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何以不死文言何以不死试论胡适国语文学观的含混性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1475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3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何以不死文言何以不死试论胡适国语文学观的含混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何以不死文言何以不死试论胡适国语文学观的含混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何以不死文言何以不死试论胡适国语文学观的含混性(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7责任编辑: 周玉宁电话:(010) 65914510电子信箱: 2016年4月22日星期五经典作家文言与白话的 “死活” 问题一直是胡适新文 学建设的核心命题, 直到1928年他仍在 跋 白 屋文话 中抱怨,“今日鬼话文的余孽并不曾扫 尽, 依然在那里滋蔓着, 而且声势浩大, 猖獗非 常” 。 至少在胡适看来, 古汉语并未像拉丁文那样 成为僵死的语言文字, 从而成为故纸堆中的遗 迹。 让人不解的是, 胡适也没认真执行自己的 “判 决” : 编订新学制课程标准时, 依然把 “增加使用 古书的能力”“继续练习用文言作文” 设为高中学 习的主要目标, 白话文只占所列阅读书目的五分 之一, 且只

2、要求略读。 同时, 诸子文粹及姚鼐、 曾 国藩、 林纾的古文却被列入精读范围。 (1923年 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 ) 此时新文 学力量薄弱当然是一个原因, 但这无法解释, 为 何国语运动借行政力量在全社会展开后, 国语文 学却与文言文学有了和解倾向。 古文并未退出历 史舞台, 作为新文学基础的国语文学 (白话文学) 本身也有许多模糊之处, 这些矛盾重重的阴影, 成了它合法身份确立、 内部质素协调和整体发展 的主要障碍。 文学改良刍议 是 “文学革命” 的发轫之作, 其逻辑起点是对 “文言文学死亡” 的判断。 胡适的 思考集中在文言形式对文学内容的作用方面, 文 言文学往往和白话文学

3、对举使用,“今日之文言 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 因不能使人听得懂之故” , 而历史上活跃在人们交际中的白话 “活文学” 一 直被古诗文压制着。 文学的实用性适用性被当成 判断其 “死活” 的重要标准, 文言不再被最广大的 社会群体使用, 因而成了 “半死” 的文字。 但这一推理存在明显错误: 文言与白话大体相当于书面 语言和口头语言, 对应于文学就变成 “美术文” 和 “应用文” 的区别, 美术文对表达深刻性的要求使 它自然地与日常交往隔离, 至少它不直接反映日 常经验。 阅读必须借助深层的心理活动, 而说话 更倾向直接反应, 文言和白话的优劣之分实际转 换为视觉和声音两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区分。

4、胡适 早期文章中讨论文学语言问题时主要针对诗歌, 很大程度是因为诗歌易于诵读, 散文在这方面相 对要差, 因而更容易被认定是 “僵死的” 文学。 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这是胡适的高明之 处, 但也给他的文学理论造成重大缺陷。“八不主 义” 把论述重点放在古典诗词, 试图用 “以诗纳 文” 的思路寻求旧文学所有问题 “根本解决之根 本解决” 。 选择诗歌做文学革命的目标, 好处是晦 涩难懂或浅易明白可以理解成两种诗歌风格, 以 文风做旗帜当然比根本改变旧文学的庞大体系 容易。 用典问题占用很大篇幅却少说服力, 原因 是用典和俗语的使用被放在一起讨论, 烦琐的修 辞讨论将深层文学语言问题掩盖了。

5、旧文学 “文 以载道” 的传统并不会因使用白话而产生多少改 观, 这是五四文学革命很快由白话文运动转向思 想革命的一个主要原因。 而胡适天真地认为, 白 话词汇和句法可以构成一个与文言对峙的新语 言系统, 中国新文学可以将此当成建设目标和理 想状态。 但是, 中国传统文学的情况非常复杂, 一 个表现就是对语法要求低, 古文如此, 诗歌更是 如此。 胡适大概不愿承认这一点, 而将最需解释 的“需讲求文法” 一笔带过。 对旧文学的分析如若拆解为散文与诗歌两种文体的优劣比较, 文学 革命势必会被引向机械唯物论和简单进化论, 从 而陷入古文白话 “生死难分” 的循环论争中。 对文言文学 “半死” 或

