 。 茶的利用经历了从 药用

3、 到 食用 到 饮用 ,从煮食(战国)到煮饮(唐)再到泡饮(明代)的演变。 人们饮茶是从 春秋战国 时期开始,到 秦汉 时期,饮茶之风逐渐传播开来。 在 唐代 则成为举国之饮,成为茶在历史上的最盛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陆羽的 茶经 问世。 宋代 ,饮茶更是发展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典雅的艺术。 茶叶的命名、分类 鲜叶 茶叶精制技术 主要内容 不同种类的茶叶 , 命名的方法五花八门 , 一般是依据茶叶的形状 、 品质 、 色香味 、 茶叶品种 、产地 、 采摘时期 、 技术措施和销路 来命名 。 以形状命名: 如形似瓜子片的安徽六安瓜片, 形似山雀舌的 “ 雀舌 ”

4、, 形似珍珠的浙江嵊县 “ 珠茶 ” , 形似眉毛的浙、安和江西的 “ 眉茶 ” 、 “ 秀眉 ” 形似一株株小笋的浙江长兴 “ 紫笋 ” , 形状圆直如针的湖南岳阳的 “ 君山银针 ” ,湖南安化的 “ 松针 ” ,江苏苏州的 “ 碧螺春 ” ,形似竹叶的峨眉 “ 竹叶青 ” 。 以外形色泽或汤色命名: 如绿茶、白茶、黑茶、红茶、黄茶等。 以茶叶的香气、滋味特点命名: 安徽舒城的 “ 兰花茶 ” ,湖南江华 “ 苦茶 ”(滋味微苦)。 以产地命名: 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庐山云雾、井岗翠绿、广东 “ 英德红茶 ” 、滇江、初门红茶、川红、婺绿。 依采摘

5、时制命名: 明前茶、雨前茶(雨水前采制), 4茶( 6秋茶( 8新茶(当年采制)、陈茶。 依制茶技术命名: 炒青 ( 铁锅炒制 ) , 烘青 ( 烘手机具烘制 ) , 晒青 、 蒸青 ( 茶叶鲜叶用蒸汽茶青 ) 。 花茶 ( 茉莉花茶 ) , 发酵茶 ( 红茶 ) 、 半发酵茶 ( 乌龙茶 ) 、 不发酵茶( 绿茶 ) 。 依茶树品种命名 :如青茶中的 “ 水仙 ” 、“ 乌龙 ” 、 “ 肉桂 ” 、 “ 大红袍 ” 、 “ 奇兰 ” 、 “ 铁观音 ” 。 依销路命名: 内销 、 边销 、 外销茶 、 出口茶 、侨销茶 。 依创制人命名 :熙春 、 大方等 。 依包装形式命名: “ 袋泡茶

6、 ” 、 “ 小包装茶 ” 、 “ 罐装茶 ” 茶叶种类繁多,名称不一,因此,开展分类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茶叶命名是茶叶分类的重要基础 。每一种茶叶必须先有一个名称 , 然后才能对此开展分类研究工作 。 茶叶命名与分类可以联系在一起 。如工夫 ( 名称 ) 红茶 ( 分类 ) , 白毫( 分类 ) 银针 ( 名称 ) , 岩茶 ( 分类 )水仙 ( 名称 ) 。 茶叶名称常带有描述性 , 名称之文雅是其它商品所不及的 。 我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 依据加工方法不同的品质上的差异: 绿茶 、 红茶 、乌龙茶 ( 青茶 ) 、 白茶 、 黄茶和黑茶 六大类 。 依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

7、 绿 、 红 、 乌龙茶 、 白 、 花 、紧压茶 、 速溶茶 七大类 。 有的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初 、 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 , 分成 毛茶 和 成品茶 两大类 , 其中毛茶又分为绿 、 红 、 乌龙 、 白茶和黑茶五 大类 , 将黄茶并入绿茶中 。 成品茶又分为 绿 、 红 、 乌龙 、 白茶 和再加工成的 花茶 、 紧压茶和速溶茶 等七大类 。 将上述分类方法综合起来 , 我国茶叶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 中国茶叶分类图 基本茶类 绿茶 蒸青 绿茶 煎茶、玉露 晒青 绿茶 滇青、川青、陕青 炒青 绿茶 眉 茶 炒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 珠 茶 珠茶、雨珍、秀眉 细嫩

8、绿茶 龙井、大方、碧螺春、雨 花茶 、松针 烘青 绿茶 普通烘青 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 细嫩烘青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华顶云雾、高桥银峰 白茶 白 芽 茶 白豪银针 白 叶 芽 白牡丹、贡眉 黄茶 黄 芽 茶 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黄 小 芽 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黄 大 芽 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乌龙茶 (青茶 ) 闽北乌龙 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闽南乌龙 铁观音 、奇兰、黄金桂 广东乌龙 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台湾乌龙 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红茶 小种 红茶 正山小种、烟小种 工夫 红茶 滇红、祁红、川红、闽红 红 碎 茶 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黑茶 湖

