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81057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8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3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1告(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道308分离式立交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编 制制 单单 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位: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评估小组负责人:评估小组负责人:日日 期:期: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 1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1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2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5 5一、项目概况.5二、项目自然环境.5第三章第三章 评估过程及风险评估评估过程及风险评估 .7 7一、风险评估过程.7二、总体风险评估.9三、专项风险评估.11第四章第四章 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1717一、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及建议.17二、重大风险源控

2、制措施及建议.22三、安全防护.23四、保畅措施.26五、安全施工管理措施.27六、教育培训.29第五章第五章 评估结论评估结论 .3232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简介1、评估目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高居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监管的重点环节。在施工阶段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公路桥梁设计风险评估在实施阶段的深化和落实,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辨识和评价该工程施工过

3、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源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基本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公路桥梁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建设项目在施工期间实现安全生产,使事故和危害引起的损失最少。本次预评估的目是在对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同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安全事故特点,辨识该项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活动、作业环境、施工设备、危险物品等所潜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求明确各类危险源的种类及危害程度,进而从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本质安全度,实现安全生产。2、评估原则本次评估以国

4、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国道308分离式立交工程施工图设计为基础,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评估程序,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有关要求,坚持政策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等原则,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3、评估内容2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包括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两项内容。、总体风险评估桥梁工程开工前,根据桥梁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估测桥梁工程施工期间的整体安全风险大小,确定静态条件下的安全风险等级。、专项风险评估当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级(高度风险)及以上时,

5、将其中高风险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单位)作业特点、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致险因子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本次评价的国道308分离式立交工程,通过总体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后,对其中属于高度风险的分部分项工程(或具体部位)再进行专项评估,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并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继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得出评估结论。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依据1、法律法规及政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

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自2002年1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3席令第8号,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5号修改,自1999年10月31日起施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修改,自2009年5月

7、1日起施行);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5号);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第1号,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2、技术标准及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工程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

8、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安全带(GB 6095-2009);安全帽(GB 2811-200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6067-1985)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196-87)

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1992)有毒作业分级(GB/T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GB80-199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 77-2003);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5第二章第二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路线在K295+976.06处与国道308交叉,交叉角度为90度。国道308路路基宽26m。设计采用425m组合箱梁跨越国道308,中心桩号为K295

10、+976.06,设计交叉角度为90度。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结构,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308国道栾城段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26m,沥青路面,双向四车道,设1.50m中央分隔带,两侧设有平台及排水沟。半幅路面的车道布置为左侧是超车道,中间是行车道,外侧是非机动车道。中隔离带内铺有电缆线并种植绿化;边坡及排水沟上有简易护坡并种植乔木。308国道设计净空不小于5m。二、项目自然环境二、项目自然环境1、气象项目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夏

11、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常有5、6级偏北风或偏南风;夏季,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6、7、8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项目沿线年平均气温13.5,一月平均气温-2.3,四月平均气温13.214.5,七月平均气温26.3,十月平均气温12.713.6,极端最低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43.3;年平均降水量558.7毫m,雨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日照24472871小时;无霜期165210天;平均冻深56cm。2、水文本合同段内水文条件简单,地下水位埋深在2030m,主要补给为6大气降水。线路穿越的较大河流为滹沱河、洨河。滹沱河:该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五台山北麓,流

12、经晋北黄土后岭及忻定盆地,自东冶镇以下穿过滹沱河峡谷,于盂县阎家庄流入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在岗南以下纳入最大支流冶河,经黄壁庄后横穿石家庄北郊向东流经深泽县、饶阳县,在献县与滏阳河汇流后称子牙河,再入渤海。干流总长588km,流域面积24690km2,其中山区23690km2,平原1000km2,是石家庄市第一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黄壁庄水文站)为23.3亿m3。滹沱河是石家庄市最大行洪河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流量3300 m3/s。该河位于本合同段起始点的北部。3、工程地质桥址区位于栾城县岳家庄村西,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形态较为单一,地形较平坦。海拔44.3845.78米,

13、相对高差约1.5m。地质钻孔资料显示:本次勘察深度内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物组成,第四系地层为黄褐色、褐黄色粉质粘土、粉土与灰白色砂层交替堆积。桥址区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类。桥址区地层结构简单,层位稳定,无深大断裂通过,宜于建桥,桥基适合采用摩擦桩。4、地震动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桥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秒,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本项目为高速公路,根据规范要求,按照抗震8度设防。本项目环境类别为I类环境。7第三章第三章 评估过程及风险评估评估过程及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过程一、风险评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