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2845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晚清的商务局、农工商局朱英? !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和清朝的统治危机都日趋加深,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 了明显变化,开始逐渐重视发展工商实业,并采取了一 系列具体措施。伤令各省设立商务局、农工商局,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迄至目前,有关的论著对商务局、农工商局或 一笔带过,或只字未提,更无 专文作详细说明。鉴于这 一缺陷,本文拟就其有关具体情况作一初步论述,从一个侧面观照甲午战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一#郑观应是晚清较早提出设立商务局的有识之士之一。他在盛世危言的商战篇中,已明确指出要振兴商务,就必须特设商务大臣,同时在各省设立商务局。他还具体阐 明,商务局的设 立

2、,应“仿西法,由各艺各商户,公举殷商及巧 工设为董事,予以体面,不准地方官藉此要求。凡有商务、工务应办之事,可者,随时察报商务大臣,或商务大臣不公,有拘私自利之 心,准各省商务局绅董,察呈军机处转奏,庶下情上达,不 至为一人塑蔽也。”?此后,他又再三?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中华书局! #年版,第! 页。申述这一要求。不难看出,郑观 应主张设 立商务局的具体目的,是为了使商情得以顺畅上达,商人免受不肖官吏阻挠侵夺。他强调有了商务局,各种弊端得以消除,“商人亦 得仿照西例,承办要务,必将争自灌磨,使货物翻新,销流畅旺,上以仰承 国家之要需,下以杜绝外洋之危漏,安见商富而

3、国不 富耶”?虽然郑观应的这种期望有些脱离实际,但他在当时能较早提 出设立商务 局这一兴商措施,仍称得 上是卓识之 见。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清朝统治集团颇受震动,清廷颁发的上谕,提 出要艰苦一 心,“痛除积弊”,巫筹兴革。随后,不少官员上奏请求发展 工商实业以自强,民间“设厂自救”的社会舆论也日见 强烈,再加 上面 临严重的财政危机,清政府遂开始改变经济政策,重视发展 民间工商实业。清廷上谕宣称“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并命各省督抚暨地方官对如何发展工商“悉心妥筹,酌度办法”%。于是,一些官 员纷纷 奏陈各项振兴 工商措施。商务局的设立,也被 列为其中的一 项重要具体内容,并很快受到清廷 重视。光绪

4、二十一年& ! (闰五 月,张之洞上吁请修备储才折,奏请设 立商务局、工政局,阐明“护商之 要,不外合众商之力以厚其本,合国 民之力以济其穷。今宜 于各省设商务局,令就各项商务悉举 董事,随时会 议,专取便商利民之 举,酌济轻重,官为疏导之。”)同年十一 月,御史王鹏运奏请讲求商务一折,也着重提出在沿海各省会各设商务局 一所,“局中派提调 一员,驻 局办事,将该省各项商业,悉令公举董 事一人,随 时来局,将该省商况利病情形,与提调妥商整 顿 补救 之 法,察督抚 而行 之,事关重大者,督抚即行具奏。”清廷谕 令军机处将此折交 总理衙门议奏。同年十二 月,总理衙门奏复?“该御史请于各省设立商务局

5、,稗得维护华商,渐收利权,诚为?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第 页+%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四(,中华书局!年版,总, 页+)张文襄公全集卷, .,奏议 , .+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四(,总,.#一,.#,页+当务之急。”但是,总理衙门不赞成在局中派 设提调,认为如果“派设专员作为提调,以官府之体而亲阔阖之业,终难透辟。不如官为设局,一切仍听商办,以联其情”。为此,总理衙门奏请朝廷伤下各督抚,于省会设立商务局,“由各商公举 一殷实稳练素有声望 之绅商,派充局董,驻局办事”。各府州县于水陆通衙 之处 设立通商公所,“各举分董,以联指臂”?。总理衙门此折上 奏之后

6、,得旨如所议行,伤下各督抚遵照办理。总理街门支持设立商务局,也是希望通过 这一措施达到“商情可期踊跃,商利可冀扩充”,即发展 工商实业的目的。但其着眼点更注重以此消除官与商之间的隔阂,改善官商关系。当时中国的情况是官对商不关痛痒,“公事则派捐,讼事则拖累,商之视官政猛如虎,其能收上下相维之益乎/”所以,总理衙门期待以设立商务局使“官商一气,力顾利权”%。上述表明,清朝统治集团在 甲午战争后不仅开始重视发展工商实业,而 且有 一部分成 员意识到必 须从观念 和政策上改变对商的态度,强调官府应注重保护工商业者的利益,使官商联络一气,由此才能真正促进中国工商业的发展。这种认识 与洋务运动时期官对商的

