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581819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调查能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能从实践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假期我根据老师布置的调差范围对阿克苏托普鲁克乡新农村社会建设进行了调查,调查如下:近年来,托普鲁克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民主健全、农民增收、环境良好”这一主线,以创建文明乡镇为目标,牢记精神文明建设贵在坚持,重在建设这一真谛,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乡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基本情况托普鲁克乡位于阿克苏市西南 11 公里处,耕地面积 7.2 万亩,下辖 11 个行政村,59 个村民小组,共有农

2、户 3019 户,人口 15253 人。全乡共有党员 589 名,团员1098 名,村干部 77 名, “三老”人员 75 名,30 座清真寺。目前,已成功创建 3 个地区级文明村、4 个市级文明村、3 个市级文明单位和 1 个市级文明示范窗口。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自 2004 年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以来,截止目前共修建抗震安居房2931 户,其中今年新建 243 户。已完成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10 个。同时在全乡 11 个行政村、59 个村民小组、1511 户农民的庭院中开展了庭院改造工程建设。今年,全乡共完成庭院改造 1511 户,其中完全实现三区分离的 790 户,完成整治面积 55 亩。近几年

3、修建卫生厕所 2751 户,其中 2008 年在吾斯塘博依村修建 44 户水冲式厕所,修建沼气池 814 个。二、新农村建设方面1、生产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狠抓农业农村工作不放松,努力将各项增产、增收措施落到实处。尤其在近年大力发展林果业以来,全乡目前林果业面积达 6.6 万亩,挂果面积达 11210 亩,其中红枣 720 亩,核桃 6251 亩,香梨 1123 亩,苹果 928 亩,其它 2188 亩;果品总产量达 9583 吨,其中红枣 98.2 吨,核桃 113.4 吨。同时托普鲁克乡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今年组织参加 7

4、 天以上培训的达 1026 人次,一个月以上培训的达 160 人,主要开展了红枣、核桃嫁接培训和滴灌、沼气、抗震安居房建设等技术培训。目前,托普鲁克乡已建立有 4 个科技示范村,示范村率达 36%,科技示范户 502 户,科学技术协会 2 个,农民技术员 460 名,已取得技术资格证 191人。在全乡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2008 年托普鲁克乡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4694.8 万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053.4 元,同比增加 523.4 元,劳务创收达到 471.4 万元,农民人均劳务创收达到 422.1 元。2、生活宽裕。首先自开展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全乡共建抗震房 2931

5、户,基本达到户均一套抗震房的标准。其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特别是“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以来,大大提高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全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达 101.4%,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60%;小学在校生辍学率控制在 0.25%以内,初中生辍学率在 0.57%以内;15 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 98.53%,17 周岁青年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 95.8%,15 周岁人口中文盲率 0。三是自 2005 年开始,新建卫生室 4 个、改建 4 个,并成立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监督小组及办公室,解决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据统计,截止目前,托普鲁克乡参加合作医疗人

6、数已达到 11158 人,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3、乡风文明。一是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托普鲁克乡历来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把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为实现乡机关创建地区级文明单位的目标,托普鲁克乡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精神文明工作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安排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把先进文化落到实处,托普鲁克乡加大了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逐年增加,使全乡 11 个行政村文化室普及率达到 100%,合格率达到 8%。目前托普鲁克

7、乡小康文体户有 37 户,文体中心户有52 户,做到活动经常,农民喜欢。乡文化站、各村文化室每年平均开放时间均在150 天以上。三是重视社会稳定工作。首先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治乡,创建安全环境,乡党委组织专人到各村开展法治宣讲活动,以及通过村民学校法治集中教育和电教、各类法制宣讲、报告会等,加强村民的法制观念,培养群众树立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意识。同时,通过“五五”普法宣传和“法治六进”活动,加强了村法制宣传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其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综治一票否决制,健全了昼夜值班制度,充分利用“十户联防”加强村治安秩序工作,每逢节日期间加大夜间巡逻值

8、班工作。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定期进行检查和登记,并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的犯罪率。同时,乡工作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重点监控和定期进行回访帮教,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生活工作状况,把一切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再次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年初乡党委、政府与各相关单位签订了宗教管理责任书,并安排乡干部与 30 座清真寺建立联系点,同宗教人士结成对子,切实落实“两项制度” 。结合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加大了“学教”活动的宣传力度,组织全乡各族人民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行学习,使群众熟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五观” ,和“三个离不开”的

