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国-古巴 四十年外交四题

ldj****22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46.43KB
约8页
文档ID:35816025
美国-古巴 四十年外交四题_第1页
1/8

第 三 十 一 卷 第 一 期二 ○ ○九 年 二 月32 2009年2月拉丁美洲研究Feb12009 第31卷 第1期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Vol131 No11古巴 — 美国关系50年四题· 张 凡内容提要 古巴革命是美国与古巴双边关系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美国对古巴革命及其后续发展的反应和政策则是冷战环境中美国战略思想的典型表露全球冷战终结并没有改变古美之间的冷战式关系,凸显了美国政策的单边主义性质、意识形态色彩和国内政治主导倾向关 键 词 古巴革命 美国战略 古美关系一 作为分水岭的古巴革命自立国之初,美国政治精英们的目光就开始投向了被称为 “ 安的列斯明珠 ”的古巴岛1783年,后来成为美国第二位总统的约翰 · 亚当斯宣称,古巴是美国的自然延伸托马斯 · 杰斐逊,即美国第三位总统,曾将古巴视为美国领土扩张的一个适当界限,并踌躇满志地建议在古巴岛南端树立标志1823年,时任门罗政府国务卿、后来成为美国第六任总统的约翰 · 昆西 · 亚当斯将古巴和波多黎各比作北美大陆的自然附属物,并认为 “ 很难抵御 ”这样一种信念,即将古巴合并为美国的一部分对于美国自身延续和完整是不可或缺的。

约翰 · 昆西 ·亚当斯后来道出了他那影响久远的 “ 名言 ”:有物理的万有引力,也有政治的法则;假如被风暴从树上吹下来的苹果只能落向地面,那么被强行从与西班牙那种不自然的联系中拆开而又不能自持的古巴,只能自然地投入北美联盟,而后者受同样的自然法则支配无法将古巴从其怀抱中抛弃19世纪,美国政府逐渐形成一套针对古巴双管齐下的政策:一方面阻止古巴从西班牙手中转给其他欧洲列强,另一方面采取措施直接攫取古巴19世纪40~50年代,携美墨战争的余威,美国国内出现了要求兼并古巴的浪潮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格兰特总统曾针对英国和法国的野心宣布了所谓的 “ 非转让原则 ”,即反对列强转让在美洲的属地1898年,秉承 “ 天定命运 ”和门罗主义,美国介入了古巴反抗西班牙的战争,并于1898~收稿日期: 2008 - 11 - 10 作者简介:张凡,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政治室副研 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 100007)1902年期间对古巴实施军事占领1903年,美国 将普拉特修正案强加于古巴,获得了干预古巴的权 利以及关塔那摩的领土1906年,美国再次占领 古巴,其后事实上一直统治着这个国家。

20世纪30~40年代以后,古巴逐步成为了美国投资者的 天堂、美国旅游者度假的乐园,甚至寻欢作乐的赌 场而自1952年巴蒂斯塔上台之后,美国政府和 资本掌握了古巴几乎整个的经济生活,并对古巴政 治、军事、外交施以十分自如的控制美国似乎并 没有对这个国家的命运作过其他的设想1959年,美国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一切都发生 了变化当年1月1日,古巴巴蒂斯塔政权在革命 中垮台这是一次成千上万古巴民众奋起反抗旧秩 序的革命,而且是一次按照古巴人自己的要求和条 件向旧制度挑战并取得完全胜利的革命换言之, 古巴历史上这样一次改天换地的变化采取了 “ 古 巴的解决方式 ”①,因为长期主宰古巴命运的美国 在这一巨变中基本被排除在外,因而对革命进程根 本无法进行控制革命的完全胜利决定了变革的彻 底性革命在古巴受到了普遍的拥护,其影响和波 及范围出人意料旧秩序中的一切,包括社会结 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都随着新政权的建立而 退出历史舞台在旧秩序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美国终 于在自己的家门口迎来了传统权力被压缩的一天 可以想见,革命政权的措施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削弱美国继续进行操纵 和发挥影响的能力。

