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581346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所不知道的抗日战争(转)昨天我第一次看到了日本军队在中国投降的历史视频,第一次知道了日本在中国不过投入了109 万人,而且有 70 万关东军为了防备苏联,并没有大规模在中原内地作战,中原内地不过50 万,而当时中原内地国民党军有 300 多万,甚至抗战后人数增加为 500 多万,以如此数倍与中原日军的兵力,却一再地被日军打得全军覆没,真得让人觉得国军抗战,是真无能,他们丢失政权是人民的选择,是人心的选择。虽然宋美龄说了一句:“国军腐败是权力的腐败,而当时根据地军民一家亲的原因是共产党还没有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是中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所有的人都会笑话本人了 没有正面

2、战场,哪里来的战争啊?不过本人的结论正好与相当多的网友相反:国民党的抗日,成果并没有人们想的那样大。)很多人都不会接受这个的观点,看完本帖后可以拿出你们的观点。但是很多人是因为反感现在的腐败问题的缘故,本人不想强调什么“研究历史的态度”只想强调一点:有一句古话说,君子“遵循”于义,小人逐于利!抗日战争时期,所有的政治派系都要杀共产党,蒋介石杀,日本人杀,就是投降日本的伪军,嘴巴里喊的也不是“大东亚共荣”,而是“共产主义才是中国的最大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加入共产党,就等于意味着随时都会掉脑袋!第一部分:不能以落后的作战形式区分贡献有很多人认为战争就是技术兵器(坦克、大炮)和激烈的战场。在这些领

3、域,确实都不是共产党的强项。但是,现代战争早已经不是密集的人海战术和技术兵器的简单的堆积。在规模最大的苏德战场,坦克、步兵的进攻规模是第二次大战中首屈一指的,可是也很少出现人海战术和大量坦克密集突击的场面。(密集坦克突击是为了增强电影效果,实际上的坦克战是在很宽广的战场上进行的,如果你正处于坦克大战的中心,你看到的作战双方的坦克,一共不会超过 20辆!)。那种壮观的场面只出现在第一次大战中,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规模巨大的苏德战场中,庞大的部队和众多的技术兵器,是分散在广阔的战场上的,每公里的兵力、兵器的密度,都已经很低,很多时候,在激烈的战场上,苏军一个不满员的营,要防守 1 公里以上的防

4、线(在朱可夫回忆录、淬可夫回忆录及所有苏军将领的二战回忆录中都可以看到)!交战的双方,都是在这样的兵力密度上作战的。在激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为了阻止敌人的突破,苏军在 700 公里的战线上投入了 18 万人,德军是 25 万,考虑防线至少要有 3 至 5 公里的防御纵深,考虑到支援部队、稳定防线的预备队,1 公里有多少人来守备呢?原因很简单,二战时期,火力的强大,使得交战双方都不可能把部队密集起来,这会遭到敌人炮兵群或者是飞机的密集打击,从而很快的被消灭掉。1939 年和 1941 年向德军反击的波兰骑兵师、蒙古骑兵师,就是这样被消灭的;1941 年,在公路上行军的苏联第 35 师,遭到敌

5、人密集的空中轰炸后,也是这样消失的;偌门坎战役,过河的日军 6000 人,也是这样全军覆没的实际上大量的国民党军队,也是这样被日军消灭的!有很多人回举朝鲜战场的例子来反驳我,可是不要忘记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就因为如此,为了减少敌人火力的杀伤,才几乎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兵力密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形式,朝鲜战争的战术,打了一场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是没有办法,装备太差,地形狭长,迫使志愿军采用自己最不擅长的阵地战、堑壕战、坑道战,至于美国兵,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突破中国人的防线,所有新鲜的战术都不好用,也就只能这样了 他们只有在自己拍摄的电影里,才英勇无敌。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已经远不是网友们想象

6、的样子了,作为缺少装备、后勤补给的共产党军队,不选择密集突击和坚固防御战,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战术,只能说明他们很聪明,应该获得军事爱好者的称赞,而不是指责,请不要受战争电影(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战争电影)的影响。所以,从军事学术上讲,也不能把正面战场简单的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或者是它的接近形式,更不能用这样未必先进的作战形式,来区别贡献大小,不能因为国民党军队在一个战场上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就想当然的认为它的贡献大。(在很多的情况下,实际上意味着更愚蠢。)前些年,大陆有一部军事著作,在国际军事界引起轰动,那就是“不对称战争”。共产党的战争方式,正好符合这样的原则.只要是战斗,就意味着双方面对面

