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83089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居行知补校语文模拟四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浙江仙居行知补校高复班月考试题(原创)语文(四)2012.11.28一、共五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A 收讫迄今 缂丝恪守 绾结莞尔 妊娠莘莘学子B 苫布嬗变 对峙侍奉 蜷伏甲醛 湍流气喘吁吁C 绚烂炫示 训诂故旧 争吵炒股 怅惘为虎作伥D 敦厚蹲下 称心澄清 坼裂掣签 档期安步当车 2、下列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胳膊 挖墙脚 墨守成规 卑躬屈膝 B.骨骼 莫须有 囤积居奇 以逸代劳 C.彗星 座右铭 鸠占雀巢 在所不惜 D.慧眼 吓马威 星罗棋布 面面俱到 3、下列各句中成语或俗语运用正确的一组是:( ) A.师兄师姐的画

2、让我鞭长莫及,今年的考生有那么多,想想都觉得身心疲惫。 B.有时候,遇到一些难缠的顾客, ,他也总是和颜悦色,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C.俱乐部的头脑清醒,主教练沈祥福在赛后也一直强调功亏一篑。 D.她清楚地知道“女大不中留”的道理,离开了养尊处优的家庭,凭着一股韧劲在上海 这个竞争激烈的洋场打拼,终于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为表达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4 月 21 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 全国和驻外使馆下半旗-。2010 书香中国,以“今天你读了吗?”为口号倡导大众阅读,讲述中国人的阅读故事, 通过各个层面-

3、中国人今天的阅读风貌。 中国传统节日-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 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真正解 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问题。 A.致哀 展示 蕴蓄 许诺 B.志哀 显示 蕴蓄 许诺 C.致哀 显示 蕴涵 承诺 D 志哀 展示 蕴涵 承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 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B.林晓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 算能力其实可以从

4、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 C.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 D.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要 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每小题 3 分)荷兰画家梵高有一幅名画农鞋 ,被后来者纷纷解读。其中以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释 最为深入人心:鞋具磨损内部那黑洞洞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艰辛、回响着大地无声召 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一言以蔽之,好的艺术品就是在人与大地之间 建立起某种关联。 由此想到中国美术馆的一个画展。

5、在近日由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子夜墨魂-周一 波画展”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深入大地”的作品:背着小方桌兴冲冲迈步的赶席 农民、在家看孩子种地的留守男人 、讽刺“钓功名者”的独钓 、体现城乡变迁的 二嫂进城 、反映城市陌生人社会的喊楼.这些作品题材,或拾取于乡间习俗, 或根植于时代变化,使人感受到了深厚的乡土情感和现实关怀。 通过作品反映民意、民情、民风,并提出耐人寻味的现实问题,这是周一波画展的重 要特点。 “大风吹过黄土坡,还从纸上听民声” ,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 画作不仅汲取了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地“水墨杂文”艺术风格,更重要 的是始终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

6、切关注,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而无论是“乡土幽默” 的专业评价,还是“民生情怀”的观众留言,画展收获的赞誉,也再次印证了那句大白话: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身之所立,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 如阴晴众壑殊 乾坤日夜浮 ,亦必不逾此限。 ”一件文艺作品所以感人,是因为它所表 现出的人物、环境或者事件,符合并唤起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体验。所谓“胸中自有 万千丘壑” ,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深入生活,不投身大社会大自然中,胸中的丘壑又从何而来?纵观当下许多文艺作品,小品卖拐被反复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好评如 潮,就在于它们深入生活、有现实关怀。反之,一些电影被诟病

7、“空洞乏味” ,往往是因为 闭门造车;一些作品被人批评“看不懂” ,根源就在于凭空臆造。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社会, “秀才不出门”固然也能“全知天下事” 。然而,越是在 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生活的意义就越为重大。一是因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有躬身体 验才能去伪存真;而是因为深入生活,不仅包括信息掌握,更包含着感情培养而后者正是 艺术创作的激情源泉。在这个意义上,正如一位论者所言:现代农业可以搞无土栽培、工 厂化生产;但艺术创作如果也搞无土栽培、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产生鲜活、富有生气的 作品。 疏远了生活的人,生活也会疏远他;离开了泥土,就没有鲜花。毛泽东同志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这样说

8、:“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 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他 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 身处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能否踏准社会前进的鼓点,回应时代风云的激荡,让“艺术鲜 花”植根于“生活泥土” ,这直接决定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关系到文艺是否能如鲁 迅先生所言,成为“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 (人民日报2011 年 4 月 8 日)6.下列不能证明“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梵高的农鞋 ,之所以能成为一幅名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在人与大地之

9、间建立起了某种关联 B.“子夜墨魂-周一笔画展”汲取了西方当代绘画的艺术精髓,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杂文” 艺术风格。 C.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 “身之所立,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 阴晴众壑殊 乾坤日夜游 ,亦必不逾此限” 。 D.小品卖拐被反复播放,电视剧士兵突击获得好评如潮,就在于他们深入生活, 有现实关怀。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通过作品反映民意民情民风,并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切关注, 对民间疾苦的高度关切,这是周一波画展的唯一目的。 B.一些作品被人批评看不懂,根源在于凭空臆造,一些电影被诟病空洞乏味,就是因为闭 门造车。 C.

10、作为中国长安画派的创新人物,周一波的画作始终保持着对脚下大地的热切关注,对民 间疾苦的高度关切,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水墨杂文”艺术风格。 D.作者认为,在众声喧哗的语境中,只要躬身体验,才能去伪存真,才有可能发现生活中 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8.请你简要说说对“让艺术鲜花植根于生活泥土的理解。- - - -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18 分)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

11、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浸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

12、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 ”即皆报可。(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注】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第明经 第:考取。B. 子无为嫌 嫌:疑忌。C. 俾其守约束 俾:使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A

13、. 吾所不及 B. 因极推引公之逮所由使也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 逸则富以康 D.保邦于未危醉则更相枕以卧 室西连于中闺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B.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_-(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1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诸 司 奏 议 悉 心 纠 驳 故 帝委 之 或 时 移 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