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逻辑思维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82093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与逻辑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言与逻辑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言与逻辑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言与逻辑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言与逻辑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与逻辑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与逻辑思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引论普通逻辑的对象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载体、信息的载体。普通逻辑的定义: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和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思维: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的逻辑形式:思维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语词:词和短语一.什么是概念定义: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象:客观世界所有的被人的头脑所反映的事物和现象(从物质的到精神的) 。属性:事物现象

2、内在规定性和与他事物与现象间的关系。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二.概念与语词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二者的区别:1.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2.任何概念都必须借助于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例如,实词一般表达概念,而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3.同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美国山姆大叔、 中国神州、兰州金城4.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行人:1)走在路上的人。2)古代出征的人。3)佛教等宗教指修行的人。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是每个概念都具有的逻辑特征。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称为概念的含义。

3、人民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西北师范大学:外延为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这个概念有四个外延:北京等四个直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它有三个外延:学士、硕士、博士。四.概念的作用1.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2.概念是思维的结晶,它凝结着并巩固着人类在一定阶段上对于事物认识的成果。3.借助概念,人们可以从本质上把同类对象联系起来,把不同类对象区分开来。第二节.概念的种类指给全部概念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分出不同的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指在世间独一无二的概念。外延为一的概

4、念。联合国、北京、兰州单独概念是外延最小的概念。每个人的姓名所代表的概念都是单独概念。普遍概念指外延大于一的概念。手表、书、解放军战士、杯子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反映集合体的概念是集合概念。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如:丛书、陪审团、工人阶级、枪支书、陪审团团员、工人、枪 集合概念的特征:集合概念中的个体,不一定具有集合体的属性。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蚊子是动物,所以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三.正概念和负概念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就是正概念。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就是负概念。党员非党员,成年人未成年人,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负概念的“论域”:负概念所

5、针对范围,叫负概念的论域。论域=“负概念+正概念”的外延。 “未成年人”的论域是“人” 。四.给概念分类的作用:对于人们理解各种概念的逻辑特性,具有重要作用。语法学给各种语言成分分类是一项主要工作。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指概念的外延间的关系。根据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则,任何概念与任何概念都有关系。一.相容关系概念外延间重合或部分重合。分为以下几种:1.全同(同一)关系: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 a.都是 b.,同时所有的 b.也都是 a.。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全同关系。例如:a 鲁迅b阿 Q 正传的作者,a 兰州市b 甘肃省省会全同关系的概念角度不同(内涵不同),如果含义相同,就是同一个概念而

6、不是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以下概念就不是全同关系:巧克力朱古力,单车自行车2.真包含于关系:a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 a 都是 b,但有的 b 不是 a,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直包含于关系。特征是:小类概念(种概念)在前,大类概念(属概念)在后。a.小学 b.学校,a.地方法院 b.法院,a.马 b.牲畜3真包含关系:a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 b 都是 a,但有的 a 不是 b.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直包含关系。特征是:大类概念(属概念)在前,小类概念(种概念)在后。a.学校 b.小学,a.法院 b. 地方法院,a.牲畜 b. 马注意:不能把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和地域上的所属关系当作真包含或

7、真包含于关系。因为这些关系不是属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它们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a.兰州市 b.甘肃省(全异关系),a.学校 b.教务处(全异关系)4交叉关系:ab 两个概念,如果有的 a 是 b,有的 a 不是 b,同时有的 b 是 a,有的 b 不是 a。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交叉关系。a.妇女 b.干部,a.运动员 b.市民二.不相容关系指概念外延间没有任何地方重合。一般说的是全异关系:a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 a 都不是 b,同时,所有的 b 也不是 a,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全异关系。全异关系进一步又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1.矛盾关系:ab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

8、属概念(c 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a+b=c,男人、女人,白天、黑夜矛盾关系只有两方,没有第三方。2.反对关系:ab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相加,小于它们的属概念(c 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a+bc,朋友、敌人,支持、反对反对关系除两方之外,还有第三方。第四节.定义(一种简单的逻辑方法)一.什么是定义: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定义的组成:被定义项、定义项、定义联项三部分组成。二.定义的种类和方法1.真实定义:真实定义是揭示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定义。逻辑定义、科学定义真实定义的方法:“属+种差”是真实定义

