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820673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攻坚战之数字推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数量关系综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之数量关系综述一、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和解决数量问题的能力:一、主要考查应试者理解和解决数量问题的能力:题型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涉及知识和考题知识一般不超过高中水平。试题类似数学速算和某种程度的智力测验。解题技巧性要求高。在试卷中属中等难易程度的题型,个别题较难。 二、数字推理:二、数字推理:一般 5-10 道小题 试题特点:主要考查考生对一组数列的敏感性及规律把握。 题型:两种1.数列填空推理 2.图形数字推理 应试方法: 1、观察题干,大胆假设:观察题干数列,分析数列中规律,尤其注意前两个数、前三个数、前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用以

2、验证前后数,若得到验证,即找出规律;若假设被否定,应改变思考角度,重新寻找规律。 2、根据题型,合理用法:数列空缺项在最后,从前往后推导;数列空缺项在最前面,从后往前推导;数列空缺项在中间可以两边开花,同时推导。 3、强记数字,增强题感:记 20 以内的平方,10 以内的立方,30 以内的质数。 4、拓宽思路,克服定思:克服习惯的等差数列等惯性思维来解题。应拓宽思路,从正负数、奇偶数交叉,加减乘除,升降幂,两数组合,项数的平方、立方或加减常数等多角度观察,灵活思考,找出解题的规律。 5 掌握规律,便于应对:日常学习训练时,要善于总结常考题型规律和解题方法并熟得灵活掌握,以便考场应对。 6图形数

3、字推理:(1)。注意每个图形中的各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的关系; (2)。注意它们之间加减乘除的顺序、方向和组合关系:上下数字、左右数字、对角数字的关系。 三、数学运算:三、数学运算: 试题特点: A 题量:10-15 道 B 题型:数学算式题 数学文字应用题 以数学文字应用题为主 C 难度:不超过初高中数学水平 部分题型偏难,略带智力测验的倾向 D 目的:考查考生的数学基本运算能力和技巧,考生思维敏捷,运算速度,熟练掌握和运用一些解题方法与技巧。考查考生对数学的敏感性。 应试方法: A 认真审题,仔细观察:仔细观察题型特征和答案选项的特点,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B 缜密思考,寻找捷径:部分技巧性的

4、题目,硬算浪费时间,效果不好,必须正确运用一些捷径的解题方法。数字运算题解题方法:1、凑整法题 2、观察尾数法题 ;3、基准数法题;4、求等差数列和法题等。数学运算题解题方法:1、画图法,2、代入法,3、假设法,4、试错法,5、排除法,6、列公式法,7、列方程法,8、猜测法等。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C 总结规律,思考方法:平时训练时,注意总结常考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思考方法,若 能熟练、灵活的运用,亦会事半功倍。常考题型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比例问题,分数问题,水池放水问题,年龄问题,降价问题,栽树问题等等。 D 心算为主,笔算为辅:所谓“心算”就是计算前先理出解题思路,再用“笔算”算 出准确结

5、果;必要时需解方程。往往许多技巧性的题根本不需直接笔算,“心算”就能使答案一目了然。 2E 先易后难,先质量后数量:先解容易的,难题置于后,把该拿到的分拿到手,是考试致胜的法宝。难易题对大家往往都是公平的。而该拿的分拿不到手,往往是某些考生的致命伤,做题顺序必须调整。 F 注意常识运用,防止误导受骗:部分有些生活经验的常识性考题,在解题中必须注意思考,防止简单化推导和想当然解题。眼高手低,粗心大意,得意忘形都是解此类题之大忌。必须小心翼翼,看清题目,理性思考。利用画图和空间想象来解题。如直线与周围栽树问题,上楼求楼梯数问题等。【复习备考复习备考】 目标目标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逐步形

6、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在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关于数量关系的试题一直都是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内容。一方面,数学方面的背景知识非常丰富,可拓展性强,就近期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难度日趋增大的背景下,数量关系方面的试题难度将会有更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数量关系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数理推理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对没有受过很好训练的考生来说,是不容易的。数量关系考试分两大部分,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数字推理题类似于智力游戏,主要考察考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数学运算题一般是给出一段文字性的描述,让考生将其转换成数学语言,并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予以解答。观察以上两种试题,他们具有比较鲜明的区别,但也有非

7、常明确的相同之处。从相同之处来看,数学问题的本质都是一致的。他们都会被归纳为几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并且用特定的解题思路予以解决。以数字推理题为例,他被包括“多级数列“、“递数列“、“平方、立方和幂次数列“、“多重数列“和“分、根式数列“等。每一类都具有特定的解题思路、解题背景和解题方法。再考虑数字运算,近年来主要涵盖的题型包括“初等数学问题“、“整除和同余问题“、“集合和分类问题“、“几何问题“和“文字应用题“。一般来说,每类问题,都有比较特定的方法加以解决。只要考生能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应考时就能比较快的完成。针对试题的以上特点,考生应该在复习时注意以下几点:了解常见问题的分类和考察

