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6010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系脑神经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点学习心得,自己总结了下,方便学习用! 呵呵 十二对脑神经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一、十二对脑神经出脑部位:端脑:嗅神经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脑桥: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二、脑神经的纤维成份共 7 7 种:种: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特殊感觉纤维、一般内脏感觉纤维、特殊 感觉纤维、运动纤维、一般躯体运动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运动 纤维。三、脑神经及分布:三、脑神经及分布:1、嗅神经:嗅细胞(鼻腔嗅粘膜)的中枢突(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嗅神经 - 嗅球(端脑)。 嗅神经 olfactory

2、nerves 为特殊内脏感觉纤维,由上鼻甲上部和鼻中隔上部粘 膜内的嗅细胞中枢突聚集成 20 多条嗅丝(即嗅神经),穿筛孔入颅,进入嗅球, 传导嗅觉。颅前窝骨折延及筛板时,可撕脱嗅丝和脑膜,造成嗅觉障碍,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2、视神经:视杆、视锥细胞-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突(特殊躯体感觉纤维)-视神经-视交 叉-视束-间脑。视神经 optic nerve 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由视网膜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会聚,再穿过巩膜而构成视神经。视 神经在眶内行向后内,穿视神经管入颅窝,连于视交叉,再经视柬连于间脑。 由于视神经是胚胎发生时间脑向外突出形成视器过程中的一部分,故视神经外 面

3、包有由三层脑膜延续而来的三层被膜,脑蛛网膜下腔也随之延续到视神经周 围。所以颅内压增高时,常出现视神经盘水肿。3、动眼神经:中脑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上支:上直肌、上睑提肌;下 支:下直、内直、下斜肌。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下斜肌支- 睫状神经节短根-睫状肌和瞳孔扩约肌。动眼神经 oculomotor nerve 为运动性 神经,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躯体运动纤维起于中脑动眼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 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立即分为上、下两 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

4、睑提肌。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内直和下斜肌。 由下斜肌支分出一个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 成,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参与瞳孔对 光反射和调节反射。 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上眼睑下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 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4、滑车神经:中脑滑车神经核(背侧出脑)-滑车神经-上斜肌。 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 起于中脑下丘平面对侧滑车神经核,自中脑背侧下丘方出脑;自脑发出后,绕 过大脑脚外侧前行,穿经海绵窦外侧壁向前,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 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是第 4

5、对脑神经,编号。滑车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细的神经。下图是滑车神经受损的样子。5、三叉神经:眼神经:泪腺-上睑-泪腺神经(含来自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额顶部皮肤-眶上神经-额神经;硬脑膜、眼眶、眼球、结膜、部分鼻腔粘膜、鼻背部 的皮肤-鼻睫神经。上颌神经:下睑、鼻翼、上唇的皮肤-眶下神经;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含来 自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翼腭神经节内换元);腭、鼻腔粘膜、腭扁桃体- 翼腭神经;上颌牙齿、牙龈-上牙槽神经。下颌神经:颞部皮肤、腮腺-耳颞神经;颊粘膜、口角皮肤-颊神经;口腔 底、舌前 2/3 的粘膜;舌神经-口腔底、舌前 2/3 的粘膜-舌神经;下颌牙齿、 牙龈、颏部、下唇的皮肤和

6、粘膜-下牙槽神经;咀嚼肌-咀嚼肌神经(属运动性, 包括咬肌神经、颞深神经)。三叉神经损伤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上损伤时:可出现患侧头面部皮肤及舌、口、鼻腔粘膜 的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患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下受损时:可出现各单支损伤表现,眼神经受损时,出 现患侧睑裂以上皮肤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上颌神经损伤时可至患侧下睑 及上唇皮肤、上颌牙齿、牙龈及硬腭粘膜的感觉障碍;下颌神经受损时可致患 侧下颌牙齿、牙龈及舌前 2/3 和下颌皮肤的一般感觉障碍,并有患侧咀嚼肌的 运动障碍。6、展神经:脑桥-展神经核-展神经-外直肌。展神经为运动神

7、经。起自脑桥下部 的展神经核,轴突组成展神经,经眶上裂入眶,支配眼外直肌。展神经损伤时 出现眼内斜视。7、面神经:舌后 1/3 味觉-舌神经-孤束核。上泌涎核-鼓索(副交感神经纤维)-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下颌下腺舌下 腺的分泌。上泌涎核-岩大神经-翼腭神经节-泪腺、腭和鼻腔腺体的分泌。面神经核-蹬骨肌神经-蹬骨肌;颞支-额肌和眼轮匝肌;颧支-颧肌、眼轮 匝肌;颊支-颊肌、口周围肌下颌缘支-下唇肌 颈支-颈阔肌。 检查法:面肌检查要先观察两侧额纹有无消失,眼裂有无增 宽,鼻唇沟有无变浅,然后诸患者做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 等动作,观察两侧运动是否对称,口角是否下垂或歪向一侧。检