7、 态度相比较,应该说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在此之后,有些省份即开始设 立商务局。 ! 年,张之洞奏准使用原息借商款 万两,另加息借官款,作为设 立苏州商务局及创办纱厂股本。同时奏准委派前国子监祭酒陆润 摩经理苏州商务局,前礼科给事中丁 立派经理镇江一带商务局,前翰林院修撰张誉经理通海一带商务局,“此外各绅 由各局给与照会,均会商地 方官相机鼓舞,设法振兴,以期华商华 民生计,日有起色”)。山西巡抚胡聘之也奏准调派籍隶山西 的刑部候补郎中曹中裕、候选道冀以?以 上引文见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 四(+总,.#,页。%同上+)张之润?筹设商务局片,张文襄公全集卷招,奏议0 ,。禾、候选 知府刘笃康

8、等人在晋创办商务局,并特别强调“联络官商,合为一气”,“若但由官设 局劝办,众情不 免疑沮,恐难集事。”另还拟 定 了商务局集股章程,“侯在省城设 立商务 总局后,即就本省土货易于行销者,先行集资试办,此外查有可兴之利,再随时推广,即将来开 办矿务,一切招商集股事宜,亦可派令经理。”?但是,多数省份的官员当时并 未即刻 引起重视,也未采取实际行动。陈炽在其所写创立商部说一文中,描述当时的情况说?“刻总署议准各省 设立商务局,选举商董,求通下情。然地方官吏,大都一笑置之,即便实见施行,亦惟以一纸官文奉行故事,而 于商人奚,益也/而于商务奚裨也/盖中国之官商相去悬绝,不设专官以隶之,不设专律以防之

9、,不定地方官吏之考成功罪以警之,而欲恤商情,振商务,保商权,是犹缘木求鱼,欲南辕而北其辙也,其必不可得已。”%可见,尽管清政府在甲午战后已伤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但在起初的施行过程中并不十分顺畅。光绪二十四年& ! (四月,侍郎荣惠奏请特设商务大臣,奉旨著总理衙门议奏。总理衙门认为,前已奏准于各省设立商务局,无庸另设大员督办。同时请求朝廷伤下各督抚,查照奏案实力遵行创办商务局。清廷遂又颁发上谕,再次强调? “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督抚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总期联络商情,上下 一气,毋得虚应故事,并将办理情形迅速具奏。”)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省份的官员持观望塞责态度。康有为于同年六

10、月上条陈商务折指出?设 立商务局早已奉谕施行,“惟各省督抚多未通时变,久习 因循”,难以奏效。“顷虽再下 明诏,疆臣亦惟置若圈闻”。此折上奏数日之后,清廷再次就设立商务 局颁发上谕,命两 江总督刘坤 一、湖广总督张之 洞选派通达商务 明 白公正之 员绅,“试办商务?皇朝经世文新编卷0,页# ,。%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第 0页。)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 &四(,总0! 页。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第#册,神州 国光社! ,年版,第#0 !页。. 局事宜”。张 之洞在署两江总督期间即对设 立商务局比较热心%此次清廷上谕点名伤令其派员在汉口筹设商务局,他更是十分重视。经过一

11、段时间筹备,张之洞即于当年 阴历八月初 奏准 设立汉口商务局,并拟订了振兴工商的八条具体措施刘坤 一因行动迟缓而受到清廷训斥,随后邀请张誓主持创办上海商务局。光绪二十四年七月,清廷还 曾根据康有为请立农工商总局于京师,立分局于各省的奏议,谕令在京师设立农工商总 局,派直隶霸昌道端方、直隶候补道徐建寅、吴愁鼎等督理,并均赏给三品卿衔,“一切事件,准其随时具奏”。各直省则由该督抚设立农工商分局,遴派通达时务公正廉明之绅士二三员总司其事%这样,此后各省所设的有关机构有的称商务局,有的称农工商局,但性质大体相似。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商务局的省份渐趋增加,但也不是每个省份均已设立,有的是在戊戌变法之后或&

