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83042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必修4向量的概念及表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高一数学必修高一数学必修 4 4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

2、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难点突破:借助原有的位移、力等物理概念来学习向量的概念,结合图形实物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一个质量 m=60kg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 =60 角斜向上的拉力 F=10N 的作用下向左运动了 5m ,求拉力所做的功。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物理中的标量和矢量对应数学中的数量

3、和向量。问:再举出一些向量和数量数量:距离、质量、身高、时间、密度、以及体检中的视力、 肺活量等向量:位移、力、速度、加速度等(二)新课学习1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2向量的表示方法:(1)几何表示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2)用字母等表示;用有向线段字母表示:(A 为起点、B 为终点);AB用小写字母表示:、 ;(印刷用 a,书写用)abca注:小写字母表示平面向量时,字母上的箭头不能省略。3向量的有关概念:(1)大小: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为模) ,记作|. ABAB零向量:长度为 0 的向量叫零向量

4、,记作. 0思考:与 0 的含义与书写区别.0单位向量:长度等于 1 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A(起点)B(终点)aOy1 x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思考: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起点在原点的单位向量,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2)方向: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记作/。ab规定:与任一向量平行.0思考:若/,/ ,则/ ?abbcac(3)大小与方向: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记作=。ab如: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BDC向量是否相等只与大小和方向有关,与起点无关.相反向

5、量:与向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的相反向量,记作-。aaa规定:-=。的相反向量仍是。0000对于任一向量有-(-)=。与-互为相反向量 。aaaaa相等向量和相反向量都是平行向量。概念辨析: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概念辨析: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平行不包括重合的情况,而向量的平行包括两个向量在同一条直线上(同向或反向)的情形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规定:与任一向量共线.0(三)理解和巩固:例 1 已知 O 为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中心,在图中所标出

6、的向量中:(1)试找出与共线的向量;FE(2)确定与相等的向量;FE(3)与相等吗?OABC解:(1)与共线的向量有和;FEBCOA引申:除外,图中所给 7 点的连线中,与共线的向量有几个? 9 个FEFE(2)与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BCFEBCFE引申:除外,图中所给 7 点的连线中,与相等的向量有几个? 3 个FEFE(3)虽然/,且|=|,但它们方向相反,故这两个向量并不相OABCOABC等。引申:除外,图中所给 7 点的连线中,与互为相反向量的向量有几个?OAOA4 个例 2 在图中的 45 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AB向量,其中与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与

7、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有多少个(ABAB除外)?ABOFEDCBADCBA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解:当向量的起点 C 是图中所圈的格点时,CD可以作出与相等的向量。AB这样的格点共有 8 个,除去点 A 外,还有 7 个,所以共有 7 个向量与相AB等。与长度相等的共线向量(除外)共有 72+1=15(个)ABAB例 3 对于下列各种情况,各向量的终点的集合分别是什么图形?(1)把平行于直线 L 的所有单位向量的起点平移到 L 上的点 P;(2)把所有单位向量的起点平行移动到同一点 P;(3)把平行于直线 L 的一切向量的起点平移到

8、 L 上的点 P。解:(1)是直线 L 上与点 P 的距离为 1 的两个点;(2)是以 P 点为圆心,以 1 个单位长为半径的圆;(3)直线 L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写出图中所示各向量的长度(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 。2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简述理由.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重合;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的向量;若和都是单位向量,则=;abab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 A、B、C、D 四点必在一直线上;ABCDDCBAFE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向量和不共线,

9、则和都是非零向量。abab解:不正确。向量相等只要长度相等、方向相同,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无关。不正确。也可以是相反向量。不正确。方向不一定相同。正确。共线向量即平行向量,只要求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可,并不要求两个向量、AB在同一直线上.AC不正确.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但零向量与零向量是相等的正确。假若和不都是非零向量,即和至少有一个是零向量,而由零向量abab与任一向量都共线,可有和共线,不符合已知条件,所以和都是非零向量.abab动动手:动动手:某人从 A 点出发向西走了 200m 到达 B 点,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 60走了450m 到达 C 点,最后又改变方向,向东走了 200m 到

10、达 D 点.(1)作出向量;(2)求的模.CDBCAB、DA解:(1)略;(2)=450m.DA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为端点的向量中,可得到多少种不同的模?有多少种不同的向量?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解:2 种不同的模,8 种不同的向量。(四)小结1向量的概念;2向量的表示:代数表示、几何表示;3研究向量的两个方面:大小:零向量、单位向量;方向: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大小与方向:相等向量、相反向量4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注意对的讨论)。0四、课后作业四、课后作业:书本 59 页习题 2.1 第 1、3、4

11、 题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多媒体投影多媒体投影向量的概念和表示1.向量的概念:2.向量的表示方法:3.向量的有关概念:大小: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方向: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大小与方向:相等向量,相反向量画图画图六、课堂反思与作业反馈六、课堂反思与作业反馈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教学设计的说明:教学设计的说明:向量由于具有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 ,使它成为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成为多项内容的媒介既有其深刻的数学背景,也有其现实的物理背景。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因此

12、在向量概念的引入过程中,从物理的角度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明白研究向量不仅是数学本身发展的必然,更是研究客观世界的需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最后又通过物理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式加以解决,为学生理解向量的数量积以及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埋下伏笔。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概念都是让学生去探索而得到的,为了让学生很好的完成这个探究活动,始终引导学生抓住大小与方向两个方面,让学生去发现结论,再由学生或师生共同完善概念。使学生感受知识自然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应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消化本节课所学的概念。除了教材中提供的两个例题,加了一个例题弥补不足,通过观察、问答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配合教材中的两个练习,还加了一个学生自己动手的练习,巩固向量的概念,通过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评价。在小结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发展去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以及注意点,并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加以总结,达到提高认识,形成体系的目的。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设计的简单说明。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