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54879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基础》课程改思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机械械 基基础础 课课程程改改思思路路一、本课程简介:机械基础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和技术基础课程。它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的专业技能。本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培养机械类和近机类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具有增强学生的机械理论基础、提高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性和培养其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通用零部件及其传动的原理,初步具备设计普通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分析的能力。并为学生在设备的正确使用、设备的故障分析、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

2、和今后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课时为 120 课时(含实验和实训) ,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开课,其中第二学期 60 课时:理论教学 47 学时,实践教学 13课时。13 课时的实践教学主要用于普通平面运动机构的的认识实验等;第三学期 60 课时:理论教学 13 课时,实践教学 47 课时,47 课时的实践教学则侧重于普通机械设备的拆装、测绘与课程设计等技能实训。表 1、学时分配表: 所属知识模块理论教学内容学时实践教学内容学时学时总计 绪 论22 基础知识模块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及自由度8平面机构和机械传动的 演示和机构简图的测绘210平面连

3、杆机构8平面四杆机构和转化形式 的演示及四杆机构的测绘210凸轮机构6凸轮机构的演示和轮廓 曲线的设计28基础知识模块间歇运动机构2间歇机构的运动演示24带传动和链传动6带传动的实物演示和设计28 齿轮传动8齿轮的测绘311 蜗杆传动6机械传动模块齿轮系6减速器的拆装及其轴承等 零部件的结构分析618螺纹联接和螺纹传动4轴和轴毂联接2机械零部件 模 块 轴承2直齿圆柱齿轮或蜗轮蜗杆 减速器的综合设计 2028综合机械拆装、检修实训2121 合 计6060120 三、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

4、线的技术应用性高职人才。在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改中,始终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的原则,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的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建立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其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系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一)根据实际需要

5、,整合课程内容必须按照一线生产实际需要授课,其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调整的思路是强调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注重实际应用,因此应把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性质和常用运动副的代号、机构运动简图的建立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对于机械传动和零件设计部分,应减少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的介绍,增加零件细部结构的设计介绍和一些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的介绍,并加强对机械运行的介绍,比如多种传动方式的组合、原理、特点以及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维护等。 。课程新体系首先从机械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使学生了解机械整体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把握零件和整体的关系。从简易的联接入手,到各种机械传动、支承结

6、构,以机械传动(除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外,还包括连杆传动机构、凸轮传动机构、棘轮传动机构和槽轮传动机构)为课题重点,把握各种机械传动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机械安装和调试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机械设计综述一章,强化了整机设计的内容,对机械设计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综合阐述,为两周的课程设计做准备。(二)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宜采用“精讲多练、加强自学、分析讨论、技能训练”四个环节相结合,以启发式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精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力求使知识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例如机构的结构分析进行精讲,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凸轮机构设计、平面齿轮机构的设计都只精讲一

7、种基本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其他结构形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学。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实用性机械基础是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讲解机构时,列举了实际机器(汽车、内燃机等)和日常生活中(客车上的折叠椅、缝纫机的踏板机构等)的应用实例,又特别介绍了与专业有关的金属切削机床(车床、铣床、牛头刨床等)应用实例,因而增强了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学院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时,总是事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边参观一边讨论,把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具体地领会各种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

8、发学生学习兴趣高职院校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寥寥无几。所以对有些章节的学习,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觉得索然寡味。要克服以上弊端,达到教学的最佳目的,关键在于融教与学为一体,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机械基础中适当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改程式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实物激励法、模型演示法、多媒体技术、实践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五)搞好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该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设计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在选题上要考虑高职

9、学生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有侧重面。可以选设计题目为二级减速传动或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的设计。这样的选题,既包括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又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在设计之前,应先组织学生对该传动装置进行拆卸、安装和现场参现,使学生熟悉装置的基本构造,整体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结构、功能、装置和调整;各个零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特点。然后找出标准件与非标准件,明确传动装置布置形式与空间位置的关系,建立起一个立体的概念。在设计过程中,许多参数不可能完全由计算决定,需要借助画图,初选或初估等手段。并且通过边画图、边计算、边修改,交叉进行。同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参考资料,学会查阅相关手册。通过设计,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本课

10、程及有关课程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表 2、实践能力目标分解序号单元训练项目实现的能力目标掌握的知识点训练方式、手段 及 步 骤完成项目任务1分析 195 柴油机 的结构及组成常用零件、构件、 机构、机器的观察、 分析和识别能力a.a. 零件、构件、机构、 机器的概念;b.机器 总体与局部的关系; c.机器的组成与特征;a. 分析内燃机的结 构及组成;b.拆装旧 机,了解更多的机构 及零件列表归纳原动机、 传动方式、主要零 件、构件和机构d.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和联系2195 柴油机中机 构的运动特性分 析a.能够对简单的平 面机构运动特性进 行分析

