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836824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要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西大垸中学 钟家辛 现在,我们有的化学老师一讲到物质的物理性质,往往就是要学生看书上 第某页、第某段,让学生划划杠、记一记,一代而过。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 因可能是认为物理性质的教学没有化学性质的教学重要。这种认识是危险的, 也是十分错误的。我们知道,教学内容的教学地位是由课程标准确定的。事实 上,物理性质的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教学 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元素及其化合物 知识的教学中应该重视物理性质的教学,应该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 物理性质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理性质与化学

2、性质密切相关,且对化学性质的正确掌握和全面理解 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则是物质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 是同时发生的,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可见,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事实上,许多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溶解性等已隐含了某些化学性质。 如:熔点低的物质在保存和使用时应注意其热稳定性。又如:氨气易溶于水, 表面上看是一个物理性质的问题,实际上已存在着化学性质的问题。氨气溶于 水时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NH3 + H2O NH3 H2O NH4+

3、+ OH-由于产生了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而使溶液显碱性。 二、物理性质是进行物质鉴别和分离的一种方法依据。 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简化鉴别的步骤和方法。如有三瓶气体分别是 O2、Cl2 和 NO2 ,如何将它们区别开呢?O2 是无色的,Cl2 是黄绿色的,而 NO2 则是红棕色的,根据颜色就很容易区别。又如,要检验亚铁盐是否已经被 氧化成铁盐,将 KSCN 溶液滴入亚铁盐的溶液中即可。若溶液呈红色,则说明 亚铁盐已被氧化成铁盐。这是利用了 Fe3+ 能与 SCN发生显色反应: Fe3+ + 3SCN = Fe(SCN)3 (红色)是根据物质颜色的变化来检验的。 再比如,有三瓶无色的溶液分别是 N

4、aCl、NaBr 和 NaI,如何鉴别它们? 分别加入少许 AgNO3 溶液和稀 HNO3,根据生成的沉淀的颜色就可以鉴别它们:NaCl + AgNO3 = NaNO3 + AgCl(白)NaBr + AgNO 3 .= NaNO3 + AgBr(淡黄)NaI + AgNO3 = NaNO3 + AgI (黄)此外,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可利用此性质同那些难溶于水的气体如 H2、O2、N2 等区别开来;NH3 和 SO2 都分别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可利用此类性质与一些无色无味的气体区别开来。 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还可以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如碘单质具有升华的 性质,可利用此性质通过加热的方法将碘

5、从砂土中分离出来;分离苯和硝基苯 则可以利用它们沸点的不同通过蒸馏的方法进行。如果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 里溶解度相差很大时,则可以利用萃取的方法进行分离或提纯,如利用 CCl4 可以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三、物理性质与物质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性质体现结构。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物理性质作为物质的性质当然由物质的结 构决定,同时物理性质也能反映物质的结构。所以,掌握物理性质能加深对物 质结构的理解,而把握物质的结构又能促进对物理性质的学习。 物质的结构能从物理性质上反映出来,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例 如,仅从范德瓦耳斯力的角度来看,HF 在卤素氢化物中是熔沸点最低的,然而,

6、实际上 HF 的熔沸点却较同族元素氢化物的都高,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来 人们发现,在 HF 分子之间除了有范德瓦耳斯力之外,还有一种叫做氢键的作 用力。再比如,白磷不溶于水而易溶于 CS2 ,红磷则两者都不溶,这反映了白 磷和红磷结构上的不同。事实上,白磷的分子是正四面体构型,而红磷的分子 则结构复杂,可能是链状结构。 物理性质反映了物质的结构,然而,更重要的是物质的结构决定了其物理 性质。例如,CO2 和 SiO2 虽是同族元素的氧化物,但由于 CO2 是分子晶体, SiO2 是原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当然相差甚远。再比 如,胶体由于其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

7、而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胶体粒子对光具有散射作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就能形成光亮的“通路” ,即 丁达尔效应。 四、物理性质可作为制备某些物质,判断某些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 许多化学反应的发生都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在溶液里进行的某些复分 解反应和某些物质的制备反应就是如此。 复分解反应能够进行完全的条件之一是有溶解度小,能离开反应体系的难 溶物(沉淀)生成。如:Ca(OH) 2 + Na2CO3 = CaCO3 + 2NaOH另外,盐与盐、盐与碱的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必须溶于水才有可能发生。 浓硫酸是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用它和食盐共热可制取低沸点、易挥发 的盐酸,用它和硝酸钠共热则可以制取低

8、沸点、易挥发的硝酸。 H2SO4(浓)+ 2NaCl = Na2SO4 + 2HCl H2SO4(浓)+ 2NaNO3 = Na2SO4 + 2HNO3 五、物理性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重要作用。 氨气、氯化氢等气体极易溶于水,决定了对它们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喷 泉”实验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制备这些气体时要用干燥的集气瓶通 过排空气法来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浓 H2SO4 比水重,而且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 H2SO4 时要把浓 H2SO4 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地搅拌。 利用物质的溶解度或沸点的不同,可以把混合物分离

9、开来。在化学实验中, 许多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就是利用的这一原理。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如粗盐的提纯。结晶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根据它们 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如硝酸钾和氯化 钠混合物的分离。蒸馏和蒸发是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 了物质沸点的不同,如石油的分馏,水的蒸馏等等。 六、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和一些用途与物理性质有关。 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如:冰的 熔点是 0,水沸点是 100,所以水在常温下为液态;金属汞熔点低,只有-39,所以常温下汞是液态的,是唯一的液态金属。某些物质的一些重要用途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如:金刚石是自然 界里最硬的物质,所以可以用它来做钻头:石墨质软,又呈深灰色,所以可用 于制铅笔芯。 以上我们列举了物理性质在化学教学中六个方面的重要性。可以说,物理 性质的教学是不可忽视的,应该把物理性质的教学放在它应有的教学位置上来。 我们应该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把握好教学的深广度,有的物质的物理性质要讲好, 有的物质的物理性质要讲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