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37947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措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2006 级 徐文杰摘要:摘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基础。而目前农村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依然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务实措施,方能尽快改变农村健康教育滞后的问题。关键词:关键词:健康教育 重要性 现状 策略一、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一、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教育活动, 能够促使人们自觉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形成健康行为, 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生活质量

2、, 延长寿命。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83% 以上, 只有搞好农民的健康教育, 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才得以实现。建立新中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逐渐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都有明显提升。但是健康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而农村更为薄弱,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居住卫生和饮用水卫生条件差, 生活质量不高, 卫生知识和卫生资源匮乏、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导致的慢性疾病、传染病、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在农村中仍普遍存在,这不但给农民朋友的身心健康带来危胁,给农民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失,也大大增加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财政支出的负担。现在在农村,农民吃的食物多由粗粮改变为细粮,脂

3、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吸烟、饮酒急剧增加等等。这些生活方式正在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多种慢性病,而这些潜在的危险大多数农民都未能意识到。近20年来,疾病谱与死因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血压、冠心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在农村明显上升,并成为主要杀手。据卫生部统计资料,2003年我国农村的慢性病的患病率是104.7,而2008年上升到140.4,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70. 0%以上。另外据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78个农村县死因统计发现,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顺位: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

4、神障碍,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3.5%。若能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就能减少40%-70%的死亡、伤残。尽管脊髓灰质炎、麻疹等许多传染病,通过计划免疫工作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痢疾、肝炎、结核病、艾滋病、SARS等新老传染病仍然在影响人民的健康。结核病的卷土重来, SARS的暴发流行,艾滋病感染者近几年的快速增加等,充分说明了传染病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一个影响国民经济、国家安全的社会问题。这几年在农村出现的严重食品卫生事件不断增加, 如1998 年冬的山西朔州毒酒事件、2004 年4 月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吊白块”案件等,除农民收入低和

5、卫生、工商等部门监督执法不严外, 农民卫生意识淡漠, 卫生知识缺乏也是导致这些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疾病是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速度。农村的现实证明,农民奔小康, 身体要健康; 农村经济要繁荣, 农民健康是保证。开展健康教育,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的突破口,所以向农民开展卫生科普宣传和系统的健康知识行为教育刻不容缓,通过这个来提高农民医疗卫生识、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方式,提高自我保护, 增强自我防病知识,防止可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为农民健康保驾护航。农民认识上的提高, 必将带来他们行动上的变化。身心健康的“新农民”是社会主

6、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村健康教育进一步塑造身心健康的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农村健康教育现状二、农村健康教育现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疾病防控工作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村健康教育也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还依然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一)政府不够重视。农村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真正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没有得到切实贯彻。大多数地方仅成立了一定意义上的领导小组,但未能把农村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政府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没有很好地将村委会、教育机构等充分协调起来

7、。而且在健康教育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健康设施缺乏,这必将导致健康教育工作在农村的滞后。而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的公共事业。在这次实践中,在四个村的走访座谈中也了解到,农村干部对健康教育的认识非常不足,甚至对此漠不关心,从而在学习健康知识方面起不到带头作用。(二)健康教育人员转业素质不高。健康教育队伍现状面临着与工作要求、社会发展很不适应的挑战。 健康教育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村的医疗困境不仅仅是“缺医少药”的问题,而是缺乏卫生常识的问题。农村有 120 万卫生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的培训,所以很难为农民提供合格的卫生服务。(三)健康教育机构不健全,农村健康教育力量薄弱。在

8、卫生防疫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转制以前,部分省市县建立有健康教育专门机构,随着机构改制许多地方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也相应撤销或合并到医院的科室中,而且现在健康教育机构多设在县城,卫生人员除了在医疗机构张贴宣传画、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外,极少主动地去到基层农村向农民讲解健康知识。直接性的基层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大多交给了村卫生室来完成,而村卫生室的数量也呈逐年减少趋势,根据卫生部 2008 年底的调查资料,村卫生室由 2001 年的 69.9 万个降到了 2008 年的 61.3 万个,致使本就薄弱的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四)乡村医生的工作存在很大问题。自第一次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 20 世纪 90