7、的交锋,所谓的正面与否,并没有作战上很严格的区别,作战双方都会以自己的条件出发,选择对自己对有利的作战方式,不能以某一个固定的形式抹杀两个战场上的战士的勇气!唯一可以区别的就是国民党的战线大都可以得到后方的支援,而共产党则几乎得不到,即使是延安,西面、南面是国民党的封锁,北面和东面是敌人。至于其它根据地,敌人随时都可以进来!这样看,国民党还是有利一些,他可以有后方作战,又可以代表政府全面接收外部的援助。共产党就不能了,斯大林想给八路军提供 3 个师的现代装备,直到日本投降都没有给成。所以,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先不要管那些作战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实质:国民党的实际作用,牵制了多少敌人,消灭了多少。

8、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这样的战争简单的分类为正面和敌后战场,或者说是国民党战场和共产党战场。共产党战场报纸杂志应该评价得比较多,但是由于认识的过程,人们对国民党战场却刚刚开始接触,了解也才开始。如果网友刚开始接触到国民党的战争档案或者是回忆录,那么都会感叹战场的规模之大、损失之重,歼灭敌人之多。当然,会很容易原谅他们战争初期的丧师失地,认可他们的努力,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敌人的强大,并认为他们为抗战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但是,当我们认真的对国民党战场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这些战绩和贡献,都被夸大了,他们的损失,其实没有这样大。首先说战绩。第二部分:正面战场的统计数字从统计数字上看,正面战场,国民党先后

9、公布的歼敌数字是非常大的,三保长沙,歼灭敌人十一万余人,台儿庄战役,歼灭敌人两万余人,南昌战役、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但当我们认真的分析这些战役的具体数字的时候,无论怎样,都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拿长沙战役来说,数字是这样统计的: 有一老农发现,日军一辆汽车装运尸体 50 具,汽车有 100 多辆,所以至少有 5000 具之多云云。我们当然希望敌人死得越多越好,当时的人更是如此。粟裕将军指挥的韦岗伏击战,歼灭敌人几十人,但是不久,在当地就风传为几百、几千!但是,我们仔细考察,如果每辆汽车间距 30 米,一百辆就是 3 公里,一个农民,在湖南那样的丘陵地区能否看到一百辆汽车?又怎么肯定都在运尸体?即便

10、如此,在各个战斗中,已经计算过敌人的损失了,这些尸体,又从哪里出来的呢?同样道理,在敌人撤退时焚烧尸体的堆里发现 1000 个皮带扣,就算是歼敌 1000 人,绝对不问烧 1000 人的火堆会有多大,要烧多长的时间,在激烈底战斗间歇中,有多少时间把尸体都放在一个火堆中慢慢烧化呢?总之,类似的这些数字都和作战时对敌人伤亡的计算放到了一起。再看作战时的歼敌数字。现在我们知道,台儿庄战役是很辉煌的,歼灭敌人一万又一百余人,但是当时的战报声称歼灭敌人两万多人,这就有了一倍的差距。事实上想更多也不可能,毕竟来犯的敌人就一个师团,只有两万多人,歼灭敌人 2 万,基本上算是全歼灭了。看过很多国民党的战报和回

11、忆录,很多时候,歼灭敌人的数字,都是直接在敌人可能动用的兵力上动脑筋,比如敌人动用 6 万,歼灭敌人就会是 3 万,动用10 万,歼灭敌人就会有个四、五万。歼灭敌人往往与具体的战斗无关。在三保长沙战役里,就非常明显,第 1 次长沙会战,有国民党军委会高级参谋在薛岳身边,他在事后说,整个会战除了开始的防御战打了一阵,以后的反攻,是在和敌人保持一天的路程进行的。所以,歼灭敌人2 万,简直是笑话。不过,本人要请大家注意,不应该忽略的是,这样的报假数字不是没有一点意义,因为大片国土被日军烧杀得灰飞烟灭,总要给人民个交代,好维持一些东西。在三保长沙的战斗中,日军进攻长沙打得很苦,除此以外,激烈的大规模战