这必然意味着改变美国在古巴 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各种社会变革措施,特别是土 改法的实施一举剥夺了美国大企业在古巴的财产以①Jr1LouisA1Pérez,Cub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ies of Singu2lar Intimacy, Athens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7, p12381张凡古 巴 —美 国 关 系π υ年 四 题33 及在当地事务中的控制力新政权的措施具有实质 性的内容,同时也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因为革命 的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改变财产关系,并使权力平衡向着有利于古巴人民的方向转变 上述情况预示着革命将在两个方面遇到阻力: 美国人注视着古巴新政权的每一项革命法令,目光 充满疑惧;同时古巴国内受革命冲击的旧势力和自 由派很快就对形势的发展感到绝望革命进程很快就冲破了国内自由派和美国政府能够默认的限度, 继续前进,必将在社会力量重组和国际关系调整方 面来一个根本的转变革命胜利刚刚一年,古美关 系即迅速恶化而在这一历史关头,苏联因素开始 介入并发挥影响1960年2月,米高扬率苏联贸易代表团抵达哈瓦那,将向古巴提供低息贷款、技 术援助和石油,同时购买古巴蔗糖。

4月,古苏恢 复外交关系同月,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授权中央 情报局武装和训练古巴流亡分子古苏关系的改善 与古美关系的恶化同时发生,其中古苏石油协定具有重要意义5月,古巴政府命令美资石油公司提 炼苏联原油6月,这一要求遭到拒绝3周后, 古巴将外资炼油厂国有化7月,艾森豪威尔政府 将古巴当年蔗糖进口配额冻结,其后又将配额确定 为零8月,古巴又将一批美资企业收归国有10月,美国开始贸易禁运,除药品、食品外禁止向古 巴输出一切商品;同时古巴对美资实施进一步国有 化,直至将美资企业全部没收1961年1月,美 国断绝了与古巴的外交关系 事实上,在古巴革命胜利后古美关系演变过程的最初两年,美国的目标已经从运用经济压力迫使 卡斯特罗就范转变为将卡斯特罗赶下台中止蔗糖 配额,特别是美资炼油企业遵照美国政府指示拒绝 加工苏联原油,都是通过破坏经济运行的手段以达 到卡斯特罗下台的目的但是,美国的做法适得其反,古巴革命政权不仅在国内得以巩固,而且赢得 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同情和支持其间,国际国内各 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古巴革命及其后果 “ 自身内 在的逻辑 ”①:革命对平等秩序的追求不仅要改变 国内存在的特权结构,它还要求重新界定与美国的关系,而美国人是旧秩序中最大的特权享有者。

与 美国关系的恶化使革命向更为激进的方向发展革 命激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并最终促进了举国一 致的团结古巴与苏联关系的改善受到古美关系恶 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加剧了古美关系的恶化古巴革命构成了美国霸权的一大障碍和挑战,而在古巴革命领袖全力消除美国影响的同时,美国也以同样的决心要搞垮古巴革命政权但美国政府的努力以失败告终:1961年4月,中央情报局组织古巴流亡者在猪湾的军事行动遭到惨败;1962年,作为苏联撤出导弹谈判的组成部分,美国同意停止针对古巴的军事行动,事实上保证了革命政权的生存随着古美关系的恶化以及大批古巴流亡者前往美国,反对古巴革命的力量已经主要来自国外,保卫革命进而等同于保卫国家主权对于古巴来说,没有什么比争取民族自决和维护国家主权更为重要和宝贵历史上,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屡仆屡起,而古巴革命顺理成章地被视为这一历史进程的组成部分由于无视古巴民族历史的创伤,美国所面对的是革命造就的最坚固盾牌:保卫祖国正由于此,古巴革命政权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困难条件下生存了下来此后,虽无法实施直接的军事入侵,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秘密行动对古巴社会经济生活施加影响,并阻止了古巴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甚至还实施了针对古巴领导人的暗杀行动,包括多次针对卡斯特罗本人的刺杀计划。

