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总结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820103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1、自然观、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规律以及人和自然 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辩证的说明。系统自然观与生态自然观,反映了人类最新的认识成果。 2 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2、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 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 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3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

3、然科学关系 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 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 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 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

4、学,先进的 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4 4、系统自然观产生的两个原因、系统自然观产生的两个原因 一方面,自然科学需要新自然观,这是自然观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系统自然观的产生要以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工具的 产生与成熟为条件。系统自然观主要讨论下面三个问题系统自然观主要讨论下面三个问题:系统自然观的产生;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演变。 5 5、系统自然观的内涵和思想(特征):、系统自然观的内涵和思想(特征): 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干,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确定这, 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

5、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述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非 确定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 1、从存在到演化 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3、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具体内容在课本 P47) 。 6 6、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总体。它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形式。 7 7、系统的特点:、系统的特点: 1)开放性 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动态性 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

6、从孕育,产生,发 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3)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 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个组成要素的简单的机械加和。 4)层次性 指一方面系统有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 统的组成要素。 8 8、古代的自然观、古代的自然观 古代自然观基于对比大宇宙与小宇宙,形成万物有灵论的神秘观念。这种自然观的基本特点: 第一,万物皆有生命。这种观点带有神秘性,具有宗教意味;第二,事物运动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内部

7、。事物是“自己”运动 的。 9 9、近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 近代自然观是基于作为上帝创造物的自然界与为人工制品的各类机械的比较,形成机械的自然观,把自然看成一部机械的 “钟表” 。这种观念的基本特点: 第一,事物由基本的机械元件组成,合成事物可以还原为基本部件,复杂运动可以还原为简单的机械运动。第二,物质世界 的根本动因是外在的,宇宙的初始动因是外在于宇宙的神秘力量 “第一推动” 。 1010、现代自然观、现代自然观 现代自然观是基于自然演变与社会兴亡交替的对比,形成历史性的自然观,把自然界视为与人类社会具有相同演变机制的世 界,形成辩证的发展观念,既所谓“自然是历史的,历史是自然的” 。这一

8、观点的基本特点: 第一,万物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并且处于演变发展之中;第二,事物本质上是“自己运动” ,其演变过程是自组织,内在信 息自我生成,而非超自然力量的“注入” 1111、机械自然观、机械自然观 机械自然观的对象与灵魂相分离, 机械自然观的对象是人的实践过程中最简单的机械操作部分相关的自然过程。机械运动简 单且易于言表,而且是人们最易于认识和实现的物质过程。所以,是最容易走向实证理论的领域。 1212、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生态自然观核心思想: 一是生态系统是整体性的有机系统,处于进化之中;二是坚持生态中心的价值观,即以生态的利益为最高原则。 一方面: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其中的特征信

9、息是生命体共有的。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公共信息才是生态系统的本质所在。 人的特有性质不能成为生态系统的特征信息。任何生命物种不能把其个性强加于其它生命体之上。 另一方面:认识主体本身参与生态过程。这种整体性与现代物理学的情况相似。整体性表现在主客体关系的客体化上。相对 论力学中的信号是测量中建立起来的主客关系,同时也是认识对象的一部分。而且,这种传播关系以及认识活动,也要遵循生态 系统的特征信息要求。2生态自然观的特色,就是包含了价值观的内容,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自然哲学中是没有的。价值观是对人与社会行为目标的要 求。由于生态系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价值观又是认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知识形态,所以,在生态自

10、然观中,这种要求不可缺少 1313、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1)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体,是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掩体为主 要内容的生活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2) 、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互相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一的一张生命大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3) 、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来维持的。 4) 、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

11、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的。物质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 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5) 、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持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有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 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 这五条都是从客观描述对象的角度来叙述的。没有直接反映主体的作用。后四条可以做为第一条的注释。 1414、生态系统三大规律、生态系统三大规律 闭路循环规律:宏生态与微生态的物质流(物质运动)、能量流(物质循环产生的能量)、信息流(各生命成分间的信息传 递),使生态系统显现为闭路循环的不断转化和无限过程。 反馈调控规律:调控即调节与控制,生物系统的内在调节(改变自

12、身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以适应环境改变作用)和环境系 统的外在控制(环境对生物生存发展的制约作用);反馈是把系统的输出结果返回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进行校正 以达到目标要求的过程(控制效果的回报)。反馈调控层次性:同种生物种群密度调节;异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调节;生物与环境 之间适应性调节;生态系统自我净化。反馈调控目的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反馈调控复杂性:多层次性大调控能力;一定区域 和具体系统单元的有限能力性对人类自身反馈调控的启示:进一步说明了生物内在价值存在的合理性;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 系统。 系统和谐规律:恰当的要素比例,稳定的层次结构,和美的外在形式,绵延的生机活力,精致的

13、系统耦合 总结:闭路循环规律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反馈调控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和谐规律显示了生态系统 的本然性态。三大规律在“过程机制性态”的辉映中系统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各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些规律理当 成为人们制定行为规范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依据。 1515、科学观、科学观 “科学观”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科学认识的程序、科学知识的结构、科学理论及其评价、科学的发展规 律和价值。 1616、科学的基本特点、科学的基本特点: : 1)客观真理性: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的科学知识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与客观事实一致。 所有的科学知识都

14、是坚持物质世界自身来揭示物质世界,不承认任何超越自然、神秘的东西。 2)可检验性:科学知识本身应当具备原则上能够被事实验证的属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确 定的具体的命题,他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3)系统性:科学的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科学知识理论的功能具有非加和性。科学以逻辑基本规则规范 命题关系,用范畴定义对象的基本属性,并以此(例如公理系统中的公理集合)构成理论的本质或特征信息。 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是超越个体的,科学共同体内普遍接受的知识。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 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

15、,并在他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1717、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 1)逻辑主义:逻辑经验主义接受了经验确定标准 ,以逻辑语言分析改造传统思辩性哲学为己任 ,拒斥形而上学 ,提出经验证 实标准 ,即凡用经验和逻辑可证实的命题 (知识 )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否则便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证伪主义者波普尔 提出: 任何理论或命题 ,凡在逻辑上可证伪的 (可反驳的 ) , 便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否则便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 2)相对主义学派,操作主义者布里奇曼提出了操作意义标准 :每一个词语、每一个科学问题和每一个科学命题对应于一组操 作 ,凡可操作的

16、,包括仪器的和智力的操作 ,就是有意义的、科学的 ;反之是无意义的、非科学的。逻辑实用主义者奎因将经验 主义实用主义化 ,认为科学是人们用来应付环境的一个概念系统和工具 ,凡是在应付环境中有用的就是科学的 ,否则是非科学的 ;科 学理论只有有用无用之分 ,没有真假好坏之别。 3)库恩的标准(相对主义):库恩认为分界标准是相对的,随着历史的演变、科学共同体的不同,有不同的标准。标准只是科 学共同体具有的“意见一致。标准更主要地由社会、心理等因素决定,而不逻辑。 1818、技术、技术观的基本定义、技术、技术观的基本定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 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技术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 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技术观”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的一般方法及其原则、发展规律和技术价值等。 1919、技术的特征、技术的特征 1)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他自然肌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