11、; a.机构的自由度及计 算 b.平面机构具有确 定运动的条件;c.机 构的运动特性分析方 法;d.平面四杆机构 的基本设计方法a.内燃机中导杆机构 的自由度分析;b.内 燃机中的工作特性分 析a. 完成内燃机曲柄 滑块工作原理简图 b. 完成内燃机机构 的自由度计算; 3绘制 195 柴油机 的运动简图a.能看懂平面机构 的运动简图;b.能 绘制简单的平面机 构运动简图a.内燃机的运动原理; b.运动副的概念及各 种运动副的表示方法绘制单缸内燃机的机 构运动简图绘制单缸内燃机的 机构运动简图4配气装置中凸轮 机构的工作特性 分析与设计a.凸轮机构的正确 使用和维护能力; b.根据实际生产要

12、求的从动件运动规 律利用图解法设计 凸轮机构轮廓a.凸轮机构的应用特 点;b.从动件常用运 动规律分析;c.图解 法设计凸轮轮廓的方 法观察各种凸轮机构及 运动特点用图解法绘制凸轮 轮 廓 曲 线5牛头刨床中的曲 柄导杆机构的分 析a.巩固运动简图 的绘制;b. 能分 析一些简单的平面 连杆机构a.平面四杆机构及其 转化形式 b.格拉肖夫 判别式的应用 c.机构 的急回特性a.通过动画演示;b. 到机电实训中心观察 牛头刨床的运动特性a.绘制牛头刨床的 机构运动简图 b.急 回特性的设计和分 析6 带传动机构的工 作特性分析与设 计a.带传动机构的安 装、使用和调整能 力;b. 带传动的 维护

13、和保养能力a.带传动的工作特点; b.带传动的弹性滑动、 打滑等概念;c.V 带传 动的设计 a.观察带传动的工作 b.进行简单带传动的 安装和调整 c.给出 某传动机构中带传动 的工作条件,设计带 传动 写出带传动的设计 过程和设计结果7齿轮传动机构的 工作特性分析与 设计a. 掌握齿轮零件 的测量、检测能力 b.掌握齿轮机构的 安装、使用和维护 能力;c.初步具有 设计齿轮传动机构 的能力a.齿轮的形状、参数、 尺寸及传动特点;b. 齿轮的啮合、安装、 传动及加工;c.齿轮 的结构与润滑;d.齿 轮的受力及失效分析; e.设计准则及设计计 算a.观察各种齿轮机构 的运动过程;b.拆装 齿轮

14、减速器,了解齿 轮的装配情况;c.利 用工具对齿轮进行测 量、检验a.总结归纳齿轮减 速器中齿轮的减速 原理、参数、结构、 加工方法、润滑方 式、写出总结报告;b.给出工作条件设 计一对直齿圆柱齿 轮的传动8蜗轮蜗杆传动机 构的特性分析与 设计a. 掌握蜗轮和蜗 杆零件的测量、检 测能力 b.掌握蜗轮 蜗杆机构的安装、 使用和维护能力; c.初步具有设计蜗 轮蜗杆传动机构的a.蜗杆传动特性;b.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应 用;c.参数及机和尺 寸;d.蜗轮蜗杆传动 的强度计算a.拆装蜗轮蜗杆减速 器,了解蜗轮蜗杆的 装配情况;c.利用工 具对蜗轮蜗杆进行测 量、检验a.总结归纳蜗轮蜗 杆减速器中蜗轮

15、的 减速原理、参数、 结构、润滑方式、 写出总结报告;b. 给出工作条件设计 一对蜗轮蜗杆的传能力动9减速器中轴承的 选择及组合设计正确选择轴承类型 和型号的能力、组 合设计及拆装能力a.轴承的最新国家标 准;b.轴承类型和型 号的选用a.给出工作条件,选 用轴承方法;b.轴承 的组合设计及拆装写出轴承选择和维 护保养的总结报告10减速器中轴的设 计轴的结构设计及强 度分析计算能力a.轴的类型和功用; b.轴的选材;c.轴的 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给出工作条件,设计 轴的结构并进行强度 分析计算给出轴的结构设计 和强度分析计算结 果11减速器机械传动 装置的总体方案a.能根据各种要求 选择电动机的

16、能力; b.能设计传动装置 运动和动力参数计 算;c.能合理确定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能根据设计要求设计 合理、经济的传动方 案比较各种传动方案的 优点、缺点a.完成机械传动设 计方案;b.完成传 动装置零件图和装 配图11-1减速器参数选择 和零件尺寸、强 度计算a.能设计减速器内 传动零件;b.能对 箱体尺寸进行合理 选择;c.能对轴承、 联轴器等的选用能根据设计要求综合 应用齿轮及轮系传动 的综合知识给出设计过程11-2绘制减速器装配 图a.能绘装配图结合前面所学课程, 能基本完成装配图的 绘制能绘装配图给出手工绘制的装 配图11-3绘制减速器零件 图a.能绘制轴的零件 b.能绘制箱体零件 c.能绘制齿轮零件结合前面所学课程, 能基本完成各种零件 图的绘制利用手工绘图工具绘 制零件图给出手工绘制的零 件图11-4编写设计说明书能够规范编写设计 说明书能规范编写设计计算 具体过程,目录及参 考文献设计计算具体过程给出基本规范的设 计说明书机械工程课程组负责人:王敏毅2008 年 9 月 1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