8、点;对各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加以训练和掌握;大量完成习题,在练习中加以强化和掌握;明确自己优势不足,在优势方面注重提高速度赢得时间,在不足方面加强准确性保证做就能作对。关于数字推理的复习,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即考生往往不知道数列属于那种类型,而不知道从何下手。事实上,每种数列都有比较明显的特征,需要考生自己总结或者寻找他人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建议几名考生能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出题训练。一方面,可以从出题人的思路思考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列问题的不同特征。经过上述方法复习,考生在解题速度、解题准确性方面都能获得较大提高。关于数学运算的复习,我们提倡按类型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考生如果

9、单纯采取题海战术,不管题目类型,只考虑能否作出,将不利于提高速度和准确度,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根据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进行针对性地练习,按照知识点逐步解决。就可以比较明确的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轮复习做好准备,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综合看来,数量关系考试中所考察的数学知识还是相对基本的,大部分知识考生在过去的学习中都涉及过。对考生来说,难度在于速度和对某些知识的遗忘,采取以上提供的复习建议,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考生补缺补差,为即将面临的公务员考试作出更加充分的准备。3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基础数列基础数列一、八大基础数列(见教材一、八大基础数列(见教材 P267268)二、常见数列

10、二、常见数列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 1】等差数列2,5,8,()A、10;B、11;C、12;D、13【例题 2】等差数列变式3,4,6,9,(),18A、11;B、12;C、13;D、14【例题 3】等差数列变式1,4,7,10,13,() A.14 B.15 C.16 D.17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例题 4】等比数列3,9,27,81,()A、243;B、342;C、433;D、135【例题 5】等比数列8,8,12,24,60,()A、90;B、120;C、180;D、240【例题 6】等比数列变式8,14,26,50,()A、76;B、98;C

11、、100;D、104三、等差与等比混合式三、等差与等比混合式【例题 7】5,4,10,8,15,16,(),()A、20,18;B、18,32;C、20,32;D、18,32四、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四、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例题 8】34,35,69,104,()A、138;B、139;C、173;D、179【例题 9】5,3,2,1,1,()A、-3;B、-2;C、0;D、2五、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五、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例题 10】2,5,10,50,()A、100;B、200;C、250;D、500【例题 11】100,50,2,25,()4A、1;B、3;C、2/25;D、2

12、/5六、求平方数及其变式六、求平方数及其变式【例题 12】1,4,9,(),25,36A、10;B、14;C、20;D、16【例题 13】66,83,102,123,()A、144;B、145;C、146;D、147七、求立方数列及其变式七、求立方数列及其变式【例题 14】求立方数列1,8,27,()A、36;B、64;C、72;D、81【例题 15】求立方数列变式0,6,24,60,120,()A、186;B、210;C、220;D、226【纵横提示纵横提示】一般地,当数字推理题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为跳跃式变化(差值相差较大的时候) ,可以首 先考虑从平方数列、立方数列以及幂数列这几个方向寻找

13、规律。同时由于公务员考试的时间极为紧张,有 些大数的计算可采用估算法估算法以节省时间。 (结合 09 年国考 102 题来理解)八、分数数列八、分数数列 【纵横提示纵横提示】做这种题型时,一般有两种解法:一是从数列各项的分子、分母分别找规律; 二是从数列各项的分数值大小上找规律。【例 16】 , ( ) 。512 515 5110 5117A B C D5115 5116 5126 5137【例 17】来自 2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卷(B)5 题, ( ) 。75 127 1912 3119A B C D4931 391 5031 3150【例 18】来自 2

14、003 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试卷(B)1 题133/57,119/51,91/39,49/21, () ,7/3A28/12 B21/14 C28/9 D31/15九、根号(九、根号()数列)数列【例 19】( ) 。,1741035221A B C D 244 254265267十、小数数列十、小数数列【例 20】1.1,2.2,4.3,7.4,11.5, ( )5A15.5 B15.6 C15.8 D16.6【纵横提示】在做分数数列、根号数列和小数数列的题型时,通常有两种解法:一是分部考虑,即从 分数数列的分子、分母部分,根号数列的根号内、外部分,小数数列的整数部

15、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找规律; 二是从数列各项的数值大小上找规律。十一、双重数列十一、双重数列【例题 21】257,178,259,173,261,168,263,()A、275;B、279;C、164;D、163【纵横提示纵横提示】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 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 80% 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越来越难,因此,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 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解答难题。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常见思维技巧常见思维技巧一、一、“单数字发散单数

16、字发散” “单数字发散”概念定义:即从题目中所给的某一个数字出发,寻找与之相关的各个特征数字,从而找 到解析试题的“灵感”的思维方式。“单数字发散”基本思路:从“基准数字”发散并牢记具有典型数字特征的数字(即“基准数字”),将题 干中数字与这些“基准数字”联系起来,从而洞悉解题的思路;“因数分解”发散牢记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字的 “因数分散”,在答题时通过分解这些典型数字的因子,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一)、常用幂次数一)、常用幂次数平方数 底数12345678910平方149162536496491100底数11121314151617181920平方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400底数21222324252627282930平方4414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