6、“全死” 的性质判断, 根 源于关注语言形式还是关注文学本体的这一对 根本矛盾。“半死” 实际是区分古文和古诗词之后 的折中之论。 古诗词最接近口语, 因而更多带有 革命性的活跃的白话因子。 胡适日记多次讨论以 古诗词不拘格律的方言土音实现文学革命, 至于 非韵文, 则只有演说、 讲学、 笔记等实用文体在其 白话改革的考虑范围内。 史著散文篇幅长依赖于 书面阅读, 对白话的吸纳程度较低, 当然和口语 距离更远。 在胡适的概念里,“文字” 和 “文学” 是 可以互换甚至同一的,“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 懂, 白话的文字既可读又听得懂” , 死文字 “决不 能成为吾国之国语也, 决不能产生第一流的文

7、 学” , 这就混淆了语言文字与其所承载内容的关 系。 他曾批评晚清白话倡导者注意普及白话却忽 略了白话文学, 只有五四时期才认真攻击已成为 “死文学” 的古文。 但从实际情况看,“白话文学为 中国文学之正宗”似乎离五四文学革命的总目 标越来越远。 胡适编写 国语文学史 , 编到宋代 之后只好付之阙如, 一个重要原因是 “国语文学” 或 “白话文学” 的概念混乱, 二者理不清楚, 白话 文学史就容易变成宽泛的中国文学史。 国语是就 民族共同语而言, 白话通常指称口头语言, 将它 们视作判断传统文学“死活” 的坐标与参照物是 相当冒险的。 作为口头话语形式, 白话首先被确定为对抗文言的 “革命”

8、 因素。 中国的文言文学在几千年的 发展中已形成牢不可破的稳定结构, 由于不以表 音为主, 它的书写体系已严重脱离口头语言, 即 所谓 “言文分离” 。 胡适借以打破文言稳定结构的 “白话” 是在复合意义上使用的: 除 “俗字俗语” 之 外, 它还被赋予针对古文而产生的属性, 即明白 如话而非晦涩难懂的, 天然朴素而非堆砌涂饰 的。 在胡适看来, 恰如意大利、 德国等国文学是由 书写本国语言而脱离拉丁文的古老体系, 中国也 应该以书写白话来推翻古文传统。 但中国与欧洲 各国不同, 它的最终走向是文化统一而非分化, 汉语文学的强大传统可以消解白话的离心力, 使 得书面语言吸收容纳日常话语而独立发

9、展。 文字 的统一已经随汉民族文化的融合完成, 近代以 来, 国语又承担起统一日常交际语言的使命,“国 语是最优胜的一种方言” ,“这种方言在各方言中 通行最广, 产生的文学最多” 。 国语运动能在五四 时期取得标志性成功, 正在于它体现了思想文化 发展对语言统一的要求。 在一定意义上, 白话也 是方言, 方言总是朝着保持独立的多样化方向发 展, 它与国语的寻求统一有着本质差别。“国语文 学” 代替 “白话文学” 之后, 前者的统一而非分裂 特性使它能够容纳文言, 从而使新文学可以吸收 外来的和传统的语言要素创造新的典范。 随着白话文运动的深入, 胡适的文学概念也 在不断变化。 以1920年前

10、后全国推行国语为界, 他对文学属性的关注逐渐由审美性转向应用性。 留美期间专注于诗词研究使他排斥文学的实际 效用, 无所为的文学 “非真无为也, 其所为, 文也,美感也” , 而官样文章、 律令契约等应用文则 “不 足言文也” 。 文学功能被限定在三个方面: 一是传 达思想 (明白) , 二是表现感情 (有力) , 三是具有 审美性。 审美性实际是前二者的集合, 与超功利 的纯粹审美有所不同。 他的白话文学观念建立在 这个基础之上。 白话文学的 “我手写我口” 仍要归 结到写某些人的所思所想, 胡适后来承认写让老 百姓看得懂的作品非常困难,“代人立言” 使白话 的表现力大打折扣。 他的文学创作

11、大多面向知识 阶层, 当然也难逃 “自己吃肉, 扔块骨头给百姓” 的讥讽。 白话无力承担应用和审美的双重重任, 不得不以它的表象来描述一种理想文学样式时, 内涵更广同时更为含混的 “国语” 就显得十分必 要。“国语” 代替 “白话” , 被染上贬义色彩的古文 见容于中性的 “国文” 中, 对文学的种种限制自然 就解除了。 在 国语文学史 里, 胡适将 “古文的死亡” 确 定在战国秦汉之际, 证据是公孙弘拟定政府公告 时,“不但小百姓看不懂那 文章尔雅 的诏书律 令, 就是那班小官也不懂, 这可见古文在那个时 候已成了一种死文字了” 。 不难看出, 这里的 “古 文” 不是单指古代散文, 而是对