9、南黑茶 安化黑茶 湖北老青茶 四川边茶 南路边茶、西路边茶 滇桂黑茶 普洱茶 、六堡茶 再加工茶类 花茶 玫瑰 花茶 、珠兰 花茶 、茉莉 花茶 、桂 花茶 紧压茶 黑砖、方茶、茯砖、饼茶 萃取茶 速溶茶、浓缩茶、罐装茶 果味茶 荔枝 红茶 、柠檬 红茶 、猕猴桃茶 药用保健茶 减肥茶、杜仲茶、降脂茶 含 茶饮料 茶可乐、茶汽水 1、茶叶分类理论 到目前为止,较一致地认为,理想的茶叶分类方法有三条依据: 制茶工艺 (制法的系统性) 茶品质的系统性 内容物质变化的系统性,同时,茶类发展的先后,应作为茶叶分类排序的次序。 一般而言 , 制法不同 , 内含物质变化就不同 ,品质也就有根本差别 。 每

10、一种茶类都有一个共同或相似的制法特点 , 如 红茶 都有一个共同促进酶活化 , 使黄烷醇类 ( 儿茶多酚类 ) 氧化较完全的渥红 ( 俗称 “ 发酵 ” ) 过程 。绿茶杀青 过程 。 黑茶 类都有一个共同的堆积做色 ( 渥堆 ) 过程 。 绿茶: 不论那种花色 , 都是汤清叶绿 , 都属绿色范畴 , 只是色度深浅 、 明亮枯暗不同而已 , 如果茶叶汤色 、 叶底变黄 、 则不属于绿茶类了 ( 贮藏或制法技术不好除外 ) 。 绿茶的基本制法是:杀青 、 揉捻 、 干燥 。 黄茶: 品质特点是 “ 黄汤黄叶 ” , 这是制造过程中闷堆渥黄造成的 。 红茶: 品质特点是 “ 红汤红叶 ” , 基本

11、工艺:菱凋一揉捻 发酵 干燥 , 发酵是关键过程 。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 , 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 , 外形色泽青褐 , 因此也称为 青茶 。 汤色黄红 、 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 , 叶缘呈红色 , 素有 “ 绿叶红镶边 ” 之称 。 工艺:鲜叶 菱凋 做青 炒青 揉捻 干燥 。 黑茶:杀青 揉捻 渥堆 干燥 、品质特点:外形色泽油黑或暗褐 , 茶汤褐黄或褐红 , 关键是渥堆 。 白茶:菱凋 干燥 , 属轻微发酵茶 。 茶 类 特征 工序 品质特征 主要品种 属于何 种发酵 绿 茶 杀青 清汤绿叶 炒青、烘青、蒸青 不发酵 黄 茶 闷黄 黄汤黄叶 广东大叶青、蒙顶黄芽 后发酵

12、黑 茶 渥堆 色泽油黑 汤色橙红 砖茶、普洱茶、六堡茶 后发酵 白 茶 萎凋 茶芽满披 白毫汤色浅淡 白毫银针、 白牡丹 微发酵 青 茶 做青 青蒂绿叶红镶边汤色金黄香高味醇 凤凰单枞、铁观音、武夷岩茶 半发酵 红 茶 发酵 红汤红叶 红碎茶、工夫红茶等 全发酵 六大基本茶类的比较(分类方法 ) 由于制法不同,内含物变化的程度和快慢也有不同,在内含物的变化方面,以黄烷醇类物质最为明显。 黄烷醇 类物质变化(含量多少)的程度依次是绿茶、黄、黑茶、白茶、青茶、红茶(一般情况)。 茶类起源先后:绿、黄、黑、白、青、红。 品质的不同,主要取决于制法不同,各种茶类制成茶、品质已大致稳定,在毛茶再加工过程

13、中,品质变化也不同,如各种花茶的品质稍有变异,但基本的品质系统性未超出该类的系统性。 2、再加工茶叶的分类依据 再加工茶类的分类,从以毛茶加工(制法)为基础,再加工茶类的品质形成主要取决于毛茶初制。 再加工后,品质变化较小,则哪一类毛茶再加工,仍就归哪一类。 如:再制绿茶花茶,仍属绿茶类。 云南沱茶、饼茶和小园饼茶属晒青绿茶加工,不经堆积和 “ 发花过程 ” ,色香味变化不大,制法和品质靠近绿茶,归入绿茶类。 再制后,如变化较大,与原来的毛茶品质不同,则以变成靠近哪个茶类,改属哪个茶类。 如 : 云南紧茶,大圆饼茶是晒青绿茶加工,经过先堆积促进变色,在干燥中 “ 发花 ” ,品质变化很大,接近黑茶类,应归为黑茶类。 初 制 六大茶类( 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 条形茶 精 制 ( 筛分、切断与轧碎、风选、拣剔、 干燥、 拼和匀堆装箱 ) 碎茶 深加工 (下页) 红茶汤 白茶汤 绿茶汤 乌龙茶汤 茶叶加工 鲜叶 单成分 : 纯茶速溶茶、袋泡茶等 固态 多成分 : 调味速溶茶等 深 加 工 单成分 : 纯茶水 液态 多成分 : 果汁茶水等 医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