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581280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选修四5-6专题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历史选修四 5-6 专题测试1. 图 3 中人物在 2000 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不属于他的活动的是A创建“第一国际” B创办新莱茵报C创立马克思主义 D研究垄断组织的出现2 有 人 说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以 自 己 的 宣 言 创 造 了 一 个 时 代 ”意 思 是A 共 产 党 宣 言 发 表 , 标 志 马 克 思 主 义 诞 生 B 资 本 论 发 表 , 标 志 马 克 思主 义 诞 生C 共 产 党 宣 言 发 表 , 标 志 工 人 运 动 兴 起 D 共 产 党 宣

2、 言 发 表 , 标 志 资本 主 义 已 经 走 向 衰 亡3 下 列 不 属 于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共 同 点 是A 都 曾 受 黑 格 尔 哲 学 的 影 响 B 都 树 立 了 共 产 主 义 信 念C 共 同 领 导 了 第 一 国 际 和 第 二 国 际 D 共 同 创 立 了 马 克 思 主 义4、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新莱茵报A. B. C. D.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发展 B工人阶级斗争的不断发展壮大C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 D人类创造了丰富的优

3、秀文化成6、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共产主义诞生,是因为A.它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 B.它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C.它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D.它是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7、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新”反映在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加紧了为争取经济利益的斗争8、有人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主要是因为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获得胜利的思想提出俄国革命应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

4、义革命过渡的思想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A B C D91917 年 4 月 16 日,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当前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A推翻沙皇制度,完成民主革命家 B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粉碎白军进攻和外国武装干涉 D同德国政府签订和约,退出世界大战图 310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 ”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1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倒退 是利

5、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A. B. C. D.12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府13下列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作作品德意志意识形态 ,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B 共产党宣言用剩余价值学说,论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

6、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 300 多年的罗曼洛夫王朝,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14 毛 泽 东 提 出 了 “政 权 是 由 枪 杆 子 中 取 得 的 ”这 一 论 断 , 是 吸 取 了A 国 民 大 革 命 失 败 的 教 训 B 辛 亥 革 命 失 败 的 教 训C 秋 收 起 义 失 败 的 教 训 D 红 军 第 五 次 反 “围 剿 ”失 败 的 教 训15 毛 泽 东 的 诗 词 是 记 载 中 国 革 命 伟 大 历 程 的 史 诗 。 他 的 词“长 夜 难 明 赤 县 天 , 百 年魔 怪

7、舞 翩 跹 , 人 民 五 亿 不 团 圆 一 唱 雄 鸡 天 下 白 , 万 方 乐 奏 有 于 阗 , 诗 人 兴 会 更 无 前 。”描 述 的 是A 抗 日 战 争 胜 利 B 五 四 运 动 C 新 中 国 成 立 D 三 大 改 造 完 成1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7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A. 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B. 独立自主处理国内外矛盾的开始C. 破除对国外经验迷信的开始 D. 探索本国工业化道路的开始18、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

8、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 B C D19、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是毛泽东在 1935 年 2 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军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20、1872 年在共产党宣言发布 24 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共产党宣言原理的

9、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A B C D21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C坚持“一国两制” D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2、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由于“人家封锁”

10、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B.我们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而导致困难C.“人家封锁”和我们“闭关自守”都是错的 D.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3、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的这一著名论断出现于 ( )A “文革”后期复出时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时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南方谈话中24对中国古代一部著作的评价“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 。这里所说的是( )A 诗经 B 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 黄帝内经25

11、对于京张铁路的修建,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是由中国人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由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工程完成出色为减缓坡度设计了“人”字形路轨A. B. C. D.26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 ( )A通过实践使中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B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的依据C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有效地避免地震的发生D客观上增加了祖国的地下宝藏27、完成物理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大综合的理论是( )A 物质不灭定律 B 相对论C 牛顿力学体系 D 电磁学28、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是( )A 量子论和相对论 B 量子论和原子论C 相对论和原子论 D 量子论和分子论29法国史学家朗格诺

12、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如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文字史实大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30 “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 “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阶级立场A B C D二.非主观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

13、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 苏联的共产主义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材料三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邓小平文选回答:(1)列宁的话表明了什么?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样?(2)从材料二归纳斯大林认为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3)邓小平的建设观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两则材料有何联系?32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实事求是和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