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模拟试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6008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学概论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概论模拟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一、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 农业农业:人类通过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调节生物体生物体(动植物、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取得所需产品取得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2)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经营过程所需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物质要素及信息。按来源分为社会社会资源和自然自然资源;按是否可更新分为可更新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不可更新资源。3) 作物:作物:农作物,即大田中生产的粮、棉、油、糖、烟、绿肥粮、棉、油、糖、烟、绿肥、牧草牧草和中草药中草药等,又称“大田作物” ,北方称“庄稼”4) 生育期:生育期:作物从籽实出苗籽实出苗到新

2、籽实成熟新籽实成熟所需天数。5) 生育时期:生育时期: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以该时期始期至下一时期始期的天数计。6) 温周期现象:温周期现象:作物对温度有节奏的昼夜变化有节奏的昼夜变化的反应7) 春化作用:春化作用:需低温刺激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的过程8) 需水临界期: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需求最敏感水分需求最敏感的时期9) 茬口:茬口:作物在轮作过程中给予后作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前茬作物及茬地茬地的泛称10) 种植模式:种植模式:一地区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于同一季或同一年同一季或同一年在同一耕地同一耕地上形成的规范化规范化种植11) 间作:间作:同一地上,

3、于同一生长时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其共生期大于全生育期的一半共生期大于全生育期的一半的方式12)12) 套种:套种:在前作物生长的中后期,在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其共生期小于全生育期共生期小于全生育期的一半的一半13) 作物布局:作物布局: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14)14) 品种: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据人类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15)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间同一物种内不同品种间的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16) 杂种优势:杂种

4、优势:两基因型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 F1 代优于双亲的现象17)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水分、空气、温度空气、温度和养分养分的关系,为作物的播种、出苗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18) 农田培肥农田培肥:为维持农田养分平衡,利于土地资源的持久利用而采取的保护,恢复,提高地力的综合技术体系第 2 页 共 5 页19) 水蚀:水蚀:水土流失,雨水和融雪和灌溉水流形成的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冲刷和迁移迁移20) 风蚀:风蚀:土壤颗粒被风吹起、移动、降落被风吹起、

5、移动、降落,从而破坏土壤,危害农业生产的过程二、二、填空填空1) 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现代农业阶段2) 农业发展时期农业发展时期:起源,过度,确立,发展3) 农业区划特征农业区划特征:地域性,综合性,宏观性,长期性,超前性,战略性4) 农业区划步骤农业区划步骤:准备工作,资料收集和室外调整,室内分析研究提出成果,区划结果应用5) 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把作物分为四部分,九类: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把作物分为四部分,九类:(1) 、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类作物,嗜好类作物) (3)饲料及绿肥作物(4

6、)药用作物6) 据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三类:据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三类: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7) 必需营养元素:必需营养元素:N P K Ca Mg S Fe Mn Zn Cu Mo B Cl8) 三大棉区:三大棉区:新疆、长江中下游、黄淮平原9) 棉花生长五时期:棉花生长五时期:播种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10) 据春化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小麦分为三类据春化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小麦分为三类:冬性品种 半冬性品种 春性品种11) 据对日照长短的反应敏感性不同,小麦分为:据对日照长短的反应敏感性不同,小麦分为:反应迟钝型 反应中间型 反应敏感型12) 小麦生

7、长阶段小麦生长阶段:籽粒形成阶段 籽粒灌浆阶段 籽粒成熟阶段13) 据作物对连作反应的不同,把作物分为据作物对连作反应的不同,把作物分为:忌连作作物 不耐连作作物 耐短期连作作物 耐连作作物14) 种植方式类型:种植方式类型:单作一熟型 单作多熟型 多作一熟型 多作多熟型15) 作物类型:作物类型:区域型布局 单作型布局16) 研究作物常用的温度指标研究作物常用的温度指标:0 度活动积温 10 度积温 无霜期 某些界限温度17) 据作物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据作物对水分的适应性,分为:喜水耐涝型 中间水分型 耐旱怕涝型 耐旱耐涝型18) 据作物对水肥适应性分为:据作物对水肥适应性分为:适砂型土壤

8、型 适粘性土壤型 适壤土型19) 土壤耕作:土壤耕作:(1)基本耕作:翻耕 深松耕 旋耕 (2)表土耕作:镇压 中耕 耙地 耱地 平地 开沟培土20) 翻耕作用:翻耕作用:翻土 松土、碎土 翻埋肥料、作物残渣、杂草、草籽、病虫、绿肥和牧草21) 诱变育种:诱变育种:辐射育种 化学诱变育种三三 选择选择第 3 页 共 5 页1、经济系数、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2、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收成数/时间3、远缘杂交远缘杂交: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杂交4、前前 3S3S-GPS GIS RSS; 后后 3S3S-ES SS DSS四四 判断判断1、营养生长营养生长:根、茎、叶的生长;生殖生长生殖生

