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2762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交底记(土方开挖、回填)(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技 术术 交交 底底 记记 录录 表 B2 编号:工程名称襄樊市襄城区陶瓷厂集资房楼交底时间 年 月 日交底提要: 土 方 开 挖 工 程 交底内容: (包括工程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质量标准 及验收规范的有关条文;施工图中必须注意的尺寸、标高、轴线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设计变更的具体情 况;质量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1 施工准备 1.1 主要机具、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 及 20 号铅丝等。 1.2 作业条件: 1.2.1 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时,将施工区域

2、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1.2.2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 ,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 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 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1.2.4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 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1.2.5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和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 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 50cm,然后再开挖。 1.2.6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 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

3、度沿灰线切出槽出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2.2 坡度的确定: 2.2.1 有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 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2.2.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2.2.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2.2.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2.2.1.4 坚硬的粘土-2.0m。 2.2.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 5m 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 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 1-1

4、的规定。各类土的边坡坡度 表 1-1边坡坡度(高:宽)项 次土的类别坡顶无荷载坡质有静载坡顶有动载 1 2 3 4 5 6中密的砂土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硬塑的轻亚粘土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硬塑亚粘土、粘土 老黄土1:1.00 1:0.75 1:0.67 1:0.50 1:0.33 1:0.101:1.25 1:1.00 1:0.75 1:0.67 1:0.50 1:0.251:1.50 1:1.25 1:1.00 1:0.75 1:0.67 1:0.33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记

5、录 表 B2 编号: 工程名称襄樊市襄城区陶瓷厂集资房交底时间年 月 日 交底提要: 土 方 开 挖 工 程 交底内容: (包括工程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及 验收规范的有关条文;施工图中必须注意的尺寸、标高、轴线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设计变更的具体情况; 质量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2.3 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2.3.1 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2.3.2 开挖各种槽坑: 2.3.2.1 浅条形基础。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

6、60cm 为宜,从开挖端部 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 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2.3.2.2 浅管沟。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 下返出沟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标高上返 50cm 为基准点, 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 2.3.2.3 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 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 3m 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 间留出宽度 80cm 左右的倒土台。 2.3.2.4

7、 开挖大面积浅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 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2.4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 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 50cm 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 50cm 平线;自 每条槽端部 20cm 处每隔 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 先量好的 50cm 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 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2.5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

8、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 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 距槽(沟)边缘 0.8m 以外,高度不宜超过 1.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2.6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 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2.7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 坑(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

9、堤等的 检查。 2.8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 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 0.3m。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的基土遭受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毕后,有较长 的停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地基不得受冻。 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用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 破坏。 3 质量标准3.1 主控项目 3.1.1 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技

10、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记录表 B2 编号:工程名称襄樊市襄城区陶瓷厂集资房交底时间年 月 日交底提要: 土 方 开 挖 工 程 交底内容: (包括工程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质量标准及验 收规范的有关条文;施工图中必须注意的尺寸、标高、轴线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设计变更的具体情况;质量 和安全操作要求等) 基坑、管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值 表 1-2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 2 3标高 长度、宽度 边坡偏陡+0 -50 -0 不允许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

11、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3.1.2 标高,边坡,长度,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3.2 一般项目 面平整度,基底土性符合设计要求。 4 成品保护 4.1 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 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要求。定位标准桩和 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4.2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 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4.3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

12、门处理后,方可继 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 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 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 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5.2 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 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 5.3 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

13、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 基底标高以上留出 0.3m 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5.4 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 水。 5.5 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5.6 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交底单位和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技术交底记录技术交底记录表 B2 编号:工程名称襄樊市襄城区陶瓷厂集资房交底时间年 月 日交底提要:

14、回 填 土 交底内容: (包括工程中的关键性施工技术问题;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施工 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的有关条文;施工图中必须注意的尺寸、标高、轴线及预埋件、预留孔位置; 设计变更的具体情况;质量和安全操作要求等)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 填土。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大于 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尖头与平头) 、2m 靠尺、 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

15、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 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 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 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 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 管沟边坡上,每隔 3m 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 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 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