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4955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备考复习题备考复习题(参考书:吴志宏、冯大鸣主编:(参考书:吴志宏、冯大鸣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年 6 月版)月版) 一、名词(概念)识记部分:一、名词(概念)识记部分: 1、管理、管理的要素、管理、管理的要素(P4) 管理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来 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要素:组织、目标、资源、效率 2、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P7)一方面表现出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表现出与生产关系相 联系的社会属性。一般职能 合理组织生产

2、力(取决于自然属性)管理职能 调节生产关系(取决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管理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社 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 社会属性:管理体现生产资料占有者的意志,同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 度相联系。 3、管理活动模型图(、管理活动模型图(P8)通过通过管理管理以高效率和以高效率和 管理人员管理人员 良好效果达到良好效果达到管理活动模型图4、第一部教育管理学著作(、第一部教育管理学著作(P21) 世界上第一部教育管理学著作是美国教育管理专家达顿和施奈登在 1908 年 发表的美国公共教育行政。 5、教育管理学的产生(、教育管理学的产生(P22)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管理学产

3、生于 20 世纪初。 6、教育管理学与相关学科(、教育管理学与相关学科(P24-25) 教育管理学的相关学科应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哲学、行为科学、心理 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等 7、学记学记中的学年(中的学年(P37)管理过程管理过程规划规划组织组织领导领导协调协调控制控制决算决算报告报告管理对象管理对象人人财财物物信息信息事事时间时间空间空间组织组织目标目标2学记最早提出年级制,把学校教育年限定义两段五级九年,前一段为 七年四级,完成后谓之“小成”,后一段为两年一级,完成后谓之“大成”。8、国子监(、国子监(P39) 隋唐时期为加强对教育的领导,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管

4、理教育事业的政府 机构-国子监 9、蔡元培(、蔡元培(P43) 蔡元培在他任教育总长期间,先后审定并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等 多部教育法规、规章,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的教育立法活动。 10、陶行知与育才学校(、陶行知与育才学校(P44) 1939 年在重庆北碚陶行知创办了育才学校,建立学校董事会,实行民主集 中制的管理方式,他认为这是管理学校最好的组织形式。 11、雅典教育的依法治教(、雅典教育的依法治教(P45) 古希腊的雅典是世界上最早尝试依法治教的国家,早在公元前 6 世纪,当 时的执政者梭伦就颁布了教育法令。 12、夸美纽斯(、夸美纽斯(P49-50) 第一个提出班级授课制主张的人

5、是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13、韦伯的科层制组织(、韦伯的科层制组织(P60-61) 德国的管理思想家韦伯提出现代社会各种组织中,最理想、最有效率的组 织是科层制组织。 14、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管理问题为对象,以管理学、教育学和其他相关 学科为基础,运用定性、定量以及其他有关方法,通过对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 发现教育管理规律、形成教育管理理论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的一门管理科学。 15、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P85)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按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并代表政府 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 16、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针对教育工作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总体规

6、定,是国家或 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17、教育法规、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 总称。 18、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政策(、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政策(P127)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 年);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 年);中共中央关 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年)等二、理解部分:二、理解部分: 1、为什么要对教育事业实施有效的管理?(、为什么要对教育事业实施有效的管理?(P9-10) 原因之一是,现代教育已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事业; 原因之二是,

7、为了协调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要依赖于许多条件,诸如 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地理条件等; 原因之三是,为了合理规划和利用教育资源; 原因之四是,为了服务于教育。 2、试述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试述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P12-13) 第一,教育领域中很多东西人们难以定论或把握;3第二,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而人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第三,教育是价值高度涉入的事业; 第四,在教育系统中,教学日趋专业化; 第五,对教育管理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对其他管理工作的评价要复杂的多;第六,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3、简述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简述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P