12、以文言为载体的 书面语言的总称。 追溯中国文学的言文分离当然 不能止于秦汉时期, 文字产生之时言文分离就已 无可避免。 但要为国语文学革命寻找根据就必须 重写文学史, 古文不死就仍然是法定 “国语” , 所 谓不破不立, 新的国语文学也就无法取得合法地 位。 因此, 黎锦熙认为胡适是 “托古改制” , 古文不 但 “未死” , 也并不曾 “活” 过,“秦以前的语文不能 合一与竹帛上不能有纯粹的活文学也是无可疑 的” 。 正如林毓生所说,“胡适不去区分应该和实 际, 倒成了他以后 解决 思想信念同文化民族主 义冲突的办法”(林毓生 中国意识的危机 , 贵州 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第151页)

13、 , 文学问题的 解决与此相仿, 所谓 “老老实实攻击古文的权威, 认他作 死文学 ” 更像是一种修辞, 其含混性成 了胡适沟通新文学与传统文学的重要通道。文言何以不死文言何以不死: 试论胡适国语文学观的含混性试论胡适国语文学观的含混性陈志华陈志华胡适的影响遍及现代中国的哲学、 史学、 文学、 教育、 政治 等各种思想和学术领域, 就像 胡适杂忆 中所说, 他在各种文 化运动中就如同中药里的甘草, 哪一剂都少不了。 这个妙喻, 如果换个角度来说, 其实是在哪一剂药方中都不是主打药, 而 是调和众味、 沟通诸品的引子。 今日回首再看, 胡适在历史中 所扮演的角色, 更多是一个偶像, 无论是学术领

14、域开创白话文 学、 史学范式的 “但开风气不为师” , 还是在政治实践中对于自 由与宽容的独立与坚守都是如此。 他对于学术的影响多在立 新、 传播、 鼓动, 而在学理与思想上的贡献甚微, 经历浮沉之后 被推为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 更多是一种身教般的形象示范, 而非理论推进本身。 1958年4月26日, 结束纽约九年寓公生涯回到台北担任 “中研院” 院长的胡适, 应邀在中国地质学会年会上讲演。 他先 从 “柴狄的故事” 开始, 说到 “实验的科学” 可以由种种事实归 纳出一个通则,“历史科学” 也是同样用这种方法。 但实验科学 归纳得到通则之后还可以用演绎法, 就是做实验来验证; 但历 史科学的

15、证据大部分只能搜求、 发现, 而无法再造出来反复实 验。“所以我们做这几门学问的人, 全靠用最勤劳的工夫去搜 求材料, 用最精细的功夫去研究材料, 用最谨严的方法去批评 审查材料。 ” 这段言说与他40年前在 中国哲学史大纲 卷中 所说的几乎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胡适后来自称 “哲学是我的职业, 历史是我的训练, 文学是我的娱乐, 而政治只是我的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 , 但 纵观其一生, 哲学思考乏善可陈, 他的长项并且一以贯之的是 历史书写的探讨尤其是史料的强调。中国哲学史大纲 震动 一时, 被认为建立 “史学革命” 的典范。 该书 “导言” 中, 胡适阐 述研究哲学史是为了明变、 求因和

16、评判, 要达到这三个目的, 先须做一番 “述学” 的功夫, 就是其史学方法论。 首先就是审定 史料, 其证据可分五种内证, 即史事、 文字、 文体、 思想, 此外还 有 “旁证” 。 其次是整理史料, 方法有三种, 即校勘、 训诂、 贯通, 使各家学说, 都成有条理有系统的哲学 (史) 。 蔡元培在 “序” 中 大为赞扬此著的特长: 一、 证明的方法, 二、 以扼要的手段, 三、 平等的眼光, 四、 系统的研究。 胡适直到晚年都还念念不忘的 是二、 三两点, 这两点主要是思想层面, 在当时确有范式转型 的意味, 为胡适赢得大名。 但时过境迁, 反倒是一、 四两点的 “技术” 层面成为直到今天依然在史学方法中持久不衰的方 法。 胡适的范式转型意义主要体现在将儒学拉下神坛, 使之 成为普通学问之一种。 这个转型“让儒学回到它本来的地位, 也就是恢复它在历史背景中的地位。儒学曾经只是盛行于古 代中国许多敌对的学派中的一派” 。这种对 “经史子集” 知识 与价值形态的突破, 无疑具有石破天惊的作用, 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