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45681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0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 水长 水 机 场 北 高 速 公 路 工 程机 场 北 高 速 公 路 工 程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昆明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单位: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二月 第 1 章 工程概况 2 第第 1 1 章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1 路线方案 长水机场北高速公路工程位于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东区(空港-嵩明片区)内,项目位于东经10255061030105, 北纬250815251122之间。 1、主线 路线起点位于昆明市兔耳关,接国高G56杭瑞高速嵩昆段扩容工程兔耳关枢纽立交匝A, K0+000=AK1+55

2、0。 路线走向总体由西向东南展布, 路线沿山腰向东南布线, 于K1+890至响水村,设置大桥跨越三岔河沟后,路线沿山势缓慢降坡至白汗场南侧(K5+000) ,于K5+396设置空港大道立交,向北连接空港嵩明片区综合交通规划空港大道,向南连接长水机场北航站楼,连接线长5.7公里,形成长水机场与滇中产业新区东片区核心区域杨林、嵩明间快速通道。之后路线向东缓慢升坡布设,经杨官庄水库下游北侧,于K8+266设置独家节特大桥上跨现有国道320和沾昆铁路,经云桥村,路线止于云桥村以东,与国高G85银昆高速在建的新嵩昆段(K28+400)设置枢纽立交相接,路线止点K11+718。 主要控制点:兔耳关、响水村

3、、白汗场、杨官庄、云桥村。 2、北航站楼连接线 路线LK0+000起于机场北航站楼,路线走向由南向北,于LK1+345设置菱形互通立交,连接规划机场内部道路,路线降坡布设,LK4+000与机场北高速公路主线形成十字枢纽,K5+000经白汗场东侧,止点K5+702设置平交接滇中新区规划的市政道路空港大道。 主要控制点:北航站楼、白汗场、空港大道。 本项目路线全长17.42公里,其中:主线11.718公里,连接线5.702公里。 1.2 建设规模 本项目推荐方案全线共设桥梁8495m/15座(桥长按双幅计,下同) ,其中特大4521m/4座;大桥3884m/10座;中桥90m/1座;涵洞27道,通

4、道5道,人行天桥3座;互通式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7处;服务区1处,收费站2处,监控分中心1处。 本项目总投资为 41.1817 亿元(含贷款利息 3.05 亿元) ,平均每公里造价 2.364 亿元,建筑安装工程费 28.9195 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 70.22。本项目计划于 2016 年 5 月开工,2019 年 4 月底竣工,总工期约为 3 年。第 2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 第 2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项目建设区域属于农耕区,属于农田生态系统,周边居民点相对集中,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区域耕地面积广布,人口密度相对较小,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空间充裕,人工植被覆

5、盖率相对较高,整体景观效果一般。 拟建道路两侧 300m 评价区面积为 712.35hm2。因评价区所属地区为低山农耕区,当地植被类型以耕地为主,所占比例为 41.21%;其中旱地所占比例为 32.65%,园地所占比例为 4.39%;水田所占比例为 4.17%。其他植被类型所占比重均较小。 本项目地形基本为缓坡丘陵带,评价区地势起伏缓慢,植被的垂直分布不明显。线路所在区域为农作区,全程所经区域基本上以旱地为主;评价区的水田主要分布于 K6至终点的沟谷地带。 评价区分布有维管植物 44 科 128 属 171 种,其中蕨类植物 5 科 5 属 9 种,裸子植物 2 科 4 属 5 种,被子植物

6、37 科 119 属 157 种。评价区自然植被共有 2 个植被型 2个植被亚型 2 个群系组成,即华山松林和火棘灌丛两类。 评价区分布有陆生脊椎动物 11 目 28 科 44 种,其中两栖类 1 目 2 科 2 种,爬行类1 目 3 科 4 种;鸟类 8 目 21 科 34 种;哺乳类 1 目 2 科 4 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共 3 种:松雀鹰、普通鵟和红隼,均为猛禽。 本项目位于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中的 I3-2 嵩明低山盆地农业生态功能区,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但并不是生态功能区划中禁止开发和主要控制的项目,而且本项目的修建有利于当地农产品的运输

7、。因此满足昆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相关要求。 2.2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花庄河杨官庄村监测断面所有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质量良好。 工程 K4+100K5+600 路段位于牛栏江流域(云南段)水环境保护规划中调水水源区(区)的重点污染控制区(2 区);K0+000K4+100、K5+600K11+718.02 路段均位于调水水源区(区)的水源涵养区(3 区)范围内。 第 2 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 2.3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工程评价区及其附近主要出露地层有第四系(Q)、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

8、系(D)、志留系(S)、奥陶系(O)及寒武系()地层,评估区岩土体较为复杂,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差。 工程评价区内不良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冲沟、 岩溶、 风化岩体及红粘土 (膨胀土) 、人工填土、弃土等特殊土,现状危害性小中等。 工程评价区地下水划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大类,各地层、各部位岩性富水性差异较大,受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制约,地下水结构特征不尽相同,总体地下水脆弱性高;总体,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2.4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环境噪声测点昼间、夜间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说明工程沿线声

