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819185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精)关于医疗设备维修的几点体会(精) “我做医疗设备维修多年,见识过的医疗设备林林总总不在少数,工作中有不少经验教训, 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先讲点在医院怎么混的道理,或许对同行们有点帮助。毕竟我们在医院里不是主流,属于 边缘群体,得不到重视,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讲点做边缘人的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医院还是个比较纯洁的地方,终究受过教育的人比较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到 了厂矿企业,事业部门,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这方面也不够啊。但是,我们这些做工 程技术的还是要注意一些的。 1 古人讲功夫在诗外,此言这是济世良言啊。做好维修工作,技术固然重要,但技术以 外的东西

2、才是你成功的关键啊!我刚来医院的时候,年轻气盛,工作一个顶几个人,但没 少落埋怨。后来我发现的门道,赶紧转变工作方式。一开始是修好了人家说你慢,现在是 修不好人家帮你开脱:“他都弄不好,别人更没戏,赶紧找厂家吧,哼,厂家来了也不一 定行,报废了算了。 ”干活少了,好评多了,不能不说是个可笑的进步。但从内心里说,我 很厌恶搞这种东西,但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之一,整个社会如此,我们何苦硬要死 撑着吃亏呢?当然,具体怎么把握,还要根据每个医院的情况自己慢慢去摸索。总之,工 作好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做一个讨人喜欢的滑头。 2 在一个集体里,不同本领和能力的人数大约是按类似一个枣核形分布的:有少数的人

3、 非常优秀,做什么都行。还有少数人干什么什么不成。绝大多数是中间类型的:你行的吧 我也凑合,你不行呢我也够呛。如果你明智的话,你要站在大多数人这一堆里,人多势众 吗!。做熊人太伤自尊,我辈所不齿。做强人实在太累,而且容易被当作出头鸟打掉。木 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最要命的是如果你做得太好,你的岗位离不开你,你就 很难有被提拔的机会了。走上管理岗位的大多是中间类型的人,技术能力一般,工作能力 也一般,但有时间和精力搞搞人际关系的那种人。当然,如果你的个人技术能力极为出色, 万一你离开医院会造成很大的损失,院方会迫于形势不得不提拔你。这可以当作个案处理, 但不具有普适的意义。技术不是万能的

4、,它是你保命的本钱,但也是你提升的绊脚石。 3 不要议论别人,没人会替你保守秘密的,你所说的话很快就会让每个人知道的,会让 你很狼狈的。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企业中,近亲繁殖严重,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带着转折亲呢, 可能你多少年都弄不清谁和谁是什么关系,还是少说为妙。我的经验是:只谈天气和黄段 子(本人的黄段子讲得很不错的) ,又不得罪人,又让别人觉得你很有趣,这样才能在错综 复杂的医院人际关系里游刃有余啊。 4 无论怎样,也要做好本职工作,至少要让别人认为你做到了。只要在这个单位一天, 就好好干一天。这样即使你走了,也会留个好的念想:“唉!咱们的庙小,留不住这个高 僧啊!”别走了以后让人家说:“这小子

5、可算走了,妈的!不走也是迟早被开除的货!” 新单位总会到原单位打听你的工作情况的,要是知道你在原单位吊儿郎当,谁敢要你?。 说不定,过了试用期就不和你续约了,那你就被动了。所以我主张:爱院不如爱岗,爱岗 不如敬业。 5 无论什么时候,别说原单位的坏话,这样新单位的人会觉得你如果再换单位也会骂他 们。这会对你相当不利,切记。 6 别说同行的坏话,否则其他人会藐视我们这个行业的。 7 既然是医院,当然是以“医”为主,我们这个行当肯定是处于边缘地位,不受重视也 是符合医院整体利益的,我们不太可能扭转医院对设备科的态度。所以别抱怨于事无 补还招领导讨厌,何苦呢?学好本领,找机会跳槽得了。 8 别总想着

6、修大型的复杂的医疗设备。那是很露脸的事情,但却很少发生,就是发生了, 你也未必处理得了,可能会闹个弄巧成拙。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就是些琐碎的事情,先把这些小事做好,千万别做那种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意做的人,很让人厌恶的。 多在暗处下功夫,俗话说: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苏东坡讲:博观约取,厚积薄 发,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下面说说维修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虽是务虚,却也必要。我想要想做好维修工作,除了相 应的知识准备以外,要有“三心”信心、细心、决心。 1 信心 无论多么复杂的设备,只要是人造的,就一定能修。很多刚刚进入此行当的工程师信心很 差,总觉得那么复杂的设备而且还是进口的,咱们

