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1709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 和心理状态调查(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一、导言一、导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不但的从一个由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社会向一个由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现代性工业国家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弃农从工,开始大量涌向城市。在全国城市里,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地增多,同时他们从事很多不同的事业领域,应该说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职工的主力军。农民工的概念是这些年来比较特殊的词汇,请先谈谈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 号)的对“农民工”的表述如下: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

2、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一书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一文的表述是:“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以上两处不同的对农民工的定义来看,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农民工的几个鲜明的共同特征:一、他们户籍人在农村。二、主要从事付费农产业。同时可以看出,城市农民工的概念是我们在计划经济

3、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群体,它是指常年和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一部分群体,以及人们常常所说的“打工农民” 。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仍然在农村,但是他们已经到城市里来了,有的是几年,有的是十几年二十年,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我们把这部分群体定义为农民工。 农民成为我国职工队伍中的主力军, 目前,中国农民工的数量约有 2 亿人,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中分别占 57.6%、52%,在城市环保、家政、餐饮服务等行业,农民工的比例更是高达 90%。 (去年 10 月,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 。我认为,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不但加深

4、,一方面,城市因自身工业化的不但发展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农村社会劳动力因农村社会的资源贫缺而大量闲置;还有就是,随着电视等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城市文明不断的向农村地区传播。以上三个原因,基本上就是现代社会农民大量涌向城市的基本原因。以上就是农民工的简单定义以及对现代社会农民工形成原因的简单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但发展,社会经济将不断的的集中,而集中的这一点就是城市,城市是一种由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域社会共同体。随着现代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化大分工的不但深入和细化,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但的加深。一定意义上讲,城市化作为一场因现代工业发展和社会分工而产生

5、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运动或指伴随着人口的集中,农村地区不断的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现代社会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人化” ,进而把他们真正“化”入城市。由于城市本身的生态隔离(指城市内部不断的发生着一种分化与隔离的机构变化) ,加上农民工自身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天然差异,农民工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群体(这里社会群体仅指“不进群体中的个人自己能意识到,而且也是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的”)。作为现代城市中的一个特殊而又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群体不得不引起广大社会人员的关注,再加上本人自己的特殊性我本人就是农民工的孩子,因此我假期对北京市海淀区土井及西北

6、旺地区的部分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进行了调查。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二、被调查二、被调查农民工的基本信息农民工的基本信息调查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海淀区土井至西北旺一带的菜市场、建筑工地、农民工居住地三个地点为抽样框,随机抽取 70 名农民工,直接调查在工地工作的和晚上回农民工居住地的农民工。调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学历、工作状况等;二是被调查者的生活状况,食宿、娱乐和人际交往三个方面;三是被调查者对其生活状况的基本评价和主观感受。调查共计发放 70 份问卷,回收 60 份,其中有效问卷51 份,回收率为 85.7%,有效回收率为 85.0

7、0%。文化层次等分析农民工的文化层次偏低。调研数据可见,拥有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学历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为 27.45%,而为初中水平的农民工所占比例将近 62.75%,为高中水平的为 7.84%,为大专及大专以上水平的为 1.96%(仅一人) ,即农民工总体的文化水平偏低,即 90.2%的农民工朋友学历水平为小学及初中水平。(具体调查结果见:调查结果表.xls 及问卷.doc)一方面,本地区社会对农民工的学历水平没什么要求,农民工在本地区主要从事建筑业、酒店服务业及小商贩行业,大多属于不需要多少技术水准的体力劳动行业;另一方面,农村的扫盲教育不能在短时期内取得显著成果。被调查的农民工朋友当中,有 6

8、8.63%的没有参加过正规的技术培训,31.37%的被调查者自己没有手艺,靠做小买卖为生,其中 47.06%的,即近一半的农民工朋友反映自己外出打工的原因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由此可见,大多农民工朋友因为家乡收入低而不得不进城打工,而且大多没参加过正规的技术培训,反映了“半公半农“的基本特征。农民工的求职主要靠亲朋好友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已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或暂住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66.67%,独立自己找工作的占 29.41%,余下的 3.92%为包工头、老板直接招募。三、农民工生活状况分析三、农民工生

9、活状况分析工资情况工资情况农民工朋友在城市不容易找活干,其中有 54.90%的反映不容易找事情做,有 15.69%的调查甚至这反映他们很难找事做。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加上城市自己本身有限的接纳能力导致了现在农民工朋友都不好找事做(占 70.59%) ,这势必导致了农民工朋友在闲时就会回家务农,说明了农民工工作不固定、流动性强的特征。39.22%的农民工朋友收入每月为 8001000 之间,月工资为 10001500 之间的为 31.37%, 11.76%的农民工朋友工资达到月 15002000,每月 2000 元以上的为 15.69%,可见 70.59%的农民工朋友的工资在 800