12、 世纪初才正式创立%例如 山东商务局,就直至? ?年? ?月才由袁世凯奏准设 立。到清末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一段时期,商务局或农工商局已比较普遍地在各省创立。另需补充说明的是,戊戌变法 失败后,慈禧曾废除光绪帝颁行的许多变法措施,但却基本上未改变发展工商业 的政策。慈禧也认为“工商为当今之要图”,命 各级官 员“随时兴 办”?,所以,戊戌变法的失败并未中断商务局的设立。戊戌政变后,慈禧所派特使刚毅曾一度裁撤上海商务局,但慈禧不 久又下 令刘坤一在上海重组商务局。刘坤一仍委派张睿和湖北候补道刘世 形“驰赴上海设局 开 办,总理其事,并选举各业巨商严信厚等为商务 总董,分伤 所属&各业(各举分董”

13、%。同时还 在省城江宁设立 江南商务总局,因而 上海商务局在此后或称江南商务 沪 局,或称上海商务 总局。由上可知,晚清商务局的设立,首先是郑观应等早期维新 派代?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四(+总0#0页。%刘坤一遗集奏琉,卷# !,页 。表人物所 提出,其次是 由于甲午战败的强烈刺激,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员奏请振兴 工商以自强,进而提出设 立商务局的具体措施,得到清廷的支持,从而使之付诸实现。但更多商务局的设 立,则是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维新派大力推动的结果。清末“新政”时期的振兴工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工商业政策的继续 和深入,又更 进一步 促使商务局或农工商局 在

14、全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得到设立。上述商务局的设立、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 反映 了从甲午战后到清末这 一历史时期内,清政府经济政策从初始变化到全面施行振兴工商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二#晚清设 立的商务局,在行政上 一般都隶属 于各省督抚,? 世纪末清朝在中央并未设置商部,除设在京师的农工商总局 可随时具奏外,各省的商务局遇事均需呈请督抚代奏。康有为鉴于这种情况,曾提出将各省商务局直隶于 总理衙门,以便统一管辖,但未被采纳。事实上,由总理衙门统辖各省的商务局也并不合适(然而由各省督抚直接管辖,并由督抚任命商务局 主事官员,确有不 少弊端。? )年商部设立后,希望改变这一状况,但商部也不便公开剥夺各省督抚的

15、有关权限,转而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变通办法,即各省担任商务局或农工商局总办者,均由商部加札委任为商部商务议员,遇有公事准其还行呈报商部,由此绕过各省的督抚。商部又奏请朝 廷伤下各省将军督抚务选谙习商学、通达政治之员派充商务局总办,并出具切 实考语,造具 履历清册咨报商部。总办上任后是否称职,应由商部随时察核。遇有应行商办事件,商部仍分咨各省督抚妥筹办 理,其寻常调查之件则由商部逸行札知各商务局总办核复?。清廷准如商部奏议办理,此 后商务局、农工商局即形成对?东方杂志第 卷第 期,商务第!一 # 页+.+地方督抚与商部的双重隶属关系。甲午战后清朝虽多次伤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但对其办事机构的设置 无具体

16、说明和规定。? 世纪末匆忙设立的一些商务局,大多无史料足以表明其建有具体的各个办事机构,一般都只有总办、会办若干人主持局务,因而其办事效率令人怀疑。清末“新政”时期的商务局,则 开始按各方面的职责设立各种办事机构。例如福建商务局参照商部分设四司的办法,变通设立六所。保惠所专司招商、保商、建设学 堂、译书、译报、执行商律禁令、词讼、颁给专利凭照、激劝保奖之事(货殖所专司开垦、树艺、蚕 桑、畜牧一切农务中生利之事(艺术所专司机器制造、矿 产、铁路、招工等一切艺中生利之事(会计所专司 税务、货币、品物价值、校正度量权衡、出入 经费之事(陈列所专司陈设 品物、评定 良魔、各业赛会转运之事(调查所专司考查 内地土产、外来货物、时价涨落、销路通塞、一切记载报告之事?。有 了具体的办事机 构,职 权 分 明,各司其责,才能有效 地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于商务局的权限、职责及 其活动,清政府起初并无具体规划和措施,也未象后来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