7、怎么能解决得了呢?万一把故障扩大了 怎么办呢?找厂方得了,自己还闹个轻闲。要知道,做好维修工作首先要迈出的是敢于动 手的第一步。对简单的设备不要忽视,对复杂的设备不要胆怯,这样才能有工作的基础。 我刚来医院工作的时候,老主任对我就非常不信任:总是说:“这个设备你见过吗?” “没 有” “没有你就敢动?弄坏了怎么办,还是找厂家吧”!“我是学冶金的,医院里的所有设 备我都没有见过,以后我是不是就不用干活了?”他不占理确有权,所以前几个月我什么 都做不了。恰好有一台老式的氯分析仪坏了,厂方都不再给维修了,他只好让我试试,我 很快就给修好了,而且一直用了很久,甚至买了新的高级机器还把他当作急诊临时检查

8、时 用呢。这样才一举扭转了偏见。 2 细心 敢于动手了,并不一定能把设备修好,在具有一定的知识的情况下,还需要有极度的细心 才能发现故障。做维修最忌讳的就是把聋子治哑巴了故障扩大了。要预防这种情况的 发生,除了仔细,没有其他的办法。维修其实和医生看病有相似之处,最关键的是要找到 故障,是否解决得了那是另外的问题了,可以这样说,找到了故障至少成功了 70。细心 要求不放过每一个可疑的现象,从中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所在。马马虎虎,稀里糊涂的人肯 定做不好这行的。讲一个成功的例子吧:一台进口设备,出现了故障,连厂方的工程师都 解决不了,最后只好换主板。问题是这台设备急用,厂方的主板要 2 个星期才能到货

9、。我 拿着那块板子看了 10 几分钟,忽然发现在某个集成电路的两个管脚之间有一小块很难看到 的类似松香的东西,用探针一量,居然有 1K 左右的电阻。我用棉签蘸着酒精把它擦掉了, OK 了。厂方的人包括医院的人都说我是蒙上的。我不服气:没有极度的细心怎么能发现 呢?后来有一个单位的电梯坏了,怎么也修不好,把我请去看看,恰好又是类似的问题, 这次是一个焊接时甩落的小锡珠卡在一个集成电路的管脚中了,造成时有时无的故障,这 种毛病我想是所有工程师最头疼的。这件事以后,很多人都服气了,不再说我瞎蒙了,毕 竟瞎猫多次遇见死老鼠的事情非常罕见。 3 决心 不要轻易说放弃,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坚信:只要我

10、想做,就一定能做好。我修的 第一件大型设备是一台彩超,那时是我们医院最贵的设备,100 多万。当时厂方索价 7 万 元,备件 1 周以后才能到货。且不说 7 万元是否黑心,哪个医院能忍受 1 个星期没有彩超? 市场、声誉损失巨大。后来我和主任说我想试试,主任大概没有任何办法了,也只好如此 了。我叫了一个电工跟我一起去的。打开机箱,发现彩超的复杂程度远超出我的想象(平 时没有故障,没人让你拆开机器研究其结构的,我低估了问题的难度) ,20 几块板子一字 排开,每块板子都有两本杂志大小,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零件,而且是两面焊接的,关键是 没有技术资料,就算是有也来不及看了。我问那个电工:怎么样,咱俩能

11、弄好吗?他说了 句让我血脉贲张的话:“咱们争取今天就弄好” 。大约用了 1 上午,发现一块电路板上的一 个电阻烧了,我们俩兴奋极了,赶紧买了换上,一通电,又烧了。接着查,发现这块板子 上的 5V 和 0V 之间短路了。肯定是其间的退耦电容短路了,但是在板子上并联的退耦电容 不下 200 个,看了半天,没发现有明显变色的电容。只好用最原始的办法,拆掉一个,量量,短路,再拆一个,再量量真是皇天有眼啊,拆到第三个的时候,不短路了,换上 一个电容,OK 了,看看表,下午 3 点半。然后去喝酒庆祝。现在,那个小电工已经是我 最好的朋友和最得力的助手了。 下面谈谈技术层面的东西 1 好习惯比好技术重要。拆