二 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封锁战略1960年,美国开始对古巴实施封锁政策1992年经美国国会立法、总统批准的 “ 托里切利法 ”禁止美国在国外的子公司与古巴进行贸易,而1996年通过的臭名昭著的 “ 赫尔姆斯 — 伯顿法 ”将封锁扩大并强加于第三国的贸易活动20世纪60~80年代,美国的封锁政策是由冷战期间的国际背景所决定的美国将古巴视为苏联的盟友和附庸,对美国的切身利益构成了威胁事实上,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争夺伴随着两大阵营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驻军甚至直接参与其支持者的战争,特别是美国在拉美和非洲就有大量通过代理人甚至直接插手进行干预的记录,但冷战这一背景至少给了美国封锁政策一个自视合理的口实然而,随着冷战的终结,特别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古巴已不再构成美国所谓的对美国家安全利益的 “ 威胁 ”,而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完全有可能抑制大国心态,启动与古巴的和解和谈判进①Jr1LouisA1Pérez,Cub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ies of Singu2lar Intimacy, Athens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7, p12431第 三 十 一 卷 第 一 期二 ○ ○九 年 二 月34 程。

但是,美国拒绝了这样一种前景相反,美国 认为这是推翻面临严重困难的古巴革命政权的良 机,并于1992年和1996年进一步强化了其封锁政策在美国,无论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从艾 森豪威尔到小布什10位总统的古巴政策基本上是 一脉相承的虽然美国国防部曾于1998年宣布古 巴已不构成对美国的威胁,但美国的封锁政策依旧 且在持续强化事实上,古巴革命胜利以后,美国对古巴持续 施压在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古巴的实践能够成功并形 成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①美国力图尽可能在古巴 内部制造困难,通过各种手段使古巴丧失市场和贸 易关系,并且无法得到急需的零部件和各种进口货物美国的目的在于增强古巴国内不满情绪以导致 政局变化,达到美国所期望的从外部无法促成的变 化因此,美国对古巴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在于其 象征意义美国所力图表明的是,在西半球实行社 会主义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一政策基本上是惩罚性的,即将社会主义实践的代价推向极端,用政 治、经济和技术上的被困堵状态,表明革命后果难 以承受,使西半球其他国家不敢步古巴后尘美国 陆续与其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但却无法容忍古巴社会主义的存在,因为古美关系正常化将使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古巴的存在 “ 合 法化 ” 。

对美国而言,这并不是关系正常化本身的 问题,而是一旦承认古巴则将被视为向拉丁美洲发 出了一个 “ 错误的信息 ”,即美国终将与西半球的 社会主义政权妥协毫无疑问,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是几代美国官员的噩梦,缓和关系的前景在华盛 顿的氛围中令人难以接受简言之,与古巴建交至 少在象征的意义上意味着古巴革命压倒了美国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策也是针对苏联的假如 苏联愿意担当西半球社会主义的保护人和支持者,那么它也同样将为这一角色付出高昂代价,也许在 将来某一时刻会令莫斯科就此罢手按照美国人的 估算, 20世纪60~70年代,苏联为支援古巴平均 每天要耗掉约100万美元,因此无疑会对在西半球 展开进一步行动更为谨慎按照美国官员的话说,孤立政策的要义就是使古巴得不到它所需要的资金 和声誉,而 “ 通过增加苏联人在拉美所付出的代 价,我们决心使莫斯科确信它所支持的国家是必定 要失败的,而且代价高昂 ” ②除针对古巴及其支持 者的 “ 惩罚性” 政策外,美国还推出了与共产主义竞争以争取民心的 “ 奖励性” 政策,其中最早最著名的就是肯尼迪政府的 “ 争取进步联盟” 计划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其在西半球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霸权地位,继续并加紧了对古巴的孤立和封锁的态势。

美国以中美洲战乱源自 “ 莫斯科 — 哈瓦那轴心 ”和 “ 共产主义煽动 ”为由大规模介入尼加拉瓜、萨尔瓦多等国事务,并将这一地区的冲突作为东西方争夺的组成部分而寻求 “ 全球性 ”的解决方案,使中美洲成为拉美乃至全球政治中的一个热点不那么为人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