8、查味觉时,嘱 患者伸舌,用棉签蘸不同味觉的物质涂于一侧 2/3 舌面,两侧对比检查。临床意义:面神经麻痹分为中枢型和周围型。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 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 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 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 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

9、、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 2/3 味觉障碍。 8、前庭蜗神经:球囊斑、椭圆囊斑和壶腹嵴毛细胞-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群 和小脑。螺旋器的毛细胞-蜗神经节-蜗神经-蜗神经前、后核一)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 vestibular nerve 传导平衡觉。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内耳道底聚 集成前庭神经节 vestibular ganglion 周围突穿内耳道底,分布于内耳球囊斑、 椭圆囊班和壶腹嵴中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经内耳门入脑,终于脑 干的前庭核群和小脑。(二)蜗神经 蜗神经 cochlear nerve 传导听觉。其双极神经元的胞体在蜗轴内聚集成 蜗神经

10、节(蜗螺旋神经节)cochlear ganglion,其周围突分布至内耳螺旋器上 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腔,于脑桥延髓沟人脑,终于脑 干蜗神经前、后核。9、舌咽神经:咽、鼓室、咽鼓管、软腭、舌后 1/3 粘膜、颈动脉窦、颈动脉球-舌咽神经 -孤束核舌后 1/3 味觉-舌支-孤束核。耳后皮肤-舌咽神经-三叉神经脊束核。下泌涎核-舌咽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耳颞神经-腮腺疑核-舌咽神经-茎 突咽肌舌咽神经为混合神经。起自延髓,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一起由颈静脉孔出颅, 分布于舌及咽部,是舌及咽部的重要痛觉传入神经。舌咽神经在经过颈静脉孔处有两个膨大的神经节:位于颈静脉孔稍下方的 为

11、下神经节(ganglion inferius),内脏传入纤维的细胞体在此节内,其周围 突至舌后 13 及咽部,传入痛、温、触、味觉、颈内动脉窦和体的冲动,中枢 突至孤束核。位于颈静脉孔上方的为上神经节(ganglion superius),躯体传 入纤维的细胞体在此节内,其周围突至耳后皮肤,中枢突至三叉神经脊束核, 传入耳后皮肤的一般感觉。舌咽神经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疑核,支配茎突 咽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起于下泌涎核,其纤维至卵圆 孔下方的耳神经节(ganglion oticum)换神经元,节后纤维至腮腺,支配腮腺 的分泌舌咽神经损伤表现为舌后 13 味觉消失,舌根及咽峡

12、区痛觉消失,咽肌收 缩力弱,泌涎障碍。 10、迷走神经:胸腹腔脏器的粘膜-迷走神经的喉上神经、颈心支、咽支、喉返神经、胃前 后支、腹腔支-至孤束核。硬脑膜、耳廓、外耳道皮肤-耳支和脑膜支-至三叉神经脊束疑核发出-迷走神经-咽支-咽喉肌迷走神经背核-通过迷走神经在胸腹腔的各个分支-在器官内和旁节交换神 经元-节后纤维管理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的运动和分泌。迷走神经为 第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 感神经纤维。 迷走神经支配呼吸、消化两个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心脏等器官的感觉、运动以 及腺体的分泌。因此,迷走神经损伤可引起循环、消化和呼吸系统功能失调。11、副

13、神经:延髓的疑核-颅根-咽喉肌。脊髓颈部-脊髓根-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为运 动神经。由颅根及脊髓根组成。颅根自迷走神经根丝下方出延髓。脊髓根起于 脊髓的颈上段灰质前柱的细胞群,这些纤维出脊髓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腔, 与颅根合并成副神经干。然后与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一同自颈静脉孔出颅腔。 来自颅根的部分支配咽喉骨骼肌,来自脊髓根的部分支配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副神经系第 11 对颅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检查时注意肌肉有无萎缩,嘱患者 作耸肩及转头运动,比较两侧肌力。副神经受损时,可出现一侧肌力下降,或 肌肉萎缩。 12、舌下神经:延髓的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舌内肌和舌外肌。舌下神经 hyPoglossal nerve 主要由躯体运动纤维组成。 由舌下神经核 发出,自延髓的前外侧沟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下行于颈内 动、静脉之间,弓形向 前达舌骨舌肌的浅面,在舌神经和下颌下腺管的下方穿 颏舌肌入舌,支配全部舌内肌和舌外肌。舌下神经系第 12 对颅神经。检查时嘱患者伸舌,注意观察有无伸舌偏斜, 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单侧舌下神经麻痹时伸舌舌尖偏向病侧,双侧麻痹者则 不能伸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