12、下的螺丝要放到可靠的地方,拆下电线之前要先做好标记, 千万别相信你的记忆力,也别相信图纸上画的,很多时候,上面画的和机器本身不一样, 贸然拆下,等装不上了就抓瞎了。绝大多数设备科里的螺丝是越修越多,设备上的螺丝是 越修越少,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得改正。 2 设备中最容易坏的是电源,其次是阻容元件和功率器件,在维修之前,要对自己说: 集成电路肯定没坏,就是坏了也没法修。电阻坏的现象是断路,电容坏的现象是短路。实 在猜不出哪里坏了就先量保险是否有问题,然后看见什么个头大就量什么之所以做得 很大就是因为发热高吗,发热高肯定容易坏,绝对没错。FPGA、DSP 之类的元件就不要 试图去换了,换上了新的也和

13、原来的不一样,没法用,那里面的结构是加密的,别想读出 来,甚至普通的 GAL 器件也不要去试。4 层以上的板子如果阻容元件没坏就不要再修了, 去做点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吧。注意板子上写有 F 字眼象电阻的东西,那极有可能是 fuse, 很容易坏的。 3 如果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同时坏了要抢着去修进口设备。这是个小秘密:进口设备无 一例外的比国产设备好修,修好了肯定是露脸的事,保不齐会一举成名;即使修不好,咱 也有说道:进口的吗,又没有技术资料。领导会原谅你的。你要是摊上国产的设备,算你 倒霉:修好了是本份;修不好肯定会挨骂的怎么一个国产的简单东西都修不好呢?干 什么劲儿啊?回家算了。他们哪里知道修国

14、产设备的艰辛啊!这里我想多说几句:进口设 备的设计一般都很精良,大多是模块化设计,机箱也容易打开,里面条块清楚:这里是电 源、这里是放大、这里是信号处理、这里是输出,很快就能查到问题。比如日本的设备, 很多时候,一把小改锥能从头拆到尾,非常顺手,修理这样的设备是一种享受,德国的也 不错,美国的就差一大截子,虽然说可维修性设计的理念最早产生于美国。再看看国产设 备的情况吧:想起来我就想骂街,设计者使我想到了从森里里跑出来的野猪:机器里面乱 糟糟的一团子,粗制滥造,飞线成堆,电线基本上不标号,万一断了一根让你没法查。我 曾经修了一台著名的*频谱仪,为了把面板后面的电路板拆下来,我得先从低下的轮子拆

15、 起,然后一路拆下来,直到大卸八块。动用了各种改锥,扳手,钳子。我数了一下:拆下 的螺丝总计 14 种,40 个,这还是人干的活吗?我甚至对他们公司的人产生了悲悯之情: 每天装配这种东西,多痛苦啊!每月给我 10000 块我都不干。有一天遇见他们公司的一个 工程师,跟他开玩笑说:你们的东西是猪设计的,王八做的,买的,狗去修的。其他 的国产设备也好不到哪里去。中国的医疗设备始终处于医疗设备市场边缘地带,成不了气 候,主要是因为不负责任的人太多造成的,是整体的腐烂,而不是某一个公司的问题。做 不好有两个原因:一是确实做不好,一是不好好做。我们通常属于后者。一句话:我们的 人品低下,道德败坏,只能生

16、产破烂。 4 我从来不修电源,尽管电源的故障率很高。因为我对开关电源的技术一窍不通,而且 我也不十分想学,这是我技术的断门之一。我的做法是把各种设备的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 流做记录,坏了就换国产电源,很方便。国产小功率电源是国人制作的少有的好东西之一。 我们曾经买了台设备,保内就坏了 3 个电源,后来换了国产的,4 年了,没出过问题。这 里我得提一下新星公司的电源,实在是太棒了,这些年买了几十个了,有的甚至超限额 10使用,一台都没有坏过。不是给他们做广告啊,只是有好东西得介绍给大家。 5 至少要有一本 TTL 手册和一本 CMOS 手册,英语也得差不多,最好随身带上电子字 典,会对维修有很大帮助的。现代医疗仪器的自诊断功能和故障显示都很齐备,维修很大程度上是读懂屏幕上显示的文字。基本的集成电路手册有助于你在没有电路图的情况下猜 测某块电路所完成的功能。试想一下,拆下电路板,里面的集成电路一块都不认识,那就 难于下手了,总不能全靠碰运气吧。维修终究是借于技术和运气之间的活动。 6 别迷信厂方的技术人员,他们不一定是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