9、的基本方法。公式: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定义方法还有性质定义、关系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义等。2.语词定义:语词定义是明确一个语词所表达的意义的定义。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三、定义的规则不管什么学科,在给事物下定义时,都要遵守以下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应是全同的。违反了这一条规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人是哺乳动物。 (定义过宽)人是能够辩证思维的动物。 (定义过窄)2.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大学生就是被称为“大学生”的人。 (错误是“同语反复” )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 (错误是“循环定

10、义” )3.定义中不能使用含混的概念或词语,不能用比喻。书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4.司法定义不能带有情感。四.定义的作用1.通过定义,能够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结并巩固下来。2.通过定义,能够能够明确概念。3.要把一个概念传达给原来不了解这个概念的人时,也需要应用定义。 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深入了解事物,还要亲自去考察。第五节.划分一.什么是划分划分是通过把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为若干个小类,来揭示这个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法院分为最高法院、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划分的组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划分的母项,另一部分是划分的子项。把母子项分为若干子项的根据,叫划分标准。划分有一次划分,有多次划分。划

11、分和分解不同:分解是把一个具体事物分成若干部分。如:学校有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大类一般称之为属概念,小类一般称之为种概念。二、二分法以对象有无某种属性作为划分标准,将一个属概念划分为一个正概念和一个负概念。考试成绩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二分法的局限性在于:它不能较为清楚地说明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三.的规则(适用于一切学科)1.各子项的外延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博士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人分为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职业、年龄、性别)3.划分的各子项应当互

12、不相容。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子项相容”的错误。文件有内部文件、绝密文件、军事文件。四.划分的作用1.通过划分,可以扩展、加深对事物的认识。2.通过划分,可以明确概念的外延,使人们了解一个概念适用于哪些对象。五.分类与列举1.分类是划分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进行的划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2.列举是揭示概念一部分外延的逻辑方法。恒星有太阳、。第六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逻辑方法)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在属概念和种概念之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则它的内涵就越少;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小,则它的内涵就越多;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则它的外延越大,

13、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它的外延越小。外延有大小,内涵有多少。它们是反比例的。工人中国工人,牲畜牛二、概念的限制1.定义: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当一个概念范围太大无法确定时,就要通过限制的方法来明确它。学生文学院的学生中文系的学生中文系一年级某班学生2.限制的实质:是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3.限制的极限:是单独概念。因为单独概念外延最小。例如:城市中国城市中国省会城市兰州市三、概念的概括1.定义:概念的概括是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中文系一年级某班学生文学院的学生师大的学生大学生2.概括的实质:从种概念过渡到

14、属概念。3.概括的极限:是范畴。因为哲学上的范畴是外延最大的概念。范畴: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与反映。各门科学都有自己的范畴。如:化合与分解(化学);本质和现象(哲学)等。明确概念对于语言的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语言运用中概念不明确,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正当防卫当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所采取的相应的防卫措施。第三章.判断第一节.判断的概念一、什么是判断1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任何判断都要有两个特征:一是都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二是判断都有真假。2逻辑学不研究具体的真假,只研究真假关系和真假规律。二、判断和语句二者的密切联系: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判断是语句

15、的思想内容。二者的区别:1任何判断都要用语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2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3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说的是他。他的鞋做得好。他在火车上画画。4判断属于逻辑学,语句属于语言学研究对象。表达判断的语句也叫命题。命题判断三、判断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简单判断就是本身不含有其他判断的判断。复合判断就是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判断的构成:由变项和常项构成。所有 S 都是 P。 (S 和 P 是变项, “所有都是”是常项)关系判断和模态判断(表示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判断) 。复合判断又可以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

16、断。第二节.性质判断一、什么是性质判断1定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也叫直言判断。2构成:由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叫做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二、性质判断的种类在性质判断中,逻辑常项是联项的量项。根据联项和量项的不同,性质判断分为以下 6 种:1单称肯定判断:这个 S 是 P。2单称否定判断:这个 S 不是 P。3特称肯定判断:有的 S 是 P。用 I 表示,简写为 SIP。4特称否定判断:有的 S 不是 P。用 O 表示,简写为 SOP。5全称肯定判断:所有的 S 都是 P。用 A 表示,简写为 SAP。6全称否定判断:所有的 S 都不是 P。用 E 表示,简写为 SEP。A 判断、E 判断、I 判断和 O 判断。三、性质判断(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同一素材的性质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也叫“对当关系” 。同一素材:主项、谓项都相同。所有警察都是国家公务员。A所有警察都不是国家公务员。E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