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3690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分析类试题解题方法例析比较分析类试题解题方法例析第第 1 页页,共,共 3 页页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比较分析类试题解答方法例析一、高考试题示例一、高考试题示例1、 (2014北京卷37)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 ,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 (即中央之国) ,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1)概括

2、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8 分)【答案答案】 (1)共同: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解析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周王自称天之子 ,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 (即中央之国)以 及“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罗马 成为世界中心,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等文字信息从文明没有走到一起的角度思考作 答; 2、 (2011浙江卷38)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 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

3、“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 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 差别。 答案为: (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 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 (2011安徽卷36)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 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

4、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 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 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答案】 (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

5、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 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 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 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 【解析】第(3)问, “不同”的表述要注意可对比性,从性质、作用、标准等角度回答;“社会观念”可 以从人们对知识、财富、个人价值等问题的态度回答。 4、 (2013海南卷28)材料二 1875 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

6、民议会两院 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 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 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6 分) 【解析】第二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和美国政体有何不同,注意从总统,议会,内阁几 个方面来比较。 【答案】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

7、 总统之下设有内阁。 (6 分) 5、 (2012山东卷29)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 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答案】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 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制。 二、解题

8、方法指导二、解题方法指导 【题型特点】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这种设问类型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比较在上的相同 点(或相似点) ” “指出和在方面的相同点(或相似点) ” “比较在上的共同点” 等。 2. 不同点(或相异点)比较类:这种设问类型呈现的方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 “指出和在 方面的不同点” “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等。3.异同点比较类:其呈现形式主要有 “比较和的异同点” “对和进行比较”等。 【方法归纳】比较类设问的解答基本上分为四个步骤: 1.明确比较对象。首先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题方法例析比较分析类试题

9、解题方法例析第第 2 页页,共,共 3 页页孔子讲学图雅典学院(左上角苏格拉底正和四位青年交换意见)2.明确比较方向。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 3.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一般来说,题目已经设立了比较点的按照要 求比较即可;对于没有明确比较内容的题目,要依据材料的叙述角度、设问的层次性等确定比较点。 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 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 4.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组织共同

10、点(或相似点)的答案时, 首先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 “方式”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 二者的共同之处。对于不同点的答语也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 ,在行文中也 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的旨意。 【注意环节】如何减少比较类试题的失分? 知识范围、比较方向、语言表达能力是考生在答比较 类试题过程中得分的关键。如何把握这些得分点,快速提高该类试题的分数呢? (1)把材料所给的时间、事件、人物等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客观、全面地对该题材 料进行解读,避免断章取义、主观臆断。如例题 2 中比较对象的知识背景:一是罗斯福新政的历史 背景,二

11、是里根担任总统后进行恢复经济的社会改革,这些信息隐藏在材料的背后,需要结合时间 等推测得出。 (2)确定比较的方向,即横向比还是纵向比。如调研 2,第(1)问是纵向比不同时期美国贫民的 状况;第(2)问第一小问是横向比1983 年时的美国人贫富分化的情况。当这样的比较对象被揭示 出来时,考生距离正确解题又近了一步。 (3)语言的表达是决定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结合材料、问题中的关键词语组织答案, 即围绕核心问题解答;其次在组织答案时不要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晦涩难懂的词句或过于偏激的言 语,不要把自己的观点、评价绝对化。三、试题训练三、试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晚明时,

12、中国政治上已明显比西方落后。 (清朝)康乾历称“盛世” ,但生产力并无根本性 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几百年欧洲每个世纪都有创造。中西发展趋势上差异,已十分昭 然。陈乐民欧洲与中国 材料二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并且领先于世界,东西 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对中西社会从 17 世纪至 19 世纪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不 同发展趋势加以比较。 (12 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

13、议会、司法部门、审计 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 国家。1889 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 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 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 济等监控规程。时至 1 96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 ,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 会监察专员署。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材料二 1927 年至

14、 1949 年,这一阶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太原约法 、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 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 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其时,国家赔 偿制度开始起步,地方自治、冤狱赔偿运动对人民监督权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南京国民政府的以 党治国、一党专政窒息了监督权利的发展空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利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 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

15、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 督机构人民监察通讯员制度。于洪生权力监督一一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与中 国古代监察制度相比的进步性。 (12 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共监督制度的异同。 (13 分) 3材料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 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 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 响的理智的体

16、现。 (1)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8 分) 4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600300 年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 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 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 同的教学形式。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 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 特征。 比较分析类试题解题方法例析比较分析类试题解题方法例析第第 3 页页,共,共 3 页页答案答案1【答案】 (1)中国明清两朝在政治上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2 分) ,而西方政治上逐渐确 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