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4081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穴实验高中高三语文综合测试(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武穴武穴实验实验高中高三高中高三语语文文综综合合测试测试(三)(三)一、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宿仇/宿将 翘首/憔悴 差可告慰/差强人意 B殷红/殷切 俊俏/讥诮 恪守不渝/溘然长逝 C巨擘/糟粕 疤痕/奇葩 封妻荫子/绿树成阴 D溃脓/馈赠 翩跹/纤维 曲径通幽/曲尽其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演绎 蜗居 化妆品 与日剧增 B安份 洗涮 一炷香 各行其是 C缉私 按揭 增殖税 好高骛远 D娇嗔 飙车 放冷箭 要言不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贺岁大片让子弹飞即将创造岁末票房新高,在影片中葛优和姜文的搞笑表

2、演真是 无所不用其极,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B腾讯公司宣布很可能于近期在装有 360 杀毒软件的电脑上暂停提供 QQ 聊天的服务, 消息一出如石破天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担忧。 C笔者认为,面对急剧升温且呈盲目发展状况的房地产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应高屋建 瓴,全面加强市场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D在排球比赛中,十六班同学顽强拼搏,把对手打得前仰后合,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 手之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韩国在距朝韩军事分界线仅 25 公里的京畿道抱川举行的规模空前的陆地、空中 联合军事演习,使得朝鲜放出“狠话”回应称,朝方已经做好了开展核圣战的准备。 B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

3、板面积大约有 3 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单体面 积太阳能屋面。 C新一代的心脏起搏器能根据机体对心排血量的要求 而自动增加或降低 起搏频率, 从而满足机体生理需要。 D成都国际影像艺术基地迎来了 70 多位“国际小姐”,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佳丽们 在这里参加主题为“让美丽留在成都,让成都带给世界”的成都影像艺术之旅系列活动。 5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是一个遗腹子,母亲改嫁后,在继父家受尽虐待,母亲死后,继父把他送去当童 工,大卫历尽艰辛,找到世上唯一的亲人(他的姨婆) 。在姨婆的培养下,大卫刻苦上进, 终于成了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大卫科波菲 )B贾迎春,

4、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 栊翠庵为尼。 (红楼梦 )C堂吉诃德劝说一个又矮又胖的名叫桑丘的农民当自己的侍从,并许诺将来征服个把海 岛后就封他做海岛的总督。桑丘家里很穷,正想出去碰碰运气,于是就答应了堂吉诃德的 请求。 (堂吉诃德 )D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获全胜。赵云救出刘备,逃往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误从 死门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石阵(又名“八阵图” ) ,幸得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领,才从生门 而出,得以逃脱。 。 (三国演义 ) 二、阅读下面的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字,完成 6 68 8 题。题。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

5、各有侧重, “敬”是内心修养, “恭”则 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 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 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 “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2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 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 上。宋儒曾拿

6、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 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 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 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 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 往往方

7、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 “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 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 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 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 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 于一处,不

8、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 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 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 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 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 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 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

9、文化导论)6下列对于“恭” “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 “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C “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 “恭” 。 D “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7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主一无适之谓敬” ,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 响和蒙蔽。 B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 ,说明一个人

10、如果能保持“敬” ,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 侵入而受损。 C “俨然人望而畏之” ,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 行为的目的。 D “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 心致志的益处。 8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 “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3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 迁中的新发展。 C作者认为, “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 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

11、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 出轻慢之心。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1 题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 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 得罪。 ”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 ”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 ”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 ”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 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

12、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 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 “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 “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 “势”、 “秉”、 “机”也。惟宦官惟宦官宫宫妾乃不敢言妾乃不敢言谕谕及机以及机以为为 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贺举进士士为为可邪可邪为为不可邪不可

13、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 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 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 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不避讳,即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 的母亲名叫“征在” ,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 ,说“在”的时候不说“征” 。不讳 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 、 “势” 、 “秉” 、 “机” 、 “谕”均与唐代皇帝 名音同音近。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4、)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凡事父母,得如曾参 事:侍奉 C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用作驳斥毁谤者的论据的一组是( ) 律曰:“二名不偏讳” 。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 孔子欤。 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 。 A B C D 11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李贺准备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 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

15、,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 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 ,也不违反“嫌名律” ,毁谤 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4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 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12断句(3 分)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惟 宦 官 宫 妾 乃 不 敢 言 谕 及 机 以 为 触 犯 士 君 子 言 语 行 事 宜 何 所 法 守 也 今 考 之 于 经 质 之 于 律 稽 之 以 国 家 之 典 贺 举 进 士 为 可 邪 为 不 可 邪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分) (1)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2)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3)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四、四、14.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8 分) 曲江对酒 唐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注】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