10、-1500.调查结果同时显示,农民工朋友的每月支出平均为 586.27 元。孩子学杂费、家里人看病、买或者盖房子三者是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主要支出。因此可以说被调查的农民工朋友的平均工资水平不高,平均月工资为 1303.92 元,平均月纯收入为 717.65 元,而且工作不好找,平均每周工作 6.31 天,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9.65 小时。当农民工朋友的工资被拖欠时,有 66.67%的选择了找劳动监察.工会组织等解决,威胁老板的只有 3.92%,剩下的会找其他途径解决,这说明了广大农民工朋友的法律意识有所加强。医疗情况医疗情况调查人员中 49.02%的人没有享受城市医疗优惠政策,23.53%的人不

11、知道什么医疗优惠政策,只有 25.49%的人享有,说明大多农民工朋友没有享受城市上的医疗优惠政策。有43.14%的人买有医疗保险,5.88%的人买有养老保险,1.96%的买由工伤保险,其余的没有保险。说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有待进一步普及。有 58.82%的农民工朋友反映医院收费太高,看不起病,一方面因为农民工朋友自身收入不高,另一方面因为城市医院还没有建立健全关心广大农民工朋友的医疗优惠政策。子女受教育情况子女受教育情况有 80.39%的农民工朋友子女正在接受教育,其中 70.59%的子女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70.59%的农民工朋友说自己能承受子女的教育费用,这一数据比较乐观的反映了他们下一代

12、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居住情况居住情况有 50.98%的人家中盖了新房,他们在外租赁房屋的平均价格为 199.02 元,对自己租赁房屋很满意的占 39.22%,比较满意的为 41.18%,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共 9.8%,这种满意程度说明了北京海淀区的农民工朋友居住条件比较好。娱乐情况娱乐情况通过调查发现,37.25%的人表示自己没有娱乐时间,19.61%的说自己只有在下雨时才有时间娱乐,23.53%的每天娱乐,11.76%的人表示自己平均两天才娱乐一次,三天及三天以上才娱乐一次的占 3.92%。有 50.98%的农民工朋友的娱乐项目是看电视、上网等休闲形式,还有 41.18%的农民工朋友的主要休闲

13、方式是打麻将、打扑克等娱乐方式,84.31%的农民工朋友反映自己没有参加过本地区的一些文化活动。这说明绝大部分农民工都有娱乐活动,同时农民工娱乐活动较为贫乏,表现在少部分民工表示他们很少有娱乐活动,甚至只有在下雨才有。排除加班和农民工自身的一些因素,这部分农民工的娱乐生活值得关注,还有,农民工朋友所在社区应该开展能让广大农民工朋友参加的娱乐活动。穿着及饮食情况穿着及饮食情况84.31%的调查者表示自己买质量价格一般的衣服,没有人拣便宜衣服,一年难得买。说明大家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不少了。对自己饮食状况满意的为 52.94%,不满意的占 41.18%,所以应该关心农民工朋友的饮食状况。他们的每日饮

14、食费用为 6.99 元。四、农民工心理状态四、农民工心理状态被调查者中有 50.98%的人认为农民工的社会身份低微,41.18%的不这么认为,可见有一半 的农民工朋友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56.86%受调查者表示对自己的工作条件不满意, 其中很不满意的占 13.73%。这可能是因为进城农民工主要在城市里从事脏活、累活,都是 一般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因此工作环境差。其中有 52.94%的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自己的日 工作时间。五、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五、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对策与建议农民工生活状况的改善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关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程度。除了

15、提高媒体对农民工的关注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用人单位对于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关注程度。用人单位应对改善农民工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二是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整体素质过低的问题。首先可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减少农村新的低素质的农民工的产生;其次对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可有针对性开展一些免费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三是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应从法律上确保农民工工资的合理性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其次,作为劳动保障部门还应该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16、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努力保障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最后作为企业来讲,也应该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巩固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确保农民工按时拿到合理的工资。四是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改善农民工生存环境。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因此,要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的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待遇。要坚持依法维权,发挥工会作用,提高农民工素质,强化政府职能。五是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农民工虽然有政策可参加社会基本保障,但相关政策缺乏强制性,农民工与用人单位都不愿执行,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将农民工纳入社保体系,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农民工办理各类社会保险,特别是有必要为农民工建立临时性、应急性的社会救济,为其在遭受意外伤害、交通事故、大病或失业期间生活拮据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开展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