8、75-78) 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从属制与独立制、专家统治制与非专家统治制 4、简述教育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简述教育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P100-102) (1)依法组建和按需设立的原则 (2)完整统一和合理分权的原则 (3)精简机构和事权对应原则 (4)适应变革和自我完善原则 5、简述学校机构设置的原则(、简述学校机构设置的原则(P104-105) (1)精简机构,讲求效率 (2)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3)分工协作 (4)信息联系渠道畅通 (5)因校制宜 6、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和全面贯彻?、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和全面贯彻? 答题要点:我国现阶段的

9、教育方针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回 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原则。回 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规定了教育目的。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的身心素质和人的社 会价值在此得到统一。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 需要,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 教育要为广

10、大人民群众服务,要尊重个体的价值,重视个体的发展。要克 服片面强调社会需要而忽视个体发展需要乃至压制个性发展的错误倾向,将人 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出发点与终极的目的。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目 的。 7、试举例说明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的错位现象(、试举例说明教育政策与教育管理的错位现象(P136)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有了政策,却不去执行; 第二,有了实践,却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撑。 8、试分析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试分析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4答题要点:答题要点: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优点:能够充分调

11、动中央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便于统一全国的教育思想,便于全国教育事业的 统一规划,便于统一领导全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实现教 育机会均等的原则,克服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能规定统一的教育 标准,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弊端:地方没有办教育的自主权,事事 依赖中央和上级,难以充分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各地教育发 展不平衡,束缚地方教育改革积极性。 9、试分析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地方分权制国家的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优点:能够充分调 动地方办教育事业的积极性。能适应本地区政治、经济需要,因地制

12、宜地发 展教育。可使地方根据本地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调整各级各类教育 事业的速度和规模,及时提供各方面的专门人才。能结合本地区的情况进行 教育实验和教育改革。弊端:教育管理权归地方,难以制定全国统一规划, 教育缺乏统一标准,各地各行其是,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各地区经济条件不 同,贫富不均,导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难以实现。 10、教育规范有哪几个层次?、教育规范有哪几个层次?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宏观规范主要体现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上;中观规范主要是指国家对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教育所作出的规范,较之于宏 观规范来说,它对各级各类教育的要求更具体、更明确; 微

13、观规范主要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内部和学校内部的规范,表现为各级组织 机构、各种工作和各种人的规范,相对中观规范来说,它对各种教育工作的要 求更加明晰具体,因而具有更直接更强的约束力。 1111、学校教育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学校教育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学校教育体制改革: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加强 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学校 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学校领导体制;理顺执行体制;加强咨询体制;改善监督 反馈体制。 12、什么是教育法规?教育法规可分哪几

14、个层次?、什么是教育法规?教育法规可分哪几个层次? 答题要点:答题要点: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 文件的总称。教育法规按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教育方面的其他法律和其他法律中的教育条 款;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规章。 13、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筹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想。、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筹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想。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我国教育经费筹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教育经费占和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长期居低不上,国家财政拨 款的主渠道作用没能得到充分

15、体现; 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预算外教育经费的来源数额极不稳定; 教育经费来源受干扰因素太多,尤其是来自国家政治方面的因素,严重 制约着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性。 2、解决我国教育经费供需矛盾的对策 必须继续提高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5通过立法来规定教育经费在和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确保国家在 教育投资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改革教育预算管理体制,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改变现行教育拨款办 法,规范政府的教育投资行为; 扩大预算外教育经费的总额和在教育总支出中的比例。 14、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想。、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

16、想。答题要点答题要点:1、我国教育经费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教育经费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偏重; 教育事业费分配中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偏高; 受教育者人均教育经费中,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学生人均经费差距大。 2、解决教育经费合理分配的若干要点 教育经费分配应向义务教育倾斜,加大对义务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 提高各级教育事业费中公用经费所占的比例; 进一步缩小大、中、小学生均经费比值之差距; 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结构,规范教育经费分配行为, 是教育经费分配科学化的前提条件。 15、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想。、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设想。答题要点:答题要点: 1、导致我国教育投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 宏观原因(4 点) 缺乏科学的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管理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