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59254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201204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 议 书东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 二 0 一二年四月- 1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一)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扩建2项目建设地点:东兰县乌鸡原种繁育场3项目承担单位:东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4项目法人代表:唐伟5单位地址:东兰县东兰镇陵园街一巷 19 号6联系电话:0778-63225437邮政编码:5470008电子邮箱:(二)建(二)建设规设规模及内容模及内容新建鸡舍 3500m2,存笼种鸡 20000 套,年产乌鸡苗 250 万只。(三)建(三)建设时间设时间2012 年 5 月至 201

2、3 年 5 月。(四)(四)项项目投目投资资及及资资金筹措金筹措项目总投资 114.2 万元,其中申请上级部门拨款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80 万元,地方自筹 34.2 万元(五)(五)经济经济效益效益项目建成后种鸡可增加到 20000 套,年产乌鸡苗 250 万只,市场销售价格平均每只 5 元,可获纯利润 3 元/只,年销售纯收入 750 万元。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广西东兰乌鸡是广西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在当地饲养历史悠久,是因其独特的黑毛、黑皮、黑骨等为主要特征,体型结实- 2 -紧凑、体态匀称、小巧玲珑、骨骼细致、行动敏捷、抗病能力较强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等优良特性,是我国不可多

3、得的宝贵肉蛋药兼用型鸡种。为进一步挖掘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东兰县于 2001 年 2 月建立了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对乌鸡进行品种选种选育,经过几年的选育,目前乌鸡各项遗传性能基本稳定,生长速度较快,产蛋性能较高,基本达到本品种特性要求,全县饲养规模也不断扩大。据统计,截止 2010 年底,乌鸡存栏达 30 多万只,出栏 50 多万只。东兰乌鸡于 2002 年 3 月被确定为广西地方畜禽品种,2002年 7 月被列为广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3 年 6 月通过了品种地方标准,2003 年 8 月被评为广西优质品牌鸡,2005 年 4 月荣获河池市首届生态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展优质产品奖,东兰乌鸡

4、原种繁育场于 2006 年 12 月被授予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8年 1 月取得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2009 年 12 月东兰乌鸡与凌云乌鸡归并成为广西乌鸡,列入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2011年 5 月 17 日中央电视台 7 套在每日农经栏目播放了名为大山里的乌鸡节目,对东兰乌鸡进行了专题报道,广西乌鸡于2011 年 8 月被列为广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目前,由于东兰县财政困难,没有资金支持原种场进行扩大生产,因此,现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生产规模较小,年只能保持饲养种鸡 5000 只左右,东兰乌鸡特色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率低。为提高东兰乌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东兰县把东兰乌鸡生产作为

5、十二五规划的五个特色优势品牌之一,把东兰乌鸡作为全县林下养殖示范,力争三年内实现年出栏乌鸡 500 万只的目标。然而,目前- 3 -原种场年只能向社会提供乌鸡种苗 50 万只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全县提出的目标要求。因此,为加强对东兰乌鸡品种资源的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特提出建设本项目。项目建设对充分发挥地方畜禽品种特色资源优势和经济价值,培育广西特色地方家禽品种,提高养殖业特色品牌效益,提升广西地方家禽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三、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广西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该场位于东 兰县隘洞镇板老村境内,秉属于东兰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管理

6、。 (二)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东兰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气候属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1,日平均气温大于 10有 318 天, 年降雨量 16001700,年日照时数 1522 小时,无霜期 330340 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为养鸡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 件。大气质量为一级,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无污染, 是生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良好基地。 2交通运输、通讯设备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离 323 国道 5 公里,场部已开通公路,交通条 件和通讯设备都十分便利。 3供电、供水条件 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已接通全县网电和自来水,水电条件有 保证。 4饲料、兽药及疫苗供应

7、所需饲料、兽药可从厂家直接调运,疫苗可由东兰县动物疫 病预防控制中心供应,来源方便,货源充足。 5项目建设单位的基础条件及现状东兰县乌鸡种鸡场占地面积 40 亩,场内水、电、路全部三通,已建成三栋种鸡舍,面积 1500 平方米,种母鸡存栏达 5000 羽。种鸡饲养采用笼养、人工授精、机械孵化等先进设备和技术。- 4 -三、三、东兰乌鸡东兰乌鸡品种保品种保护护情况情况为挖掘东兰乌鸡品种资源,东兰县于 2001 年开始建立东兰乌鸡品种繁育场,几年来,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的领导和有关专家对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的建设非常关心和支持,多次到实地检查指导工作,并先后拨给扶持经费 20 万元,补助场部建设和购置种

8、鸡等费用,经过几年的场部建设和种鸡选育扩群工作,现已有一定的基础,目前东兰乌鸡原种繁育场建设占地面积为 20 亩,已购置和安装了可容纳 6000 羽种鸡笼,建成了 30 间鸡舍 1200m2,购置了 1 台容量为 19000 枚全自动电脑控制孵化机,日加工能力为 2000 公斤的小型饲料加工机械一套,架接高压电线 1.2 公里和自来水供水管道 1.2 公里,水、电、路直接三通场部,现存栏羽毛全黑种乌鸡 2000 套,在东兰乌鸡主产区约存栏 2 万多只。由于经费困难,目前鸡场尚缺保种鸡舍 15 间 600 m2,后备鸡舍 1000 m2,育雏舍 3 间 120m2,孵化机和出雏机各一台,备用发电

