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24小时灾民自救(2)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4877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后24小时灾民自救(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震后24小时灾民自救(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震后24小时灾民自救(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2 8阅读投稿: l w x w x j t . c o m. c n 读者来信: d z l x w x j t . c o m. c n2 0 1 3 年 5 月 2 1 日星期二责任编辑刘伟馨 视觉设计窦云阳5 1 2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 张良震后2 4 小时: 灾民自救(2 )? 在卫生院对面, ? 号楼和文教 楼之间有条小巷, 它通向一个两层的 幼儿园。幼儿园是上世纪 ? 年代修 建的砖墙木顶轻瓦房, ? 名在蓝色 小床上午睡的孩子被垮塌的屋顶盖 住。小孩很快就被抱了过来, 但这些 只有几岁的孩子生命力极为脆弱, 一 小块砖的打击就会致命。崔彬记得 “最开始抱过来的四个都伤得很

2、重, 有两个已经没有呼吸心跳” 。家长抱 着身子还暖和的孩子, 苦苦哀求。医 生做了胸外按压, 但无济于事。 蒲倩在福堂坝接到的第一个病 人也是幼儿园的小孩。她知道孩子 已经断气了,但可怜的母亲不断恳 求蒲倩抢救她的儿子。蒲倩就在小 尸体上做着人工呼吸和胸部按压, 安慰母亲破碎的心。临时团队开始行动? 这个 长距离的疏散并不容易并不是人人都像秀坪街上的人 那样幸运, 跑几十米就能获得安全。 有时为了获得一块较为平坦之地, 人们需要历经千辛万苦。 在岷江西岸的老街村,王学文 需要跨江才能回家。老虎嘴的堰塞 湖让下游的岷江断流,但江中的泥浆很多。 他找了根木棍做拐杖, 踩着 滑溜溜的石头慢慢走过了

3、河床。 东岸收费站困住的 ? 人倒是 很快组织起来, 食品统一管理, 从办 公室搬出了桌椅、 被子和毛毯, 找材 料搭建遮雨棚。前后几百米的公路 都被巨大的塌方堵死,他们准备在 这个 “相对安全” 的地方等待救援。 王学文的大儿媳陈顺秀也困 在这里, 她指出, 这里地势低洼, 如 果堰塞湖垮塌, 这里将会被洪水淹 没。第二天的事实也证明确实如 此。地质专家李林查看地形后同意 这个看法, 他们需要立刻转移。老 街村就在他们对面的山上, 但他们 要完成一组复杂的动作: 先横跨岷 江, 向下游走几百米, 再横跨一次, 回到塌方后的二级公路上, 才能到 达老街村。 临时团队开始行动,这个长距 离的疏散

4、并不容易。已经到达老街 村的王学文看到他们后,走到江边 盯着上游警戒, 催促他们走快点。 很 快,“有人将手里的毛毯扔了” , 那些 外乡人不必担心挨饿受冻,他们会 在老街村得到很好的照顾。对埋在废墟深处的人来 说?心理素质?已经成为考验 他们的最重要的一关但是镇子里超过一半的人口却 无法疏散, 他们被困在废墟里。 他们 中的大部分人立刻就失去了生命, 还活着的人暂时指望不上那些逃命 的人, 他们得靠自己。 张仕力的妻子陈玉琼走到三楼 后, 发现二楼的垮塌阻断了楼梯。 她把窗帘布绑在窗口,自己顺着窗帘 布滑下, 中间脱手使她的脚扭伤了, 但一心要逃命的念头占据了头脑, 她没感觉到疼痛, 而是飞

5、奔而去。 她 外甥媳妇在后面跟着滑下地时, 发 现她已不见踪影。 卫生院的张华芬住在建设银行 的四楼,她的处境和陈玉琼几乎一 模一样。 她用的是床单, 但打的结不 够紧, 在她降到一半时松开了。 张华 芬摔在地上, 腰部受伤, 成为卫生院 两名受伤员工之一。 不过, 没有谁的 幸运比得上代剑军看到的那个人。 灰尘散开,代剑军跑到新单身楼寻 找妻子王倩。 那栋楼已经摔得 “不成 形” , 找不出完整的碎块除了六 层楼顶一段折断拱起的天花板。他 惊讶地看到,从这个拱起像尖屋顶 的地方, 一个人 “特别镇定、 安安稳 稳地走出来了” ,更想象不到的是, 那个人还 “带着他的手提电脑” ! 对埋在废墟