9、长:花、果实、种子2、新疆常用的棉种新疆常用的棉种:陆地棉 海岛棉3、轮作轮作: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4、连作连作:在同一耕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5、单作单作:同一田地上,种一种作物的方式6、旋耕较特殊,有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双重功能双重功能7、精准农业的核心精准农业的核心: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GISGIS)五五 简答简答1 1、农业生产的特性与规律、农业生产的特性与规律:生物性和社会性 地域性和季节性 生产的连续性 资源的分散性 经营的综合性2 2、提高产量途径:、提高产量途径:培育高光效作物品种 提高作物群体的光能截获量 降低呼吸消耗 采用合理栽

10、植技术3 3、轮作作用:、轮作作用:能合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有效减少病虫草害 利于经营管理连作的利:连作的利:某地条件很适合种植某种植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种植作物种类少,投资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 可取得较好的整体效益连作的弊:连作的弊:长期连作导致土壤感染病虫草害 使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使土壤中积累有毒物质4 4、复种增产作用:、复种增产作用:利于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作物年产量 能缓和粮、经、饲、果、菜等农作物争地的矛盾,促进全面增产 利于稳产5 5、间、混、套种增产原因:、间、混、套种增产原因:充分利用空间、时间:提高种植密度,增加叶面积系数 充分利用光能 延长

11、光合时间 改善 CO2 供应状况 充分利用不同作物间的有利因素 利于抗灾保收6 6、作物布局原则:、作物布局原则:第 4 页 共 5 页社会需要是前提 生态适应是基础 生产经济与科学技术因素是主要条件 经济效益决定作物布局的可行性7 7、优良品种的作用:、优良品种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改进品质 保持产量和品质稳定 扩大种植面积8 8、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机械混杂 生物学混杂(天然杂交) 品种遗传性发生变化 自然突变 不正确的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9 9、土壤耕作的作用:、土壤耕作的作用:松碎土壤 翻转土层 混拌土肥 平整地面 压紧土层六六 论述论述(注注:

12、仅为提纲,其他内容自己扩展)1 1、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人均占有资源少 各地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用地与养地相互脱节,阻碍农业持续发展 掠夺式生产方式和短期行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作物结构不合理2 2、新疆土地资源特点、新疆土地资源特点; ;耕地质量差,生产水平低(高、中、低产田并存)耕地 94%以上为灌溉农业农田土地沙化严重 水土流失和盐碱化严重 草地退化严重 后备土地资源中,宜农荒地数量少,质量差3 3、棉花生长发育的主要特征、棉花生长发育的主要特征: :无限生长习性 喜温好光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并进,时间长 根系发达 可塑性强,便于控制4 4、少耕、免

13、耕及其优缺点:、少耕、免耕及其优缺点:少耕:传统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的次数或在全田间隔种植,减少耕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 免耕: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机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免耕三环节:覆盖 直接播种 化学除草 少、免耕的优点:由于不翻耕和残茬、秸秆或牧草覆盖,水蚀和风蚀减轻 免耕不动土和覆盖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分的作用 通过秸秆覆盖,表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增加 农耗时间减少,前作收获后,免耕或少耕播种后作物既争农时,又减轻农忙时的紧张度,赢得了农时的主动权 节约成本,免耕节省机械投资,减少燃油消耗 第 5 页 共 5 页少、免耕的缺点:多

14、年少、免耕之后,土壤可能变紧实 耕作表层有机质与氮磷养分富化而下层贫化 影响有机肥、化肥与残茬的翻埋,土肥难于融合,肥料利用率低,氮素损失加重 杂草虫害增多 残茬覆盖导致低温下降5 5、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因:、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原因:(优点多,请大家酌情缩减)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必要性:有效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科学处理有机与无机关系,是我国农业资源持续、有效利用的保障 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可能性:保持、恢复、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地产出的根本途径 可形成以无机促有机的良好土壤养分平衡系统,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有机肥优点:供给作物必需养分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基础肥力 有机质含多种微量元素,可补充农产品所需的特殊养分有机肥缺点:含 N 低 肥效迟缓,需在土壤中分解,且分解过程受控于诸多因素影响,认为难控制化肥优点:把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农业生产的一次革命性突破。粮食的增长与化肥施用量正相关化肥缺点:数量不足 质量不佳 N P K 比例失调 有机肥与无机肥关系:我国 N、P 资源缺乏,比例失调,不能合理利用化肥,要重有机肥,轻化肥 为维持土壤肥力,要采取以无机促有机的方法 杂交品种拔地严重,需合理增施有机和无机肥料综上,我们应坚持“重视有机肥,大力发展化肥,以无机促有机,有机无机相结合”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