9、机一套等设备,还需补购颈部有镶金边和银边种鸡各 440 只等。品种选育工作进展缓慢,该品种还存在体型外貌表现不一,生长缓慢等问题。四、保种方案四、保种方案(一)保(一)保护护形式形式建立原种场,采用活体保护方法。(二)保种目(二)保种目标标与与规规划划1、保种目、保种目标标保持原有品种特征、特性,即保存全黑、颈羽镶金边、颈羽镶银边三种类型,既不混入外部来源,又不让品种基因流失。提高生产性能,使生长速度和产蛋性能有所提高。2、保种、保种规规划划根据体型外貌分全黑、金颈、银颈三个种群;每个种群选留 40 个家系。 - 5 -(三)保种方法(三)保种方法1、技、技术术措施措施采用小群保种(家系等量和

10、随机选配法:用人工控制各家系繁殖平衡,控制世代向正负系数增量,使保种群原有的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保持相对稳定,减少群体的基因频率漂变。家系是指按公鸡和母鸡组成的系谱繁殖系统,等量是指父代和子代数量相等,随机选配是指在组成新的配种群时采用随机方法)。在选择手段和交配制度上的做法是:(1)留做亲本的个体,性别可以不等量,但家系间在同性数目上基本是等量分布的;(2)选留的母鸡与配公鸡,均来自上一世代的每个家系,选留的母鸡均为上一世代的每只母鸡的后裔;(3)个别母鸡无后裔时,在该家系中的其他母鸡的后裔中,随机选留递补;(4)选留的鸡只按保种群分别全部合并随机重组新的家系;(5)根据系谱核对家系,每一家系

11、中应严格避免全同胞或半同胞组配。2、技、技术术路路线线收集原始种群 资源整理 分类保种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继代繁殖,生产性能监测、质量性状监测 保种群五、建五、建设设内容内容1、新建保种鸡舍 30 间 1200m22、购买小群笼养鸡笼 240 套3、新建育雏舍 6 间 240m24、新建后备鸡舍 2000 m25、购买鸡舍饲养工具和用具6、建环境保护设施7、购买备用发电机一套8、购买种乌鸡 1760 只9、购买 2 台孵化机- 6 -10、购买 2 台出雏机六、六、项项目目执执行期限行期限项目实施时间为 1 年,即从 2012 年 5 月至 2013 年 5 月结束。1、2012 年 5

12、月8 月,新建保种鸡舍和育雏舍,安装鸡笼和水电设施及环境保护设施。2、2012 年 9 月10 月收购民间散养的、品种特征明显种乌鸡880 只,其中:种公鸡 80 只,种母鸡 800 只。并开始进行品种选育工作。3、2012 年 9 月2013 年 5 月采用表型选择和半同胞选配制度相结合进行一个世代选育,每个世代建立和稳定东兰乌鸡原种核心群种鸡 1760 只,开展项目验收。七、申七、申请请的的项项目目经费经费及支出及支出预预算算(一)申(一)申请项请项目目经费经费项目总投资 114.2 万元,其中申请上级部门拨款解决项目建设资金 80 万元,地方自筹 34.2 万元。(二)支出(二)支出预预

13、算算本项目总支出 114.2 万元。1、种母鸡 1600 只,每只 100 元,投资 16 万元2、种公鸡 160 只,每只 100 元,投资 1.6 万元3、新建保种鸡舍 30 间 1200 m2200 元/ m2=24 万元4、购买小群笼养鸡笼 240 套200 元/套=4.8 万元5、育雏舍 6 间 240 m2200 元/ m2=4.8 万元6、新建后备鸡舍 2000 m2200 元/ m2=40 万元7、购买鸡舍饲养工具、用具投资 2 万元8、新建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 万元9、备用发电机两套投资 2 万元10、购买 2 台孵化机投资 6 万元- 7 -11、购买 2 台出雏机投资 6

14、 万元12、核心群家系选育孵化电费年需开支 3 万元。八、八、项项目目预预期的期的经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一)经济经济效益分析效益分析本项目计划在一年内按品系选育扩群进行产业化生产,项目建成后种鸡可增加到 20000 套,年产优质乌鸡苗 250 万只,鸡苗总收入为1250 万元,年纯收入 750 万元。(二)社会效益分析(二)社会效益分析1、通过项目实施,保护东兰乌鸡该地方优良品种资源,提高东兰乌鸡品种品质、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以“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形式,公司与农民联结成了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公司组织农民搞好科学养鸡的技术培训,并派出技术人员到养殖基地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

15、,从而提高和培养了一批掌握实用技术的农民。2、充分利用广大农村的山坡地和天然饲料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企业盈利,成为当前农村极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3、将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以养鸡业为龙头,可以大大促进粮食和饲料、兽药、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4、有利于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生态平衡,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供物质基础。同时,鸡粪是理想的农家肥,可增加土壤有机物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避免土壤进一步板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通过实施本项目,扩大生产规模,可有效保护东兰乌鸡这一具有独特遗传性状的地方鸡种,并逐步选育提高,对加快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东兰乌鸡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发挥较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