6、深处的人来说,“心 理素质” , 已经成为考验他们的最重 要的一关。 这是他们从未感受, 甚至 想象过的处境。电厂修配分厂的刘 红英被新单身楼的废墟压在休息室 里。 后来她回忆说:“主震过去后, 废 墟里漆黑一片, 静得可怕。 更可怕的 是刚开始我还能非常清楚地听到四 周传来的呻吟声。这些声音有的像 叹息, 有的像喘粗气, 还有一种像重 重的打嗝声。 没过多久, 所有的声音 都渐渐减弱, 周围再没动静了。 现在 想来, 那些打嗝声, 应该是活人临死 前吐出的最后一口气, 太可怕了。” 不远处,电厂办公大楼废墟下 的幸存者们处境要好一些,他们至少能互相分担黑暗和恐惧。通过喊 话, 马元江、 虞锦

7、华、 牟玉雷、 李科、 李平华、龙建立这六个人互相联络 上了。最外面的龙建立能看到一丝 光线,他利用一把小刀和手边的水 泥块, 慢慢敲出了一个小洞, 但洞口 被钢筋挡住。更深一点的地方是李 平华, 他也能看见一点点亮光, 虽然 没有小刀,但下面的李科把自己的 小手电给了他,他开始徒手慢慢扒 开前面的小碎块。和李科在一起的 牟玉雷则靠扭动让身体周围的空间 宽松了一点。更深处的虞锦华和马 元江关注着自救的进展。两人动弹 不得, 并和其他四个人离得较远, 他 们得另想办法。 马元江只有左腿可以活动, 连 呼吸都有些困难。这种挤压本来会 让他血液流通不畅, 不过, 他现在头 低脚高, 这可以帮助血液流

8、向大脑, 保持清醒。他回忆说:“我扩充空间 的努力失败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 体力消耗,首先强制自己适应废墟 下的恶劣环境,甚至还一再告诫自 己 喜欢这里 。 嘴里默默地念着, 就 像虔诚的教徒念经一样,逐渐达到 一种忘我的境界。 让身心合一, 忘却 肉体的疼痛。 我的心情渐渐稳定、 平 静了, 身体也感觉没那么难受了。” 压在映电宾馆下的蒋雨航也不 是一个人,和他同屋的两名同事都 活了下来。他的头被碎砖块埋住, 但 倒扣过来的床架和身体之间还有一 些缝隙。现在, 他的下铺变成了他的 上铺, 另一个同事则不知道在什么地 方, 只听到他急促的呼吸。 ? 岁的蒋 雨航性格沉稳, 他在母亲工作的贵州凯

9、里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长大, 这所学 校由凯里的卫生学校和其他几个学 校合并而来, 他在耳濡目染下了解了 一些医疗知识。现在他必须少说话、 控制小便、 不流泪, 为身体节省每一 滴水。上面的同事哭着喊疼, 又不停 呼救。他慢慢扒开身边的碎块, 手伸 上去握住了同事的手。 急躁的同事安 静了下来,但很快又变得烦躁不安, 这让他撑不了多久。 有的废墟幸存者和外面的人玩 起了心理战。电厂 ? 号楼喊救命的 人很多,有人说:“把我救出去给 ? 万!”但废墟下马上有人喊出了 ? 万。 废墟下此起彼伏的呻吟和呼救让 一些人镇定下来, 他们的勇气开始被 唤醒。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孩子。 “小学全垮了!” 这个凄

10、厉的喊 叫声惊醒了很多人。报信的人是卫 生院药房的张医师,正要去小学寻 找女儿的董成云看到他“从小学那 边光脚就跑了过来, 脚被石子、 玻璃 划出血, 哭着说, 小学已经垮完了” 。 进小学的道路被电厂办公大楼 的庞大废墟完全堵住,董成云向一 个背孩子出来的家长问明学校的方 位, 从废墟上翻了过去。 他一口气跑 到小学, 感觉到达时地震 “最多过去 ? 分钟” 。 操场上已经有 ? 多名救援者。 烟草物流中心和小学只隔着几块菜 地, ? 多名物流中心的年轻人第一 时间赶了过来。 出租车司机、 小河边 组村民杨云兰的女婿王政洪和 ? 多个司机以及拉丝厂工人一起赶了 过来,这个当了 ? 年坦克兵的人光 着膀子上了废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