9、思想。同时加大了制止零散朝觐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组团朝觐的好处。4、村容整洁。按照居住规范化、环境整洁化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综合实施“五清、五改、五通、五有”的新农村建设标准。一是把环境治理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开展了治理“三乱” (即乱堆、乱放、乱占) ,清理“三堆” (即土堆、粪堆、柴堆) ,美化“三口” (即村口、路口、家门口)活动。二是大力推行“五位一体” (即房屋、灶台、庭院、厕所、圈舍)的生态型家庭能源利用模式,建设一个“地绿、天蓝、水清、民佳”的生态环境。目前,全乡共完成庭院改造 1511 户,其中完全实现三区分离的 790 户,修建卫生厕所 2

10、751 户,其中 2008 年在吾斯塘博依村修建 44 户水冲式厕所,修建沼气池 814 个。三是全面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5 月初,托普鲁克乡通往各村的柏油马路已全面施工,预计共铺设 49 公里的柏油路,截止目前已铺设 20 公里,其余已全部动工,争取全面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同时今年计划新建 200 个沼气池,打抗旱机井 12 眼。以上措施使托普鲁克乡各行政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根本变化,实现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卫生整洁、乡村道路畅通、村内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安全、垃圾统一处理的目标。5、民主管理。托普鲁克乡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各类各项制度,切实做

11、到用制度管人管事,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同时在规范村务上积极运作四项制度。即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两委”联系制度、干群交心议政制度,提高了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推行监管审核制度,即在不改变所有权、使用权的前提下,将村财务纳入乡财务核算中心管理,强化了村级财务收支的监督管理。抓党的建设,树先锋模范,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基层干部的带头表率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更好,乡机关一直很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机关党支部以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为载体,始终坚持“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12、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把“三级联创”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抓手,建立了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机关党员齐动员的上下联动责任制,把创建任务分解到人。同时党支部中开展了“双向承诺”活动,机关党支部结合每年的工作目标向乡党委和党员、群众进行承诺;党员也根据工作岗位职责撰写承诺书,向党支部和群众进行承诺。同时将承诺内容落到实处,自觉接受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签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 、 托普鲁克乡纠风工作目标责任书 ,做到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并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便利谋取不

13、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 、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082012 年工作规划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精神,从思想上强化认识,坚决杜绝吃、拿、卡、要和收受贿赂等现象的发生。三是积极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近年来,乡机关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08 年 10 月份召开机关工会职代会,大会通过了两项议题,解决职工加班费问题和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问题均已得到解决。同时为乡机关的 11 名困难职工办理了“爱心卡” ,每月有 50 元的“爱心基金” ,困难职工可以在“爱心超市”中购买大米、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除此之外

14、,机关工会经常组织棋、牌、篮球、排球等活动,丰富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乡机关还注重发挥好机关妇女干部的积极作用,时常开展各类妇女培训、妇女扶贫帮困等活动,同时在每年的“三八”节期间,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选举“三学三比女能手” 、巾帼科技致富能手等。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带好团建工作,托普鲁克乡高度重视共青团员各项工作的开展,加大共青团员的培训力度,截止目前共举办农村青年科技培训 16 期,培训 320 人,重点对农村青年的双语进行了培训,共培训农村青年 166 人。同时积极吸收优秀的农村青年加入共青团组织。2008 年新吸收团员 102 名,推荐了 13 名优秀团员入党。抓思想道德建设

15、,加强舆论宣传,倡导文明新风进乡村乡党委、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干部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每年制定相应的计划安排和实施方案,做到年初有计划安排,年终有总结。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紧抓干部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一是为进一步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托普鲁克乡机关以“建设文明乡镇,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紧紧围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基本道德模范,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四德”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座谈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向干部职工宣传道德知识。同时托普鲁克乡利用春耕、三夏农忙时节,组织广大机关干部深入全乡 11 个行政村,结合农村实际,在对农民进行农业、

16、林果业技术的指导的同时,积极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内容,三年来累计宣传约 90余小时,使干部群众知晓率达到了 99.5%以上、农民的知晓率达到 85%以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品质,促进了全乡公民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二是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2007 年乡机关开展“打造学习型机关”道德实践活动;2008 年乡机关结合全市开展的创建“五型”机关活动,在全乡又开展了“诚信建设”工程,使乡机关的工作作风、群众的满意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今年实施“责任制倒查”制度,使全乡在近年来的道德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信用体系,形成了“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道德风尚。三是加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乡机关始终坚持把提高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乡机关组织专人在中、小学校开展关于毒品、邪教对青少年危害的知识讲座,为学生讲解绿色上网的重要意义,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知识,乡机关还定期组织专人对学校学生进行调查,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