12、斗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无非就是围歼国民党军的 74 军和其它几个军,这也是敌人以优势兵力、火力围歼我军,国民党军队被歼灭三、五千人以至几万人,敌人会有多少损失呢?即使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最后阶段,敌人被宏观包围,一片混乱,也最终让它们全部退去,所谓的勇猛攻击,很多时候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只要经过仔细推算,怎么算都不可能到十一万之多。几乎所有的战役,日军自己报的伤亡数字,往往都只有国民党歼灭数字的十分之一,即使是日军少报,也应该不会超过太多吧?而且,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知道什么叫歼灭敌人三万多吗?军队是由一线的作战部队和后勤、工兵、通讯、炮兵、卫生等支援部队合编成师、旅的,对于十万敌人,损失三万,就意

13、味着一线作战分队平均损失了一半多,短时间是根本不可能进行作战的!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才两个月不到,日军就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如果真的象国民党所报告的,歼灭三万,日军要发起进攻,必须要等日本调来兵员补充损失,才有能力进攻的,不可能这样快就发动!更为气愤的是,日本自投降后,解密的资料表明,三保长随枣战役、枣宜战役,都是武汉的日军的主动出击,目的是调动国民党军,为了不让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对武汉形成攻势而进行的,所以敌人达到目的就撤走了,留下的是国民党军的丰功伟绩和疲于奔命!(这也是在 1944 年日军进行长(沙)衡(阳)会战中,薛岳作出判断错误,让日军一举击溃的原因他的好大喜功,也让全体国人包括各个指挥

14、部门,都误以为日军是被彻底击败,从而看不到日军的作战目的!当日军目的是进攻而不是牵制时,他的“经验”,给全军和湖南人民带来了极深重的灾难!从另一方面,在兵力对比上,凇沪抗战,日军 20 万对国民党军 70 万,徐州会战日军 20 万对60 万国军都惨败而逃,三保长沙日军 12 万对国民党军 30 万,国民党军就可以全面反击包围歼灭,水平提高了不少嘛!但是随后 1944 年豫中(河南)战役 50 万国军对 20 万日军,就一败千里,溃不成军,以后又连续丢掉了湖南、广西、贵州的大片国土,损失兵力近 60 万人,惨不忍睹!拿昆仑关战役来说,全部苏联装备的第五军,历时数十天,在友军配合下,才歼灭日军一

15、个旅团大部 4400 多人,自己损失达 15000 人,而远比第 5 军装备差的薛岳部 30 万军队,凭借什么消灭日军 5 万人? 很简单,凭嘴巴!所以,不能责怪共产党的历史书不写国民党的歼敌数字,怎么写呢?难道要按照日军的写吗?大家也许都知道,日军的态度是让中国军队产生恐惧心理,所以难免不少报自己的伤亡数字 谁知道他们的数字是真是假呢?而且难道中国历史要使用日本人的数字吗?国民党的歼敌数字是很不可靠的。1947 年,蒋介石曾经痛骂自己的将军们。美国的易劳逸摘录蒋介石演讲和文字方面的资料:“还没有和共产党军队接触,就说敌人第几纵队到了我军正面,第几纵队到了我军侧面,好象形势十分紧张,可到实地调

16、查,不过上少数敌人,甚至根本没有这个番号 又如一经接触之后,往往夸大胜利,说打死敌人几千几万。须知,敌人的战术原则是避免和我军主力决战,我们要消灭他们几千几万,差不多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的报告,一望而知是假的。”这些现象,都不是到了解放战争,才突然出现的,而是一向如此!大家不要以为我要抹杀国民党的作用。我只是希望能对国民党的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国军打胜的战役,不是没有,但也只有 1938 年台儿庄大捷,1944 年出击缅甸和昆仑关大捷,1945 年芷江保卫战了。但是每一场大战伤亡都是日军的几倍!尤其是 1944 年出击缅甸,兵力、火力、装备都比日军强,可是伤亡却超过日军很多,都不能算打得好,真正打的好的战役只有一个,就是衡阳保卫战。在敌人决心打通武汉至广洲的铁路线的时候,面对疯狂的日军,从两个师团增兵到四个师团,国民党一万七千人竟然能防守一个多月,非常了不起!对中国一个军使用四个师团,也是仅有的一次。即使是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围歼国民党 74 军,也不到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