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5695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七八月份苹果套袋后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问答问:套袋后的苹果病虫害防治怎样才能更科学、更有效?答: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套袋的苹果都会发生哪些病虫害。专家提醒果农,千万别以为果树套了袋,就安全多了,不用打药了,你要这样认为可就错大了。其次,套袋后的苹果病虫害主要有:褐斑病、黑点病、红点病、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红蜘蛛、桃小食虫、金龟子、黄蚜等。问:褐斑病发生的症状,大发生的条件,用什么药防治效果最好?答:褐斑病在前期表现为三种形式:一种是轮状,一种是芒状,再一个是混合形,最终形成落叶,或者是带着绿色就落叶,这是它的症状。大发生的条件有三点:一是高温高湿,二是果园郁闭

2、,再一个喷药不及时或者喷药不当。套袋后 7-10 天喷布 1:2:200 倍的波尔多液,生长季节不少于 3 次。问:黑点病和红点病症状和发病病因有何区别?答:黑点病发病初期,果实萼洼周围出现针状小黑点,黑点直径逐渐扩大,有的如芝麻大,有的如绿豆大,还有的黑点上带有一小白点。病斑只发生在果实表皮,不会引起果肉腐烂;红点病多发生在苹果摘袋后,若遇雨,多在向阳果面上形成许多针状小红点。粉红聚端孢霉菌、镰孢霉菌侵染果面引发黑点病;康氏粉蚧危害造成黑点病;缺钙、缺硼能引发黑点病;乳油类颗粒粗、悬浮率差的药剂等在套袋前使用可引发或加重黑点病。红点病:斑点落叶病菌侵染果面造成红点病。问:苹果叶片焦枯是怎么回

3、事?造成焦枯有哪几点可能原因?答:苹果叶片焦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属于缺钾,缺钾叶片焦枯;再一个就是药害,药害造成叶片边缘或者整个叶片发生失绿、褐边、成焦枯状。问:苹果上红蜘蛛主要有哪几种?有何危害特点?答:苹果上红蜘蛛主要有山楂红蜘蛛和苹果红蜘蛛。危害特点是吸食叶片,造成失绿、斑点,发生特点就是速度快,5-7 天 1 代,山楂红蜘蛛危害在反面,苹果红蜘蛛发生在正面,它的卵反面、正面都有。问:三唑锡是防治红蜘蛛的有效药剂,请问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使用三唑锡的过程当中,重点应注意与碱性药物隔离时间要长,特别是波尔多液,如果与波尔多液间隔时间短了,容易失去药效,起不到一定的效果,容易引

4、起药害。问:苹小卷叶蛾的发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比较难以防治?答:苹小卷叶蛾发生的特点,重点危害嫩枝的梢,嫩枝梢上的叶,这所以难以防治,是因为它把叶子都卷起来了,药不容易接触,打药难打。难以防治的原因,一个是卷叶,再一个它后期发生不够整齐,因为它 1 年发生 3 代,尤其是如果我们的果子疏得不好,两果相靠,或者是贴叶果,发生得更为严重。问:金纹细蛾的发生、危害症状有什么特点?答:金纹细蛾发生的特点:首先发生在叶片的反面,一般是从 6 月份开始到 9 月份,主要在 7-8 月份发生比较严重,它的危害症状主要是危害叶片。它们一般每月的 8-9 日开始,到 14-15 日,这是它的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

5、的最佳时期。比较严重的果园,造成叶片大面积落叶。问:对付桃小食心虫、金龟子等虫害,除了用化学方法防治以外,有无其他方法?答:套袋以后桃小食心虫无处可去,采取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可以把大部分成虫都杀死。另外,还可以用杀虫灯,把大部分的蛾类,包括金龟子都吸引过来,然后把它杀死。另外,还有其他生物措施,可以杜绝污染、提高品质。对于苹果害虫金龟子,可以把西瓜皮吊在树枝上加万灵粉来诱杀。性诱剂和杀虫灯是我们现在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上重点推广的几个措施,特别是频振式杀虫灯,它是一种物理控制害虫的方法,它不会产生污染,还可以减少我们使用农药的次数和使用量,对于生产无公害果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夏季喷施农药

6、四忌夏季喷施农药四忌一忌温度过高时喷施。有的农民以为温度越高,喷施农药杀虫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在高温强光时喷药,由于害虫大部分停止活动、躲于阴凉背光处,药剂不易喷施到位,而且在高温下农药挥发损失大、药性分解快,因此此时喷药药效反而降低。另外,温度过高时喷药,由于药剂挥发性强,很容易导致操作人员中毒。二忌露水未干时喷施。有的农民喜欢乘早晨凉爽时喷药。但因早晨露水未干,喷药药剂被露水稀释会降低药效,且此时害虫尚未出来活动,因此杀虫效果不太理想。三忌药液浓度过高。不少农民为图省事,在盛夏高温季节喷药对水较少,药液浓度过高,药液喷于作物叶面后,由于水分挥发快,易造成药害。四忌不加防护喷药。有的农民夏季

