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19833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自治区交通行业指南(编号 XXX-2014)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前前 言言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的实施,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交通出行需求日益增长。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交通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科学、合理地进行西藏地区农村公路设计,提高农村公路交通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为此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处启动了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的研究制订项目,以便指导西藏农村公路的设计工作。编制工作由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农村公路处、

2、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完成。主主编编单单位位 :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目目 录录1 1 总则总则 .1 12 2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2 23 3 路线路线 .6 64 4 路基路基 .12125 5 路面路面 .22226 6 排水排水 .24247 7 桥涵桥涵 .26268 8 隧道隧道 .32329 9 路线交叉路线交叉 .34341010 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 .38381111 环境保护与景观环境保护与景观 .41411212 概预算概预算 .4444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11 总则总则1.1 为

3、统一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结合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特点,制定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 。1.2 本指南主要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公路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交通部二 00 四年七月十二日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 (交公路发2004372号)编制。1.3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县道、乡道、村道及通往寺庙道路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其他矿山、林区公路可参考使用。1.4 农村公路设计应坚持“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环保、美观”的指导思想,合理选择桥涵、隧道(明棚洞) 、路基防护工程、交通工程等结构形式。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

4、标准设计指南22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2.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2.1.1 农村公路设计应符合当地公路网规划,综合考虑路线走廊带范围的远期社会、经济发展,确定项目起讫点、主要控制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公路、铁路、管线等的衔接形式。2.1.2 农村公路设计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升级改造,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安全设施:尽量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损害,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提高生产生活质量。2.1.3 根据西藏自治区县、乡(镇) 、村、寺庙分布特点,结合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灾害分布状况,农村公路设计应基于通达、通畅两个目标。2.1.4 对于以下项目:1 未通公路2 经论

5、证灾害难以绕避,并且治理困难或者治理费用过高应考虑以通达为建设目标。除以上两种情况应以通畅为建设目标。2.1.5 以通达为建设目标设计注重以通通为主,可考虑分期修建,保证路基的稳定,对小型灾害进行治理,对于难以绕避的大中型灾害考虑保通,路面采用碎石路面或砂砾路面。如外购材料运输困难,桥涵可采用半临时结构(下部结构一次到位) 。具有较为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保证行车安全。2.1.6 以通畅为建设目标设计注重以畅畅为主,确保寿命,提高抗灾能力,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涵构造物完备,具有较为完善的排水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在养护到位的前提下,实现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2.1.7 农村公

6、路建设应注重危旧桥涵改造。2.1.8 地震基本烈度为7 度以上地区农村公路的大、中型构造物应进行抗震设计。2.2 公路分区及其特征公路分区及其特征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公路病害(灾害)类型,水文特点,结合公路建设条件的差异,西藏地区可分为以下四个公路分区:2.2.1 高原草原草甸区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31 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平缓,为平微或丘陵区,属高原草原、草甸地貌。2 主要公路病害(灾害)及代表区域公路病害(灾害)主要为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积雪、风吹雪也比较普遍。典型代表区域为那曲以北 61 道班以南的青藏公路沿线路段区域。2.2.2 高原荒漠区1 地形地貌特征地形平缓,为平微或丘陵区

7、,属高原戈壁、荒漠地貌。2 主要的公路病害(灾害)及代表区域公路病害(灾害)主要为季节性冻土和盐渍土,积雪、风吹雪比较普遍,部分区域存在沙害。该分区的典型代表为新藏公路、中尼公路沿线部分路段区域。2.2.3 宽浅河谷区1 地形地貌特征地形相对平缓,河谷宽几百米至数公里,属宽浅 U 型河谷地貌;2 主要的公路病害(灾害)及代表区域公路病害(灾害)主要为泥石流和水毁。该分区的典型代表为拉萨河、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大部分区域。2.2.4 中高山狭窄河谷区1 地形地貌特征河流下切强烈,岭谷高差巨大,岸坡高陡,属狭窄 V 型河谷地貌;2 主要的公路病害(灾害)及代表区域公路病害(灾害)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崩

8、塌、雪害及水毁。该分区的典型代表为川藏线沿线大部分路段区域。2.32.3 设计车辆设计车辆农村公路交通量较小,行驶车辆多为拖拉机、农用车、小客车、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等。农村公路路线与路线交叉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设计小客车、载重车辆外廓尺寸如表 2.3。表表 2.32.3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设计车辆外廓尺寸( (单位单位:m:m ) ) 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4车辆类型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小客车61.820.83.81.4载重汽车122.541.56.54注:自行车的外廓尺寸采用宽 0.75m,高 2.00m。2.4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西藏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

9、术标准 (JTG B012014)执行。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一般采用三级、四级公路两个技术等级。连接县与县、县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 、乡(镇)与村、村与村以及通达寺庙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表 2.4 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表表 2.42.4 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公路等级适应的交通量 (辆/日)设计速度 (km/h)预测年限 (年)适宜农村公路层次4015三级公路20006000 3015县道、乡道、村道 或通达寺庙四级公路双车道:15090桥台背

10、、涵台背、挡墙94注:表列数值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当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其压实度应采用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二级公路的规定值。 2 改建或整治工程的路基,除满足压实度要求外,路基顶面弯沉值也应满足设计要求,对于路基顶面弯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路段应对其路床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3 多年冻土区的隔热层路基、片块石路基的压实标准,应根据现场修筑试验路段分析论证,在保证路基强度要求的前提下确定。4.24.2 路基防护与支挡路基防护与支挡4.2.1 一般规定1 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等级、灾害的影响程度,以及西藏经济发展情况等确定路基设防目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与设防目的等选择防护类型。2

11、同一条公路不同路段根据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防护等级。个别路网不完善、损毁后无法就近迂回通车的路段,地形险峻、容易发生重大不安全事故的路段等应适当提高设防等级和标准。3 设置防护工程时应查明当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计算防护工程基础的最大冲刷深度时,土层的密实程度应选用松散,并应分别采用春融水和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标准设计指南15降雨洪水进行分析,确定基础的最小埋深。4 多年冻土区、涎流冰区路基宜采用干砌片石、铅丝石笼等柔性结构的防护工程,其基底不得置于高含冰量冻土层中。路基边坡防护宜采用生态防护(移铺草皮或边坡植草等) 。对多年冻土区段的圬工构造物,宜采用片石混凝土结构。5 中高山狭窄河谷区的

12、高填方段路基应设置边坡或路肩防护,沿河侧设置的浸水挡墙宜采用片石混凝土结构,临河路基的临河一侧还应根据需要设置安全设施。挖方路基段的防护工程设计应充分研究次生病害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需要应进行稳定性验算。6 新建公路或改建公路沿线分布的典型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进行专项勘察设计。4.2.2 挡墙结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挡墙结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类型特点结构示意图适用条件仰斜式1、依靠墙身自重抵御土压 力,仰斜墙背土压力较小; 2、型式简单、取材容易、 施工简便。 3、仰斜墙背可与开挖的临 时边坡相结合,减少开挖适用于墙前原有地形较为 平坦的路肩、路堤和路堑 等支挡工程,用于河岸防 护时应采用片石混凝土结 构,墙高不宜超过 12m。 重力式挡土墙俯 斜 式1、依靠墙身自重抵御土压 力,俯斜墙背土压力较大; 2、型式简单、取材容易、 施工简便; 3、墙背填土易于压实适用于墙前原有地形陡峻 的路肩、路堤支挡工程, 墙高不宜超过 5m。衡 重 式 挡 土 墙1、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 下压作用和全墙中心的后移, 增加墙身稳定性,节约断面 尺寸; 2、墙面陡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