9、年代瓦解以后,村卫生室多变为村医生私营,这种性质也制约了其向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乡村医生一般都提供“免四费”,即免挂号费、诊断费、注射费、出诊费等的服务,所以, 乡村医生只能把卖药作为谋生手段, 盈利成为村卫生室最大的目标。我国大部分农村健康教育工作都是由乡村医生兼任的,由于目前合作医疗体制不够健全,他们偏重于治疗,而对无偿的预防、保健的宣传教育只是应付。在此次实践调查中也发现,村卫生室都是村医生个人经营,在健康宣教方面没开展过过世纪 90 年代瓦解以后,村卫生事多数变为任何工作,甚至有些卫生室医生对健康教育都不了解。(五)工作难度较大。导致农村健教工作的滞后,农村的本质问题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10、。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卫生条件设施较差,学校教育非常忽视健康教育, 加之农村健教又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农民对健教不感兴趣,对卫生防病知识的需求还不迫切。近年来由于农村中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经商、上学,只留下文化相对低的老年人、妇女、小孩在家,他们很难接受健康知识的教育,再一个广大农村居住分散,信息传递慢,所以给农村健康教育加大了难度。三、农村健康教育务实对策三、农村健康教育务实对策近年来,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广泛的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普及过程中,农民群众的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均有了一定提高,但结合农村健康教育的战略地位和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争取领导的支持,体现

11、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与牵头作用及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 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健康教育与卫生事业同步发展,否则, 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虚多实少的现象还得持续下去。政府可以加大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购置一些必要的设备,如录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当政府真正成为农村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付费者时, 就可以对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工作进强制干预,以保证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农村区块责任医生制度。可以将乡镇公共卫生工作分成若干责任区块,每个区块配备适当名额的卫生技术人员和临床医生和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健教场地布置和村民动员工作。各区块的责任医生可当作是各自区块的健康教育教师,为负

12、责的区块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我想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平台,不仅极大地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并可促成良好的医民关系,有着非常的积极意义。(三)高农村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免费为县乡村医护人员进修、培训,为其传授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力争使他们成为农村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并将培训、考评以及其相继开展的健康教育工作成果纳入个人的考核之中,以提高他们主动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卫生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四)建设试点村。健康教育试点村的建设对周边村庄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健康教育的开展和普及起着相当的影响作用,应逐步加强和扩大试点村的建设。可以先在各县选择一个村作为试点村

13、,产生影响后,再在各乡镇选择一个试点村,逐步扩大影响,最终基本达到村村能享用预防保健知识的程度。我想这是一个效应性的工程建设。(五)建立健康档案。据了解健康档案中个人出生后的所有健康信息都能保存,并在各医疗机构共享信息。通过比较一段时间来所检查的资料和数据,你可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直观了解自己的体重、血压、 脉搏等指标是否超出正常范围,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疾病;知道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有利于下一步医疗保健的决策。在农村普及建立健康档案,对健康教育工作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会在人们心中埋下一颗健康的种子。(六)建立健康教育志愿者服务站,发展壮大高校联盟。在全国各地区建立健康教育志愿者

14、服务站,然后在全国各高校招募志愿者,形成高校联盟。志愿者服务队伍可以在医院与农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服务的桥梁,实现医疗卫生单位与农村居民的互动;也可以利用寒暑假以志愿者进农村的模式,将健康知识以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全国大范围进行宣传疾病预防为主的大型讲座,发宣传资料、建立网站、走访宣传等等。(七)宣教资料的通俗化和科学化。信息社会, 农民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渠道较为广泛, 但现在社会上的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良莠不齐, 甚至出现完全对立的理论知识,而让农民群众无所适从或接受错误的信息,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宣教材料在内容上应结合当前农民形势和季节性防病工作的重点,以既科学又通俗易懂的预防保健宣传资料为

15、主,切忌专业知识、专业术语过多的现象出现。但也不能进行盲目性和脱离实际的口头说教。可以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 比如将各种卫生知识编成“顺口溜”、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单,以方便农民记忆。这样既可提高农民群众对基层健康教育人员的信任度, 也增强了农民群众健康行为的适从性, 最终提高健教工作的成效。(八)具体的一些宣教形式。1、可根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不同层次分别举办培训班,比如村干部班、老年班、庭主妇班、青年班、婚前培训班等等;2、村里开辟健康教育活动室,订阅卫生类报刊书籍,设卫生宣传栏并定期更换内容,方便村民阅览,也可定期播放“九亿农民健康教育”的录像带和一些相关科教片

16、;3、各地电视台、电台、电影院都应在适当时间开展每周 12 次的健教专题节目,电视台尤为重要。电视台可以针对广大农民群众举办一些有关预防保健的有奖知识问答。在 2001 年全国 6 省农村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显示,农民健康知识来源,在富裕县有 83.1%来自电视,贫困县也有 74.3%来自电视。可以看出这种模式是最方便快捷,最具影响力的模式,这也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需要的;4、开设健康咨询电话、健康体检等免费医疗服务,增加农民获取卫生知识的途径;5、加大农村改水改厕的力度,让农民能喝到干净的水,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6、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要使健康教育深入下去,还要抓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的重点人群是村干部、家庭主妇和学生。村干部是农村的组织者,他们一旦掌握健康知识,可以影响到整个村子的居民;家庭主妇在家庭中是唱主角的,他们掌握健康知识后,可以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行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他们可以掌握系统的预防保健知识,再通过他们向家庭、社会传播,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可以闭门造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