7、喷药时为图凉快,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这样做易导致皮肤吸收农药而中毒。针对以上问题,农民夏季喷药,一是应当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 8-10 时(露水干后) 、下午 5-7 时(日落前后)喷药;二是应当适当加大对水量,保证每亩药剂用量充足;三是喷药时必须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喷药后及时进行全身清洗,以防止农药中毒。更新观念、除去陋习,科学防治褐斑病更新观念、除去陋习,科学防治褐斑病苹果褐斑病年年重点防治,结果是年年有落叶,是什么原因导致褐斑病屡防屡发呢?说白了是生产制度的改革问题。在苹果没有推广套袋以前,一般 6 月上旬树上就喷布波尔多液保护,所以,苹果褐斑病控制的很好,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落叶现象。后来

8、,苹果大面积推广套袋生产,波尔多液的使用时间相对推后,这样就给褐斑病菌的侵染增加了机会,尤其是套袋前喷布药液的杀菌有效期比较短,如果套袋时期过长,超出了药剂的有效期,套袋后又习惯性地树上喷布波尔多液保护,而不是去喷布内吸杀菌剂铲除病菌, ,这样势必会造成前期病菌大量侵染,结果导致后期褐斑病成灾,失去控制,许多果农因此误以为波尔多液质量有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十多年来,苹果开花后至套袋前的 3 遍药大家还是非常重视的。无论防病还是治虫,措施都比较到位,但是,问题就出在套袋前的最后一遍药与套袋后的第一遍药的间隔时间。它决定着套袋后使用保护剂还是铲除剂的关键。众所周知,苹果只要展开叶片,病菌就开始侵染

9、,原始病菌主要来源于地面的落叶、枯枝和枝干上的残留的病菌,但只要每年坚持刮皮、喷干枝,树上病菌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地面的病菌很难根除。如果落叶得不到及时科学的处理,4 月中旬以后降雨量超过 5mm,地面落叶的病菌就能发芽并飞溅到树上的健康叶片上,如果连阴雨能超过 7 小时,病菌就能完成初次侵染。12 天后即可见到褐斑病的症状。因此,苹果树展叶后应该每隔 7-10 天喷布一遍杀菌剂或保护剂,确保叶片、果实在无菌的环境中生长。如果这期间遇雨间隔时间更短,如果降雨比较频繁,应以内吸杀菌剂为主,保护性杀菌剂次之。喷药时应特别注意果树的内膛与下裙枝叶片,刚开始兴苹果套袋时,套袋量少,间隔时间短,套完袋即

10、喷保护性的杀菌剂,效果无可挑剔,但是,后来套袋量越来越大,两遍药的间隔期越来越长,间隔的时间变了,管理措施却没有改变。有不少的教科书,专家也仍在延用传统的观念和落后的模式指导生产,这是极端错误的。苹果套袋以后的第一遍药到底用什么?是保护剂还是杀菌剂,这不是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所决定,应该是与套袋前最后一遍药的间隔时间来决定。苹果套袋前我们所选用的有机杀菌剂残效期比较短,一般只有 7-10 天,因此,套袋后的第一遍药与套袋前的间隔期不能超过这个范围,一旦超过这范围病菌就有可乘之机,如果不超过 7-10 天的有效期,树上喷布波尔多液是可以的。如果超过 7-10 天,这遍药就应该喷内吸杀菌剂。而常用的内

11、吸杀菌剂多菌灵、甲托,对叶斑病效果都不理想,目前最好的防治褐斑病的内吸杀菌剂是“戊唑醇”,据青岛农大的试验,福星、世高、好力克对褐斑病的治疗效果最好。2008 年,我们在栖霞的松山、亭口、臧家庄的试验,进口 43%的“戊唑醇”,套袋后应用效果非常理想。特别是发病以后使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防治效果,产生防止病菌蔓延、治疗、铲除为一体的功效。为了防止褐斑病的蔓延与侵染,套袋后的药剂使用应是先内吸后保护,而不应该是先保护再内吸。只有在杀灭病菌的前题下采取保护措施才是有效的。否则,保护?保护?再保护是保不住的。历史的经验应该引起我们的严重注意:一旦有了褐斑病千万不要喷布波尔多液,应立即喷撒内吸杀菌剂。