9、环境现状质量良好。 2.5 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日均值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GB3095-1996)二级评价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2.6 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述 项目直接影响区 2012 年土地总面积 1004.05km2,总人口 49.4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较少,仅占总人口的 24.65%,农业人均耕地 0.04hm2/人,说明项目直接影响区对耕地面积影响较小。 项目直接影响区 2012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6742349 万元,人均生产总值达 78127元,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其余各项经济

10、指标也处于健康发展趋势,说明项目直接影响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项目直接影响区交通运输条较好,为拟建公路的材料运输提供便易。 项目直接影响区矿产资源及旅游资源一般,拟建项目沿线不存在压覆矿产。 项目影响区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均较高,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乡人民的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 第 3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 第第 3 3 章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工程永久占地指标低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用地标准限值的低值,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完全满足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标准限值要求。 工程永久占地

11、 187.89hm2,其中占用耕地 22.34hm2,被占用耕地丧失了原有的农业产出能力,从而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工程建设永久占用的自然植被将永久改变土地的性质,由林地变为建筑用地。临时占地的自然植被,在公路建设竣工后虽然能够逐渐恢复,但是其生态质量将比施工前降低。但是,这部分临时占用的自然植被的面积很小,影响很小。 工程在施工期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占地占用动物栖息地生境、施工活动尤其是爆破作业的噪声影响动物活动、施工中的三废也将对动物栖息地生境的干扰和破坏,这些将迫使施工区域的动物暂时远离施工区域;运营期公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为交通噪声和夜间车辆行驶时灯光对动物的

12、栖息和繁殖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工程建设将占用基本农田 12.50hm2,但本项目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的占用,会对项目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协助地方国土部门做好土地占用的补偿工作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并做好施工后期临时用地的复垦工作。 3.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2.1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工程施工不可避免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污染源主要有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桥梁施工和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等对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等。 1、建筑材料运输及堆放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分析 路基的填筑以及各种建筑材料的运输等,均会引起扬尘,施工产生的粉尘影响是难免的。而这些

13、扬尘会随风飘落到路侧的水体中,尤其是对靠路较近的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建筑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物质等在其堆放处若管理不善,被雨水冲刷而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筑路材料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使其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 2、施工期混凝土拌和场及构件厂生产废水的影响分析 第 3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混凝土拌和场及构件厂的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转筒和料罐的冲洗,废水排放具有悬浮物浓度高、水量小、间歇性集中排放等特点。由有关资料,混凝土拌和场每次冲洗废水量约 0.5m3,废水中悬浮物浓度约 5000mg/L,pH 值在 12 左右,废水污染物

14、浓度超过了污水排放浓度一级标准限值的要求。因此对这部分污水需要设沉淀池集中处理集中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或场地冲洗,禁止外排。 3、施工期含油污水对水体的影响 施工期含油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的修理、维护过程及作业过程中的跑、滴、漏,同时桥梁上部结构及涵洞施工过程中会使用模板和机械油料。 其成分主要是润滑油、 柴油、汽油等石油类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水体,则浮于水面,阻碍油水界面的物质交换,使水体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给,给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造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中应严禁机械油料和废油直接进入水体,废弃机械油料直接进入水体,废弃机械油料和废油要及时回收后进行处理,遗漏在土壤中的机械油料和废油要回收并交有

15、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4、降雨产生的面源流失对水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裸露的开挖及填筑边坡较多,在当地降雨条件下,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而进入周围水体,对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淤塞泄水通道及掩埋农田。所以在施工期间要注意对这些裸露边坡的保护。 公路在施工时考虑了塑料薄膜对开挖和填筑的未采取防护措施的边坡、堆料场、预制场等进行覆盖,在表土堆积地周围用编织土带拦挡、在桥梁及堆料场周围设置沉淀池等措施。在采取这些措施后大大的减少了表土裸露及被雨水冲刷,且设置的沉淀池对含泥污水也有沉淀作用,在降雨条件下所产生的面源流失量也较小,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3.2.2 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建

16、成营运后,随着交通量逐年的增多,沉降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车辆油类以及散落在路面上的其它有害物质也会逐年增加。上述污染物一旦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对水体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路、桥面径流污染形式一般称为非点源污染,也称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的程度与车流量、燃料成分、空气湿度、风向、风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工程沿线部分路段为农业及林业生态区,植被较茂盛,空气湿润,车辆扬尘量较小,面源污染的产生量相当有限。公路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桥面污染负荷比较一致的情况下,降雨初期,路面径流污染一般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降雨一段时间后,污染会逐渐降低。公路路面在降雨初期到形成径流的40 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浓度比较高,40 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第 3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 长下降较快,雨水中 BOD5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 值相对较稳定。降雨 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