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1545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毕业设计-中医内科学专业)(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河南中医学院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研究生姓名:候杰导 师:张照兰教授指导组成员:赵文霞教授马素平副教授陈欣菊教授学科、专业:中医内科学所属院、部: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国郑 州2012年4月30日 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在导师张照兰教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特此声明。论文作者(签名):年 月 日

2、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已完全了解河南中医学院有关保留、使用硕士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河南中医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论文。特此声明。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目录摘要 . 1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材料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1.资料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2.病例诊断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3.纳入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4.排除标准 .

3、75.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统计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1.病例的一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病例的节气变更规律.错误!未定义书签。3.病例与气象因子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讨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2.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及气象因子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3.内经中的天人相应理论和医学气象学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4.应用“天人相应” 理论“ 医学气象学 ”思想指导治疗及预防.错误! 未定义书签。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4、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在校期间论文和科研情况 . 38 摘要摘要目的:(1)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流行病学依据;(2)探讨节气变更,气温、湿度、风力等气象因子与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之间的规律,以期为临床对该病实施应时辨证、择时用药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印证“天人相应” 和“医学气象学”的理论思想;(3)初步筛选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从而为临床防治本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资料来源:以“肝硬化” 和“上消化道出血”为关键词,检索河南

5、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中医研究院三家医院病案室 2006年立春至2011年立春前,诊断符合上述关键词的住院病人。剔除资料不全的病例,共检索到559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研究方法:按照设计的表格详细记录每个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性别、年龄、发病时节气、出血诱因、原发病、出血原因、肝功能分级等;统计2006年-2011年各节气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温差、降雨量、气压等。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文件,将调查数据及资料录入数据库,处理并完成统计分析。根据统计资料类型的不同,应用卡方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1.1 5

6、59例病例中男性384例,女性175例,男女比例为2.19:1;高发年龄段为33-64岁;病程1/ 2-40年,平均11.4年。1.2每例病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1-9次,平均 2.8次;559例病例中合并肝癌者 157例,占28.1%;死亡57例,占10.2%。1.3 559例病例中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肝硬化共443例,占总人数的79.25%;其次为丙肝肝硬化,共37例,占总人数的6.62%;病因排在第三位的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28例(5.01%);接下来依次为隐匿性肝硬化25例(4.47%)、酒精性肝硬化20例(3.58%)、肝豆状核变性4例(0.7%)、布卡综合征2例(0

7、.4%) 。1.4 559例病例中358例存在明显的出血诱因,寒冷、节气变更156例(43.6%),饮食及服药不当121例(33.8%),过度劳累48例(13.4%),精神刺激24例(6.7%),腹内压增高9例(2.5%)。1.5本次分析的559例病例中,Child-pugh分级A级占 381,B、C级占619,研究结果说明肝硬化失代偿期出血者比代偿期出血者为多。2.病例的节气变更规律1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与节气变更及气象因子关系分析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大寒两节气里发病人数显著增多;在春分、芒种两个节气发病人数少;发病人数最少节气为芒种。3.病例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2006年2月4日-2011 年2月4日各节气平均发病人数与同期节气气象因子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