12、根据近几年的田间试验,进口的 43% “戊唑醇”是防治褐斑病的最理想的药剂,它具有铲除、内吸治疗于一体的功效,能有效地控制褐斑病的发生,使用上应掌握内吸?保护?内吸?保护的原则,把病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刁学平苹果肥害烧根的原因及预防苹果肥害烧根的原因及预防速效肥使用不当,常发生肥害烧根,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整枝或整株枯死。化肥烧根轻重与速效肥施用量、施用位置和挖穴数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应该说速效化肥用量大,施肥位置较近,挖穴数量少,肥害发生重。广大果农在施肥上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肥害,可是近几年,出现速效肥烧树根的现象也很多,其中原因之一是施肥后马上下雨,使化肥浓度过高烧树

13、根,原因之二是所施肥料氯离子超标,造成了严重的肥害。要预防肥害,我们提倡增施有机肥,在此基础上追施生物型有机无机复合肥(N、P、K25%) ,这样肥效期长,疏松土壤,不会形成肥害。一定要追施速效肥的果农,首先施肥位置要适当,即在树冠周围吸收根范围内施用,避免把肥料和较粗的根接触,其次施肥量要适中,即根据土壤肥力,树体大小、产量多少来确定施肥量。第三施肥方法要得当。常用施肥方法有两种:一种为环状沟施,即在树冠外围,挖闭合环状施肥沟,将肥均匀撒到沟内,填埋;另一种为穴施,即在树冠外围范围内均匀挖穴,穴间距 30 厘米左右,然后把肥料均匀撒到穴内,填埋。苹果赤星病的发生与防治苹果赤星病的发生与防治苹

14、果赤星病是近四五年新生的苹果病害之一。二十世纪以前几乎不危害苹果,只是在梨树上危害,称为梨锈病。近几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梨树越来越少,而梨锈病的寄主植物则越来越多,因此,苹果树赤星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个别果园已经成灾。一、症状赤星病不但危害苹果叶片,严重时也危害果实。起初是叶面出现黄橙色具有光泽的小斑,后扩展为近圆形的较大病斑,直径 4-8 毫米,叶正面病斑表面密生小黑点即病菌性子器,从中溢出淡黄色粘液,病斑凹陷,叶背出现山羊胡子状的病菌锈子腔。二、发病条件该病的发生规律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气温低于 14或高于 30病菌孢子均不发芽。最适温度是 17-20。因此,该病在苹果树上的主要侵

15、染期为 4 月中旬-5 月下旬。而且一年只侵染一次。后期因气温过高一般不会形成再侵染。三、防治时期与方法因赤星病宜早期侵染,所以防治该病的主要时期应在 4 月中旬-5 月下旬。防治用药主要以唑类农药为主。但唑类杀菌剂又极不安全,因此,建议广大果农在此期防治该病尽量选用进口的产品和国内知名厂家的产品。如德国拜耳的好力克戊唑醇和烟台绿云的凯歌戊唑醇,经多年应用,质量稳定、安全可靠,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来路不正,品牌知名度不高,请慎用,以免造成药害。刁学平苹果脱袋后病虫害防治及促色增糖技术问答苹果脱袋后病虫害防治及促色增糖技术问答果农问:脱袋时,看起来很好的果实,脱袋后几天果面出现裂纹、红点等,而且严

16、重影响果品质量,如何防治?张文瑞答:套袋苹果经过 3-4 个月在袋内保护生长和发育,细皮嫩肉的,脱袋后,突然于外界全部暴露,风吹雨打日晒,短时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发生生理伤害。一是易造成日烧而发生红点;二是易发生裂纹;三是受斑点落叶病菌侵染而发生红点。为使脱袋后能安全度过生理伤害敏感期,一是要正确采用脱袋技术;二是脱袋后,树上马上喷布 800 倍扑菌灵(或 800 倍必得利、或 300-400 倍 1.5%多抗霉素、或 300 倍菌毒清)+800 倍天达 2116,这对防治因斑点落叶病菌引起的红点病,提高套袋果的抗逆性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是很有益处的。可大大减轻日灼、红点病和果面皲皮裂纹的发生,还可提高叶片的生理功能,加强营养制造养分充足而促进果实的最后膨大,促进果实表光好、上色快,多生产优质果。果农问:苹果脱袋后如何提高着色度和糖度?张文瑞答:脱袋后马上全部喷一遍 600-800 倍天达 2116,可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显著促进果实着色,果面光亮鲜艳,果肉含糖量提高,风味可口。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系列知识提高农药的使用效果系列知识农药使用效果受农药本身性质、作用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