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5884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知识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七年级复习知识要点七年级复习知识要点第六章第六章1、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的地理位置: 亚洲地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纬度范围 约为北纬 81到南纬 11,经度范围约为东经 26到西经 170。 2、 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的岛屿,约 4400 万平方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 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还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 七大洲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亚飞被南美,南极欧大洋。 4、 亚洲共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六个地区。 5、 (1)生活在西亚沙特阿

2、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2)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3)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4)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 200 米。 6、 亚洲地势地形:亚洲地势地形: (1)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大陆沿北纬 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出“低高低”的变化。 (3)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7、 亚洲之最:亚洲之最: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2)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

3、的山脉。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峰,海拔 8844.43 米。 (4)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5)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6)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7)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咸水湖。 (8)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是美国的苏比利尔湖。 (9)死海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 8、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呈对称分布。非洲大陆高原众多,有“高原大陆”之称。 9、 河流特点:河流特点: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

4、塞河、勒拿河;注入太平洋的有黄河、长江、澜沧江湄公河;注入印度洋的 有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10、亚洲河流走势特点正是由于亚洲的地势决定的。多发源于中部地势高的地方,向四周地势较低的地方 流去。 (水往低处流) 11、亚洲气候特点:亚洲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海陆位置) ;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原因:面积大,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 12、季风对生活的影响:季风对生活的影响: (1)有利影响: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 (2)不利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影响农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 13、亚洲气候类型:亚洲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5)温带大陆性气候(6)寒带气候 (7)地中海气候(8)热带沙漠气候(9)高原山地气候第 2 页 共 12 页第七章第七章一、日本一、日本1、日本的领土从北到南主要依次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其中最大岛屿 是本州岛。 2、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领邦。 3、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相望;隔朝鲜海峡与韩国相望。 4、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其中日本的首都东京就

6、在关东平原 上。 5、因为日本处在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有“地震之邦”的 称呼。 6、日本的气候类型比较单一,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7、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但是国内矿产资源非常的贫乏,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8、日本的工业特点是“进口加工出口”的加工贸易,对国际市场依赖十分严重。其主要贸易对象是美 国,其次为西欧、东亚和东南亚。 9、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 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的原因是:这些地带海岸线曲折,多优

7、良 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进口和燃料的出口。 10、日本发展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不利条件: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 (2)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岛国多优良港湾。 11、日本民族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主要人种为黄种人,通用日语,传统服饰为和服。 12、日本的文化是典型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形成的原因:在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而在近代日本 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日本文化对其社会发展的作用:东西方兼容的文化对日本的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对传 统文化的继承,有利于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利于良好的社会公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对西方文 化的吸纳,有

8、利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二、东南亚二、东南亚13、东南亚地处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南亚领土包括中南半岛 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影响东南亚的季风为西南季风。 14、东南亚盛产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四种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其中泰 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泰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棕榈 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15、东南亚有一个世界著名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它是连接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日

9、本把它称为“海 上生命线” 。 1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是老挝。其中与中国相邻的有缅甸、老挝和越南。东南亚绝大多数居民为黄种人, 这里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主要来自福建和广东。 17、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其城市主 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带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 18、东南亚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和巴厘岛,越 南的下龙湾,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花园城市新加坡。 19、东南亚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有“东方多瑙河” (“亚洲多瑙河” )

10、之称,在我国境内被称为澜沧 江,在东南亚被称为湄公河。三、印度三、印度20、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南亚) ,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印度北部与中国、尼泊尔、不丹第 3 页 共 12 页相邻,东北与孟加拉国和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和西南分别于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1、印度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恒河是印度境内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被 称为“圣河” ,而印度河是巴基斯坦境内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南亚地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和印 度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22、印度大部

11、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十分显著。每年的 6 月9 月为印度的雨季, 10 月次年 5 月为印度的旱季。由于季风很不稳定,所以印度水旱灾害非常的频繁。当季风来的早退得晚时, 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当季风来得晚退得早时,容易发生旱灾。 23、印度人种主要以白种人为主,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 24、印度人口众多,2011 年人口达到 12.1 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现在人口增长仍较快。人口增长快 的原因: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认为人多才能够发家致富;另一方面,印度 宗教也鼓励人口生育。 25、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

12、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印度 政府开始推行控制生育计划,鼓励每对夫妇只要两个孩子。 26、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大(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水热条件良好(属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丰沛) 。 27、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水稻,主要经济作为为棉花、黄麻。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东北部,德干高 原两侧,地形为平原,降水多;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地势起伏缓和,降水较少。 28、印度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于 20 世纪 60 年代进行了第一次“绿色革命” ,措施是引进并培育新品种,使用化肥, 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机械化生

13、产。后果: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大量抽取地下水,土地退化严重,粮食增产潜 力弱。2004 年开始,印度进行了第二才“绿色革命” ,措施是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推广高效无毒农药,完善 水利灌溉系统,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管理中的运用等。这次“绿色革命”不仅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而且改善 了生态环境。 29、印度的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因为此地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 供了良好基础。 30、孟买是印度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最大海港因为离棉花产地近;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麻纺工 业中心因为离黄麻产地近;班加罗尔是印度的高新技术工业中心。 31、印度在一些高科技领域也有一定成

14、就,主要是指原子能、航天和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印度被称为“世界办 公室” 。印度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班加罗尔。印度外包产业给印度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赚取大量外汇,促进 了印度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对象是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四、俄罗斯四、俄罗斯32、俄罗斯大部分为 50N70N 之间,北极圈从俄罗斯北部穿过,北部属北寒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33、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跨两个大洲(亚洲和欧洲) ,又跨两个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国家。俄罗斯 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西南临黑海和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 ,南临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 (哈萨克斯坦) ,东部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 34、俄罗

15、斯幅员辽阔,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广大地区,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35、俄罗斯西部以平原为主(从东到西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部为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部 为山地(东西伯利亚山地) 。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36、俄罗斯从西到东地形区依次为: 波罗的海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 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 37、主要河流: (1)伏尔加河: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 (或“母亲伏尔加” ) ,注入里海,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 长的内流河。 (2)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都发源于西伯利亚南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鄂毕河是俄罗斯流域面 积最大、最

16、长的河流。 38、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水流量大,为什么航运价值不高?第 4 页 共 12 页答:因为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所以航运价值不高。 39、主要湖泊: (1)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形状如月牙,在俄罗斯南部。 (2)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40、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冬季寒冷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1)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北冰洋沿岸分布着寒带气候。 (3)大高加索山区是高原山地气候。 (4)太平洋沿岸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 41、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是世界上几个少数资源能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 等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42、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能源出口国,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加油站” 。 43、俄罗斯工业特点: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航天工业和核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其轻工业发展相对 滞后。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区如下表:工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